-
应用前列腺电切镜引导置管治疗直肠低位吻合口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硬质直肠镜经肛门精准评估及引导置管治疗直肠低位吻合口漏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用前列腺电切镜对直肠癌Dixon术后8例临床症状严重的低位直肠吻合口漏进行评估治疗的患者资料,按国际直肠癌协作组(ISREC)分级标准进行分级:B级1例,C级7例,在电切镜监视引导下,实施“3管4腔置管引流法”,彻底冲洗清除骶前及直肠周围残腔内残留的肠内容物、坏死组织、异物等,监测患者吻合口漏的情况及感染相关指标,评估该方法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用前列腺电切镜经肛门精准评估并置管引流治疗后6例痊愈出院,平均愈合时间13(9~18)d。1例因出现吻合口出血及直肠阴道瘘,1例因吻合口完全离断、回缩当即行永久性降结肠造瘘。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将前列腺电切镜作为冲洗式直肠镜精准评估及引导置管引流治疗直肠低位吻合口漏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脊柱夏科氏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脊柱夏科氏关节病是一种罕见的具有进展性的严重的退行性脊柱疾病。其临床表现隐匿且不典型,容易导致漏诊、误诊,延误病情,影响预后。目前国内尚无系统性分析脊柱夏科氏关节病的文献。脊柱夏科氏关节病的病因主要分为脊髓损伤及非损伤性神经病变两类,其中脊髓损伤引发脊柱夏科氏关节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长节段固定、脊柱侧凸、椎板切除、脊柱负荷过大的运动和肥胖。脊柱夏科氏关节病好发于下胸椎或腰椎,常见症状是脊柱畸形、坐姿不平衡和局部疼痛。根据潜在疾病引起本体感觉及痛温觉损害,影像学上大量的骨破坏和吸收以及大量新骨形成,组织学提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并排除其他炎性和肿瘤性疾病,可以作出诊断。对稳定性好、未合并感染、神经功能平稳、未出现皮肤瘘口、坐姿不平衡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脊柱夏科氏关节病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对症状持续大于6个月、脊柱不稳定、皮肤出现瘘口或并发感染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手术。术前应评估髋关节的异位骨化或强直,术中重视病灶内坏死组织、炎症组织的充分清除以及足量的植骨,建议融合至骶骨或骨盆。术后并发症包括内固定失败、新的夏科氏关节形成、伤口愈合困难、感染等。对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的术后患者,建议定期、系统、长期随访,观察整体胸腰椎而非仅仅手术部位的影像。熟知脊柱夏科氏关节病的危险因素及典型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外科干预:时机比技术更重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围绕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早期手术还是后期手术、微创干预还是开放手术等问题,仍在探索中不断取得进步并逐步形成共识。进一步探索清除胰腺坏死组织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技术、实施微创与开放相结合的外科干预策略、提高针对胰腺坏死组织延期一次性手术清除的成功率,是降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期病死率的关键。近20年来,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病理转归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划时代改变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期的治疗模式。从20世纪末的早期开腹手术引流减压到计划性多次手术清创,再到延期一次性手术,以及近年来探索实施的创伤递进式手术策略,随着治疗理念的变革,逐步实现了疗效的突破。相较于坏死组织的清除技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成功更具重要意义。根据现有针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循证医学研究结果,鉴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的复杂性、个体间的差异性、以及有限的多中心研究结果,目前尚不能确定外科技术对改善预后的优势;而手术时机的正确把握,对提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地位不容置疑。笔者回顾性分析其团队收治的1 000余例外科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针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期局部并发症外科干预时机及技术对改善预后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辅助手术清除感染性胰周坏死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白求恩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0例胰周感染性坏死(IPN)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辅助下坏死组织清除术)及对照组(传统剖腹坏死组织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淀粉酶及降钙素原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但两组术后胰瘘、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病死率、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辅助下坏死组织清除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氧联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炎症反应、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诊治的90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以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HBO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Y(NPY)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随访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hs-CRP、NSE、BDNF、NPY水平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hs-CRP、NSE、NPY水平和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观察组患者预后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O联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脑组织损伤程度、神经功能和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内增压在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内增压在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使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合并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损伤及肌腱、骨质外露共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56岁,平均36.3岁;修复小腿6例,足踝部4例,前臂5例,手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 ×12 cm~13 cm×30 cm。采用修薄ALTP修复创面,并在皮瓣移植时将皮瓣远侧的穿支血管与皮瓣内部自身血管蒂的1条分支进行吻合,以内增压的方式加强皮瓣远端血供。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术后除每1~2个月常规门诊复查外,还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随访,了解皮瓣成活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8例皮瓣全部成活,没有出现动脉或者静脉危象。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皮瓣下瘀血肿胀,经过拆线、结扎皮下小血管、清除血肿、引流等处理后,创面一期愈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好。术后经过康复锻炼,关节活动度大部分恢复:腕关节伸屈范围60°~80°,掌指关节伸屈范围70°~80°,踝关节伸屈范围40°~60°。1例车祸轮毂伤致踝关节处伸肌腱断裂并大部分缺损的患者,在皮瓣覆盖创面6个月后行踝关节背伸功能重建及皮瓣修薄术。结论:在使用修薄ALTP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时,结合使用内增压能加强皮瓣远端血液供应,有利于减少感染和皮瓣边缘坏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皮支架辅助感染性胰腺坏死清除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2017年5月~2019年2月行经皮全覆膜自膨胀食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支架微创治疗成功率84%,总治愈率92%,结果表明,经皮全覆膜自膨胀食道金属支架置入辅助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是临床上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Soave术后吻合口裂开免造瘘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3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10例出现吻合口裂开,2例经保守治疗获愈,另外8例行免造瘘一期缝合术。术中清除直肠周围脓肿,腹腔镜下腹腔及直肠周围彻底冲洗,松解腹腔粘连,切除吻合口缘坏死组织后,用4号可吸收线一期缝合裂口,在直肠后及腹腔置管引流。10例吻合口裂开患儿的平均年龄为42.4个月,大于无吻合口渗漏患儿的20.6个月。直肠检查示:吻合口裂开位于5点4例,6点3例,7点1例,0点2例,其中8例并发腹膜炎。平均术后(8.8±4.3)d行吻合口缝合,一期缝合8例均未行回肠造口术。缝合后3~5 d停腹腔及直肠后引流。8例均经一期缝合后治愈。术后3周开始扩肛4~6个月。随访时间6~68个月,患儿每日排便2~3次,无污粪。彻底冲洗腹腔及直肠周围间隙,行免造瘘一期缝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Soave术后吻合口裂开是一个安全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气肿性胰腺炎CT检查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气肿性胰腺炎(EP)CT检查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2例EP病人的临床影像资料;男10例,女2例;中位年龄为42岁,年龄范围为25~71岁。病人均行腹部CT检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行创伤递进式治疗或一步法手术。观察指标:(1)CT检查影像学特征。(2)细菌学特征。(3)治疗及随访。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病人出院后第1、3、6个月复诊,了解病人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量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CT检查影像学特征:12例病人中,1例行腹部+盆腔CT平扫检查,11例行腹部+盆腔CT平扫和动脉期、门静脉期增强扫描检查。12例病人CT检查结果均示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边界不清晰,胰周有大量渗出,胰腺坏死组织占胰腺总体积>30%;Balthazar CT评分为10分(8~10分)。12例病人中,5例渗出或坏死累及双侧肾前筋膜,7例仅累及左侧肾前筋膜;11例病人坏死感染区域形成明显包裹。12例病人胰腺及胰周感染与气体分布:Ⅰ+Ⅱa区6例,Ⅰ+Ⅱa+Ⅲ区3例,Ⅰ+Ⅲ区2例,Ⅰ区1例。12例病人胰腺实质走行处均有气体,CT检查结果示腹腔积液及盆腔积液。(2)细菌学特征:12例病人胰周坏死组织病原学标本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共培养菌株27株,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与肠球菌属细菌;1例真菌培养阳性。12例病人中,5例血培养阴性,7例血培养阳性,共培养菌株14株,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4例真菌培养阳性。(3)治疗及随访:12例病人中,1例行经皮穿刺引流治疗,7例行创伤递进式手术治疗,4例行一步法手术治疗;11例行手术治疗病人均行腹腔镜辅助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其中1例后续因腹腔出血行剖腹探查术。11例行手术治疗病人中,7例为左侧腹膜后入路(其中1例联合上腹正中入路),2例为上腹正中经网膜囊入路,1例经右侧腹膜后入路,1例经左侧腹直肌入路;11例病人接受操作及行手术次数为(3.1±0.9)次,其中创伤递进式治疗次数为(3.6±0.8)次,一步法手术次数为(2.3±0.5)次。12例病人中,9例治疗过程中出现>48 h的持续器官功能不全,经器官功能支持、抗感染治疗后,均行手术治疗。12例病人术后均随访6个月。12例病人中,9例经治疗后痊愈,3例死亡,其中1例因出血死亡、2例因脓毒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EP多合并胰腺坏死,CT检查影像学特征为胰腺实质及胰周积气。EP病人多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手术是治疗EP的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游离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颅脑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人工硬脑膜裸露伴感染的患者,均为开颅术后并发症。经术前抗感染治疗后,术中神经外科参与清创并尽可能去除人工硬脑膜,设计携阔筋膜的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用皮瓣动静脉分别与颞浅动脉、颞浅静脉/颞中静脉吻合,用带血供的阔筋膜修补缺损硬脑膜,皮瓣封闭创面,供瓣区直接缝合或移植自体中厚皮片。观察术后皮瓣血运及成活情况、有无脑脊液漏、供瓣区愈合情况;随访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硬脑膜完整性以及颅骨重建术后效果。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人工硬脑膜全部去除干净,2例患者因粘连严重未全部清除,其中1例残余0.8 cm×1 cm,另1例有3处残余,最大面积0.5 cm×0.7 cm;所有移植皮瓣均成活,其中12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皮瓣拆线后部分伤口裂开,经保守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无脑脊液漏;1例供瓣区移植皮片部分坏死,补充植皮后愈合;13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显示硬脑膜完整;其中8例患者已完成颅骨重建手术,重建术后均愈合良好,术区外观良好。结论:对于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创面,采用携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能有效地覆盖创面并修复硬脑膜缺损,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形,并能为后期颅骨重建创造有利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