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MSC-EVs)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载体,在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SC-EVs、MSC-EVs-microRNA及基因修饰的MSC-EVs参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调节肝脏免疫、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抑制肝癌发生等保护作用,将代替MSCs成为无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现就MSC-EVs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为临床肝脏疾病无细胞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胞外囊泡在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细胞外囊泡是几乎所有细胞均能向外分泌的具有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在细胞间信号通信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微泡及凋亡小体,能够将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转运至靶细胞,参与机体生理状态的维持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综述主要介绍细胞外囊泡在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这2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SS是由于免疫紊乱导致外分泌腺破坏和多系统病变的自身免疫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增殖、多向分化及免疫调节能力,成为探索SS治疗的新策略。MSCs释放的细胞外囊泡(EVs)因可模拟母体细胞MSCs的功能,同时规避细胞治疗的一些局限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MSCs及MSC-EVs在SS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腺外分泌功能变化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腺外分泌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80只7~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假伤组(8只)、假伤+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组(8只)、严重烫伤+CCK8组(32只)和特重烫伤+CCK8组(32只),分别作相应处理。2组假伤大鼠伤后即刻及2组烫伤大鼠伤后1、2、3、7 d,采用改进的胰管穿刺置管法动态收集大鼠胆胰混合液(PBJ),记录1 h内分泌PBJ的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并计算PBJ中胰脂肪酶、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含量(样本数为8);收集股静脉血,采用标准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胰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浓度,反映其活力(样本数为8);提取胰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样本数为8),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改良Schmidt法评估(仅2组烫伤大鼠)胰腺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样本数为6),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胰腺组织腺泡细胞超微结构。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ukey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和LSD检验。 结果:与单纯假伤组大鼠伤后即刻胰腺组织1 h内的PBJ分泌体积(0.740±0.030)mL相比,假伤+CCK8组的(0.823±0.033)mL显著升高( t=4.92, P<0.05)。与假伤+CCK8组伤后即刻相比,严重烫伤+CCK8组[(0.681±0.024)、(0.608±0.056)、(0.525±0.025)、(0.720±0.044)mL]、特重烫伤+CCK8组[(0.540±0.025)、(0.406±0.021)、(0.475±0.036)、(0.690±0.018)mL]大鼠伤后1、2、3、7 d胰腺组织1 h内的PBJ分泌体积均显著下降( P<0.05)。与严重烫伤+CCK8组相比,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 d胰腺组织1 h内的PBJ分泌体积均显著下降( P<0.05)。相较于单纯假伤组伤后即刻,假伤+CCK8组大鼠伤后即刻PBJ中胰脂肪酶、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含量均显著升高( t值分别为4.56、3.30、4.99, P<0.05)。与假伤+CCK8组大鼠伤后即刻相比,严重烫伤+CCK8组和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7 d的PBJ中胰脂肪酶和α-淀粉酶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2 d的PBJ中胰蛋白酶含量显著降低( P<0.05)。与严重烫伤+CCK8组相比,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 d的PBJ中胰脂肪酶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伤后1、2 d的PBJ中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4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中胰脂肪酶、α-淀粉酶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假伤+CCK8组大鼠伤后即刻相比,严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 d和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7 d胰腺组织中的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严重烫伤+CCK8组和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7 d胰腺组织中的IL-6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与严重烫伤+CCK8组相比,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2、3 d胰腺组织中的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伤后2 d胰腺组织中的IL-6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单纯假伤组和假伤+CCK8组大鼠伤后即刻胰腺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均较低;相较于假伤+CCK8组伤后即刻,2组烫伤大鼠胰腺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均呈一定程度的升高,其表达位置由胰腺组织边缘向全胰腺过渡,2组烫伤大鼠胰腺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于伤后7 d趋于正常。相较于单纯假伤组伤后即刻,假伤+CCK8组大鼠胰腺组织中腺泡细胞胞质占比增大;2组烫伤大鼠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胰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坏死及炎症浸润。与严重烫伤+CCK8组相比较,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胰腺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出血和坏死得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且2组烫伤大鼠胰腺组织各项目评分均于伤后7 d基本恢复正常。相较于单纯假伤组伤后即刻,假伤+CCK8组大鼠胰腺组织腺泡细胞内酶原颗粒数量增加;2组烫伤大鼠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腺泡细胞内酶原颗粒基本呈逐渐减少趋势。 结论: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酶合成和分泌等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且烫伤面积越大,外分泌功能下降程度越显著。这一变化可能与严重烫伤后胰腺组织发生缺氧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泌体从实验室到临床,未来有多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向胞外分泌的纳米级双层膜结构囊泡,携带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载体在细胞间发挥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的作用。近年来,外泌体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在疾病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外泌体相关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其分离富集、技术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同时亟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为外泌体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提供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泌体在干燥综合征中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T、B细胞异常增殖,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外泌体是包含蛋白质和核酸的小囊泡,是细胞外囊泡的一个亚型,在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参与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可以揭示疾病发病机制。此外,外泌体其生物降解性好、免疫原性和毒性低、能穿透血脑屏障,这意味着外泌体在SS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胞外囊泡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一类大多数细胞皆可向胞外分泌的纳米级别颗粒,其外部为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内部可携带蛋白质、核酸及mi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间通讯中起重要作用 [1]。EVs不仅可由正常细胞所分泌,病原微生物及病理状态细胞同样可以向外释放EVs。在病原菌侵入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释放的EVs可携带细菌毒力因子或病毒遗传物质,造成感染的扩散及加重 [2,3]。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进而造成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4]。近年来研究表明EVs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研究EVs为了解脓毒症的发生发展打开了全新的视角,本文就EVs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寄生虫来源的外泌体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泌体(exosomes)是由多种活细胞主动向外分泌的大小均一的囊泡样小体,可携带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免疫反应和血管新生等诸多过程.寄生虫来源的外泌体不仅可以在虫体间传递毒力因子、抗药基因和分化因子,而且可以调控宿主的基因表达和免疫反应,参与寄生虫致病过程.关于寄生虫外泌体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兴领域,这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NA病毒利用外泌体促进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主动向胞外分泌的囊泡类小体,因其能在细胞间传递蛋白、脂类和核酸等分子,而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重要的细胞间通讯方式.RNA病毒,如HIV-1、HCV等,作为一类重要的病原体,一直影响着全人类的健康.近来的研究发现,病毒能够利用外泌体的某些相关功能促进其复制与传播.然而,对外泌体与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有很多方面并未被详细认知,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本文主要总结了外泌体在一些RNA病毒感染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让大家了解RNA病毒与外泌体之间已有的相互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类型细胞经胞外分泌到细胞外的直径约30 ~ 100 nm的膜囊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液中,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分子,包括蛋白质、脂质、RNA、DNA,其特征因细胞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外泌体主要参与细胞间的通讯,与肿瘤的形成、发展、转移、浸润和耐药密切相关.外泌体作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在卵巢癌的发展、诊断及治疗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随着对外泌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外泌体分离和检测方法不断完善发展,外泌体的临床应用将为卵巢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