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B病毒感染相关急性生殖器溃疡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36岁,因反复阴茎溃疡2年、复发并加重6个月,于2020年8月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龟头灼热、瘙痒,2 d后龟头、阴茎出现点状溃疡,稍疼痛,无渗出、流脓,于外院诊断为生殖器溃疡待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HIV抗体检查均为阴性,予外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洁皮肤,龟头及阴茎溃疡面逐渐增大,伴明显渗出、红肿、疼痛,后予外用中草药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龟头、阴茎再次出现溃疡,外院诊断为固定性药疹可能,予口服甲泼尼龙和头孢类抗生素,外用中草药治疗5 d,溃疡面积增大伴红肿、部分脓性渗出物、渗血,疼痛显著,遂至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发病以来精神、睡眠较差,体重无明显增减。否认冶游史,发病前1个月内无可疑食物及药物服用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达木单抗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例1 女,18岁。因周身鳞屑性红斑伴发热及关节疼痛8年,于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发红斑伴脱屑,5年前逐渐弥漫至全身,2年前先后出现双膝关节、足跖、足跟、足趾关节及腰部疼痛。1年前就诊于我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银屑病性关节炎,给予甲氨蝶呤7.5 mg每周1次,治疗1月余,疗效欠佳,后自行停药。体检:体温37.9 ℃,心率125次,呼吸23次,血压115/80 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等;腋下及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皮肤科情况:头面、躯干、四肢弥漫肿胀性红斑伴脱屑,累及98%体表面积;双手足指(趾)均可见水肿性红斑伴脱屑,有关节压痛,不伴关节肿胀、变形;双手足指(趾)甲均可见甲板增厚,部分远端分离。骶髂关节、双膝关节、足跟和足底疼痛。母亲有银屑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98 × 10 9/L,血小板602 × 10 9/L,中性粒细胞6.84 × 10 9/L,单核细胞0.85 × 10 9/L;尿常规示尿潜血++,尿白蛋白±,尿白细胞酯酶+++;红细胞沉降率59 mm/1 h,C反应蛋白17.2 mg/L,血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测定阴性。骶髂关节CT平扫示双侧骶髂关节面密度增高、毛糙,关节面下可见多发锯齿样骨质破坏,双侧骶髂关节间隙变窄。血电解质、血脂、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HIV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类风湿因子、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定量检测以及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均无异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乙型肝炎病毒DNA低于检测下限(100 IU/ml)。胸CT检查:两肺间质纹理增多。诊断:红皮病型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EP)合并关节病型银屑病。治疗:于2020年6月26日给予依奇珠单抗皮下注射,第0周160 mg,之后第2、4、6周各80 mg。2周时红斑脱屑明显好转,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改善达50%,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2周后皮疹复发,于第6周时恢复至治疗前的周身弥漫性红斑伴发热,关节疼痛较治疗前好转。于2020年8月5日更换为阿达木单抗皮下注射,第0周80 mg,第1周40 mg,之后每2周40 mg,随访至第16个月。阿达木单抗治疗第3周时,患者周身弥漫性红斑伴脱屑较前明显改善,皮肤肿胀消退,PASI评分改善达30%。第5周时,皮损较前进一步好转,仅遗留散在细碎鳞屑,出现正常色泽皮肤,达到PASI60。第12周时,原有弥漫性红斑脱屑基本消退,仅四肢及头皮可见少量点状红斑及鳞屑,达到PASI95,关节疼痛症状也基本消失。见图1。随访至2021年11月,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螺旋体感染相关麻痹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苄星青霉素维持治疗在梅毒螺旋体(TP)感染相关麻痹性痴呆(GPI)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感染TP导致的GPI患者中随机抽取69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A组(33例,青霉素治疗14 d)、B组(36例,青霉素治疗14 d后采用苄星青霉素维持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复发率5.56%比A组更低、治疗6个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时间(3.12±1.34)分、地点(3.15±1.28)分、计算(3.13±1.31)分、重复记忆东西(1.85±0.52)分、总分(18.25±5.37)分]、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4.85±1.28)log2C-1、临床症状评分[智能降低(4.15±1.12)分、记忆力下降(4.06±1.15)分、人格变化(4.18±1.14)分、行为异常(4.13±1.18)分、思维异常(4.02±1.10)分]、SF-36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感染TP导致的GPI患者青霉素治疗后采用苄星青霉素维持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智能水平,降低TRUST滴度水平和复发率效果更加理想,同时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三种方法学对于梅毒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的临床诊断价值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梅毒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样本的灵敏度特异性的检测,评价三种方法学对于梅毒以及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3例患者采用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实验),TPPA(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FTA-ABS(荧光梅毒螺旋体检测)3种方法学进行梅毒血清及脑脊液检测,梅毒血清学阳性的患者进行常规驱梅治疗,半年后复查并评价三种方法学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483例患者中梅毒血清阳性患者为372例,血清TRUST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8.64%、88.34%,TPPA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99%.血清FTA-ABS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血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脑脊液TRUST检测神经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64%、98.13%,脑脊液TPPA检测神经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FTA-ABS检测神经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4%和100%,脑脊液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治疗半年后52例复查脑脊液TRUST TPPA及FTA-ABS,TRUST转阴率为40.38%(21/52),滴度下降率71.15%(37/52),滴度<1:4,TPPA及FTA-ABS均阳性,血清TRUST转阴率为7.69%(4/52),滴度下降率51.92%(27/52),滴度<1:16,脑脊液TRUST转阴率较血液TRUST转阴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TRUST可作为其疗效观察,判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荧光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学做为确诊实验有一定优势,但在脑脊液检测方面阳性率略低于TPPA,应联合TPPA作为神经梅毒的确诊病例标准,实验室对于脑脊液梅毒的筛查诊断还应该以TPPA为主,联合TRUST作为疗效观察,联合FTA-ABS作为梅毒确诊实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米亚莫托螺旋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米亚莫托螺旋体(Borrelia mi yamotoi)是一种新型的蜱传复发热螺旋体,属于包柔氏螺旋体属,又名米亚莫托螺旋体.1994年首次在日本全沟硬蜱和日本姬鼠检测并分离到病原体,2011年俄罗斯首次报道人感染米亚莫托螺旋体病例.米亚莫托螺旋体病常引起以流感样症状为主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引起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近年,米亚莫托螺旋体疾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增加越来越迅速,本文对米亚莫托螺旋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PPA和TRUST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梅毒的住院患者319例,取血清样本,分别用TPPA、TRUST两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319份样本中,TPPA法阳性率为96.24%,TRUST法阳性率为36.68%.以TPPA为标准,TRUST的灵敏度38.11%,特异性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5.94%,阳性率明显低于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PA快速、有效、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可用于确诊梅毒感染;TRUST试验则可作为梅毒患者疗效观察及复发监测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咽部异物感二期复发梅毒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咽部异物感5 d,于2020年2月18日到我院耳鼻喉科就诊.患者精神差,无发热、无咽痛及咽喉部梗阻感,行电子喉镜检查:咽部黏膜轻微水肿,咽后壁正中黏膜结节样增生,双侧扁桃体表面及侧壁、会厌溪均有局限性斑块状灰白色结节样物,似脓性分泌物,但不能吸出,见图1.因诊断不明确但发现患者面部有皮疹转至皮肤科协助治疗.追问病史,患者诉20 d前面部、肛周起皮疹,因新冠疫情未就诊,且半年前曾在外院诊断为梅毒,经1周1次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肉注射连用3周,1个月后复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1:1,未进行后续跟踪随访.查体:口周、鼻唇沟处可见红斑、斑丘疹,左下颌皮损呈环状,见图2;双侧扁桃体有白色伪膜样物覆盖,肛周可见红斑及不典型下疳样皮损,见图3.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RPR 1:1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经多次沟通追问病史,不否认半年前曾有婚外性接触史;配偶梅毒血清学检查阴性,3个月后复查仍为阴性.治疗:给予头孢曲松2.0 g/次静脉滴注,1次/d共1周,面部及肛周皮疹大部分消退.复查电子喉镜提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少许淋巴滤泡增生,咽喉部黏膜表面光滑、无异常分泌物,见图4.继续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肉注射,1次/周,连用3周,皮疹全部消退见图5、6,嘱3个月复查RPR,现仍随访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