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策略调整对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分析:附3 504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手术策略的调整对其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3 504例PitNET患者的临床资料。期间结合文献报道和自主探索,对手术策略进行了调整。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A组)采用调整前的手术策略治疗,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患者(B组)采用调整后的手术策略治疗。手术策略调整要点包括多维度分隔空间手术切除、功能性PitNETs的超范围切除以及个体化颅底重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共1 394例,B组共2 110例。B组的肿瘤全切除率[91.0%(1 920/2 110)对比73.4%(1 023/1 394)]、术后视力好转率[89.6%(509/568)对比69.0%(260/377)]均高于A组(均 P<0.001),而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0.5%(10/2 110)对比5.1%(71/1 394)]、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2.4%(50/2 110)对比4.2%(58/1 394)]、术后腰大池置管率[0.3%(6/2 110)对比3.6%(50/1 394)]均低于A组(均 P<0.05)。其中,功能性PitNET术后的生物学治愈率方面,A组患者低于B组[52.3%(203/388)对比83.6%(475/568), P<0.001]。 结论:PitNET手术策略的改进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术前腰大池置管引流,对神经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大腺瘤切除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大腺瘤(直径 ≥2 cm)切除患者108例,其中术前行腰大池置管46例,术前未行腰大池置管6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 、术后肿瘤全切率 、脑脊液漏发生率,评估腰大池置管引流的安全性.结果:术前腰大池置管组术中 、术后肿瘤全切率及脑脊液漏发生率均优于未行腰大池者(P<0.05).结论:术前腰大池置管有利于术中肿瘤显露,扩大手术操作空间,提高肿瘤全切率,同时降低术中及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并且未见明显腰大池置管相关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对机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体内相关激素水平,包括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素(TSH)、生长激素(HGH).[结果]本组肿瘤切除率为88.1%(37/42),术后6个月复发1例(2.4%).术中出血量(48.6±6.8)mL,手术时间(68.4±12.4)min,住院时间(6.7±1.2)d.本组患者治愈26例(61.9%),显效9例(21.4%),有效4例(9.5%),无效3例(7.4%),总有效率为92.6%(39/42).术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32例(76.2%),下降≤50.0%有6例(14.3%),下降>50.0%有4例(9.5%).术后血清PRL、ACTH、TSH、HGH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4/42),其中尿崩症1例(2.4%),低血钾1例(2.4%),视力模糊1例(2.4%),鼻腔出血1例(2.4%).[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进行垂体瘤切除效果较好,切除率高,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激素水平恢复较好,临床上可广泛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52例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3例垂体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器械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2,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和对照组(n=41,经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及住院情况、内分泌激素、临床疗效、并发症、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长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4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8,P=0.003<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83%(1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7,P=0.002<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4例(7.69%),对照组1年内复发6例(12.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6,P>0.05).[结论]与显微镜下手术比较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进行垂体瘤切除,可有效降低术中风险、改善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鼻内窥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和对照组(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每组各31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术后应激因子、并发症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肿瘤全切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29<0.05).[结论]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应用于垂体瘤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对机体应激反应小,有利于改善内分泌因子,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