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身相关并发症及其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文身是指将外源性不溶性色素刺入真皮层,而在皮肤内产生永久痕迹,现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美容方式,然而着色剂含有的有害物质和文身操作的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常被忽视。该文作者对文身着色剂类型、文身后产生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核组学可视化分析与人工智能检测策略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微核组学试验可综合展示DNA损伤与修复、染色体断裂或丢失、细胞生长抑制等多种有害结局终点,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特点。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综合评估外源性化学物质的遗传作用类型和模式,还在癌症人群的高风险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微核组学图像计数方法(人工镜检计数、流式细胞仪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存在耗时长、准确度低,花费大等特点,不能满足当前大规模、多指标、快速化、高精度以及可视化的分析要求。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精准医疗时代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微核组学可视化分析与深度学习的检测策略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综述在分析微核组学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对微核图像传统和新型人工智能计数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对微核图像检测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是内外源性异常核酸物质激活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信号通路。cGAS-STING通路通过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或核因子-κB(NF-κB)活化促进Ⅰ型干扰素和炎性因子分泌介导免疫反应。研究结果表明cGAS-STING通路在炎症、感染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适度激活cGAS-STING通路发挥防御作用,而过度激活cGAS-STING通路导致有害的炎性反应。同样,cGAS-STING通路在病毒性肝炎、肝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肝脏常见疾病中起重要作用。cGAS-STING通路的发现为研究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结合现阶段cGAS-STING通路的研究进展,总结cGAS-STING通路在常见肝脏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L-22在肠道屏障维护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肠道屏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在维持生理平衡和抵御外源性病原体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集中于细胞因子在维持肠道屏障稳态中的作用,尤其是白细胞介素(IL)-22得到了广泛关注.IL-22主要由Th17细胞、γδ T细胞和固有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分泌,对于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维护结构完整性及调控黏膜抗菌防御都至关重要.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与肠漏综合征相关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及酒精性肝病等)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类疾病通常涉及肠道通透性的增加,有害物质通过肠上皮进入血液,进而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尤其是消化系统.IL-22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互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该综述旨在概述IL-22在肠道屏障功能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IL-22在调节肠漏综合征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前胡国内外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16
前胡为我国传统的大宗中药材,在治疗痰热咳喘、风热咳嗽、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前胡药材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两个品种,且广泛流通于国内外主流药材市场.目前随着前胡药用价值的持续关注和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其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然而国内外主流药典或地区标准对于前胡药材的质量要求不经相同,因此建立前胡药材统一的国际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前胡药材主要使用国家或地区法定标准,从基原、性状、鉴别、检查、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外源性有害物质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并提出了标准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方向,旨在发现和总结各标准要求的异同,为前胡药材国际统一科学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12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质量安全备受关注.中药安全性控制涉及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两部分内容,其中外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内源性有毒成分以马兜铃酸、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为代表.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虽然具有不同的毒性特点,但都需要在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上,通过建立检验检测方法、提高标准、加强监管来引导产业发展.综述了中药中典型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对比不同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异同.初步认为,通过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在中药安全性监管方面的积极引导,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风险评估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安全性相关标准和监管政策的制订、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经鼻给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途径和潜力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药物化合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两个主要障碍是血液-脑屏障(BBB)和血-脑脊液屏障(BCB).考虑到毛细血管和神经元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8-20 μm,BBB被认为对脑细胞外液发挥更大的控制作用[1,2].血-脑屏障(BBB)由内皮细胞和相邻的星形细胞、基底膜、周细胞和神经元组成.这些组成元素是功能性神经血管单位的一部分,其能提供输送必需的营养物质并排除潜在的有害分子进入CNS[3].BBB严密的调控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阻碍了药物的获取[4],也限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给药治疗.BBB不仅具有低细胞旁通透性和低吞饮率,BBB还表达大量的药物转运蛋白(例如P-糖蛋白,这也进一步限制了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进入[5,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植物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植物在生长及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吸收很多有益或有害的物质,自身也会产生大量代谢物,植物对这些物质的转运是植物生长发育及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有多种转运蛋白家族参与其中.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转运蛋白(MATEs)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转运蛋白家族之一,而植物中MATE基因的丰富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生物.根据植物MATEs的蛋白结构,这些基因被分为4个主要的亚家族,即MATE I,MATEⅡ,MATEⅢ和MATE IV.同一亚家族或同一MATE基因簇的基因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植物MATEs定位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上,如细胞质膜、液泡膜、高尔基膜及囊泡膜等.此外,一些MATEs的表达还具有组织特异性,它们转运的底物也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使得MATEs呈现出多种生物学功能.它们在外源性物质的排出、次生代谢产物的转运和累积、铁转运、铝脱毒和植物激素信号传递及植物的抗病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MATEs的发现、基因分类、亚细胞定位及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对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提供了思路,对该基因家族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F-E2相关因子2通路对线粒体功能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NF-E2相关因子2(Nrf2)是CNC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成员之一,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稳态、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凋亡和自噬等细胞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线粒体是细胞合成ATP的主要场所,也是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Nrf2通路可通过多种方式或机制调控线粒体功能,进而调节细胞对外源性物质的反应与有害结局,包括调节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促进ATP合成、保护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以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等,同时也可调节线粒体完整性和线粒体自噬.此外,Nrf2通路对毒物诱导的线粒体兴奋效应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rf2通路对线粒体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材外源性物质吸收相关理论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药的安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外源性有害物质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并已成为热点,尤其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为探索非土壤与农药施治因素对这两种有害物质残留量的影响,该实验通过中药玄参、百合的重金属与农残进行检测,并对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转运相使机理与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工具进行诠释.该文大量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百合、玄参中的重金属与农药含量呈现正相关性,这与超分子现象息息相关,而且百合、玄参农残的检测图谱存在高相似度,提示百合、玄参体内农残的吸收具有强的选择性,证明不同产地的玄参、百合有对于农药的吸收具有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吸收功能.该文认为药用植物体是一个拥有各种层次“印迹模板”的巨复超分子体.重金属与农残超分子也参与植物生长期,形成了农残与重金属形成的超分子“印迹模板”与农残自身的超分子“印迹模板”.当重金属与农残形成超分子后,其脂溶性与渗透性不同程度地改变,在药用植物体内的转运就相使促进,最终农药重金属超分子在植物体内吸收、分布、聚集与积蓄.研究结果旨在为揭示重金属与农药超分子现象-相使转运-农残吸收的超分子的“印迹模板”作用机制,为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的治理提出新的治理方向,进一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