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专利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纳入国家专利检索平台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等软件对所纳入的复方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专利复方350个,涉及中药425味;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高频中药依次为白花蛇舌草、黄芪、半枝莲、白术、甘草、人参、柴胡、莪术、丹参、当归;前3位药物功效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居多,归经以肝、脾、肺经为要;发现关联规则12条,关联性最强的药对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高频药物可聚为8组。结论:中药专利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以益气健脾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与原发性肝癌“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基本治则相一致。本研究挖掘探讨了中药专利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胡药材产地干燥加工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比较产地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对前胡药材质量的影响,筛选其最佳产地干燥加工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晒干、自然阴干和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真空干燥、红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等干燥加工方法对前胡药材进行处理,以折干率、含水量、浸出物含量、颜色色度值以及4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为指标,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 不同干燥加工方法下,12份前胡药材样品的折干率为31.56%~40.10%,含水量为6.96%~8.58%,浸出物含量为27.56%~43.10%,红绿度值为1.80~7.50,黄蓝度值为19.90~30.20,明度值为46.90~59.90;伞形花内酯、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的含量分别为≤0.05、3.70~14.05、0.72~2.37、0.81~3.90 mg/g,总含量为5.47~19.65 mg/g;4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下的前胡药材综合得分最高.结论 4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是前胡药材最佳的产地干燥加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白莲治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中药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五指毛桃、丹参、郁金、白术、鸡内金、延胡索、莪术、陈皮、厚朴、甘草等组成)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丸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变化的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萎缩评估系统(OLGA)分期评分和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GⅠ)、胃蛋白酶原 Ⅱ(PGⅡ)及其比值(PGR)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为81.25%(26/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χ2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刺痛、口苦口臭、疲倦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胃镜下的黏膜变化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OLGA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检测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血清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血清PGⅠ、PGR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PGⅡ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状态,调节血清胃蛋白酶原的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对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临床借鉴.方法 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网站中治疗胃癌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2统计药物频数、以Apri-ori关联规则建模分析,通过Cytoscape 3.7.1构建中药核心复杂网络,IBM SPSS Statistics 26.0对核心网络所涉及的药物作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自建库至2022年4月15日治疗胃癌的中药复方共307个,涉及药味855味,高频中药有甘草(102次,33.22%)、白花蛇舌草(89次,28.99%)、黄芪(89次,28.99%)、白术(82次,26.71%)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中药性味以温、苦居多,归经多属肝、肺、胃、脾经.常用药对有白术-甘草(支持度26.71%,置信度62.20%)等,角药组合有黄芪-甘草-白术(支持度13.68%,置信度66.67%)、白花蛇舌草-甘草-黄芪(支持度13.68%,置信度64.29%)等.网络聚类得到4类常用中药:当归、白芍、麦冬、黄芪、党参、木香、砂仁、香附、甘草、白术、茯苓、陈皮;延胡索、三七、仙鹤草;半夏、山慈菇、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丹参、鸡内金;莪术、薏苡仁、猕猴梨根.结论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胃癌重视健脾扶正,辨证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法,符合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梳理了国家专利复方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新药开发奠定了前期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绿色快速预测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建立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定量模型,实现对前胡质量的绿色快速评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130份前胡样品的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并采集其漫反射NIRS光谱,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法预处理光谱,并基于最小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此模型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1047和0.9380,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1230和0.9180,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1251和0.8815.从此模型的校正集、预测集以及交叉验证结果来看,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结论:此研究使用NIRS技术所建前胡的定量模型稳定可靠,可实现对市场前胡的质量的绿色快速鉴别,并为维护消费者利益和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5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对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研究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6-B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乙烯(ET)5种植物激素对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以宁国产并在室温放置12个月的白花前胡种子为材料,把5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均配制成4个梯度浓度(1×10-1、1×10-2、1×10-3、1×10-4mg·mL-1),对白花前胡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通过培养皿萌发试验,分析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鲜重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4个梯度范围内,6-BA对白花前胡种子的生长状态整体起抑制作用.把1 × 10-1 mg·mL-1和1 × 10-2 mg·mL-1设置为高浓度,1 × 10-3 mg·mL-1和1× 10-4 mg·mL-1设置为低浓度.其中6-BA无论是高浓度还是低浓度均对白花前胡种子的生长状态整体起抑制作用.而GA3和ET在高浓度(1 × 10-1 mg·mL-1 和 1 × 10-2 mg·mL-1)及 ABA 和 IAA 在低浓度(1 × 10-3 mg·mL-1和1 ×10-4mg·mL-1)下均对白花前胡种子的萌发率、根长和鲜重都表达出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植物激素对白花前胡种子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ET在1 ×10-2 mg·mL-1时,对白花前胡种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最为显著,白花前胡种子的萌发率,最大根长和最大鲜重均高于其他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高分辨质谱定性分析羌活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利用HPLC-高分辨质谱对羌活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定性.羌活经过甲醇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进样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质谱数据采集使用全扫描和数据依赖采集模式,经过LabSolutions Insight软件结合ChemSpider数据库检索,确认了羌活和宽叶羌活指纹图谱中12个特征色谱峰的元素组成及其可能的结构信息,其中1,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白花前胡乙素为首次从羌活中鉴定出来,为拓展羌活应用、完善羌活的整体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不同栽培型白花前胡质量形成的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明确不同栽培型白花前胡的代谢差异,揭示质量形成机制,为前胡种质挖掘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MS),对同一产地、同一时期的6种栽培型前胡(YS、H、LZ、LY、LX、Z)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单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筛选不同栽培型前胡的差异代谢物,根据质荷比、数据库KEGG、相关文献、相关性分析确定与质量形成相关的潜在标志代谢物,识别代谢途径,分析质量形成过程.结果表明,6种栽培型前胡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得到571、46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与质量形成相关的潜在标志代谢物22种,涉及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9种潜在靶向代谢通路.与YS型相比,各栽培型前胡中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的补骨脂素、欧前胡素、鲁望桔内酯下降,7-羟基香豆素、秦皮乙素、二氢欧山芹素、茉莉酸升高;其他代谢途径的2-琥珀酰苯甲酸酯、独活属醇、L-酪氨酸下降,以Z、H型的变化最大.因此,合理调控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是栽培型前胡质量提升的关键机制之一,Z、H型具有更优的质量形成代谢过程可用于前胡优质种质的筛选与挖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白花前胡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提高栽培白花前胡产量和品质,解决市场上前胡供不应求且指标成分不达标的问题.方法 采用大田实验,分别研究施氮(N1 36.8、N2 73.6、N3 110.4 kg/hm2)、施磷(P1 24、P2 48、P3 72 kg/hm2)、施钾(K1 41.6、K2 83.2、K3 124.8 kg/hm2)对产量及前胡甲素、前胡乙素、浸出物、植株养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不施肥相比,合理施肥可提高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根部生物量增加,防止地上部徒长,增加根部氮、磷、钾含量,提高前胡甲素和前胡乙素含量,稳定浸出物含量.其中,P1、K2 处理分别提高前胡乙素含量至0.32%、0.26%,达到了 2020 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结论 合理施用磷、钾肥可提高前胡产量及品质,两者适宜施用量分别为 24、83.2 kg/hm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慢痞消组方中药对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的增殖影响及药效规律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究慢痞消12味中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特征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大肠杆菌(E.coli)和粪肠球菌(E.fa)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药效规律.方法 分别经镜检、基因组测序分析,对三株菌进行形态、基因特征鉴定;采用比浊法检测不同浓度慢痞消12味中药提取物对三株菌增殖的影响;采用聚类分析各味中药对三株菌调节作用的药效规律.结果 经镜检及基因组学测序,鉴定三株菌质量合格.白术、丹参、甘草、玫瑰花、砂仁、太子参和玉竹能明显促进Akk增殖;白术、丹参、玫瑰花、乌梅、香橼、玉竹和紫苏梗能明显抑制E.coli增殖;甘草、玫瑰花、砂仁、太子参、乌梅、香橼、玉竹和紫苏梗能明显抑制E.fa增殖.12味中药对三株菌的调节作用聚类分析结果分为三类,具有理气活血、祛瘀解毒的祛邪作用的是:紫苏梗、香橼、延胡索、白花蛇舌草、玫瑰花、丹参、砂仁;具有益气和中、养阴生津的扶正作用的是:玉竹、太子参、甘草、乌梅;具有补气燥湿和中,即扶正祛邪的作用的是白术.结论 慢痞消组方中药对PLGC特征菌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即促进益生菌Akk增殖、抑制致病菌E.coli及E.fa增殖,与中药药效特点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