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关节联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多关节联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35例.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16例、19例.对照组中1例因提前出院而脱落;试验组中4例因多种原因中止或脱落,最终2组均纳入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步行训练,其中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牵伸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运动控制训练和体位转移训练等,40 min/次,1次/d,5次/周,持续治疗4周;常规步行训练包括骨盆控制训练、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平衡训练和上下楼梯训练等,20 min/次,1次/d,5次/周,持续治疗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多关节联动FES治疗,20 min/次,1次/d,5次/周,持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用吉步恩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患者步速、步幅、双支撑相(步态周期中双足同时着地的阶段)、双膝平均屈伸角度(双膝最大屈伸角度平均值);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① FMA-LE、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4周后FMA-LE、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2组治疗4周后 FMA-LE、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试验组治疗2、4周后FMA-LE评分和治疗4周后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步态参数: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2、4周后步速、步幅和双膝平均屈伸角度均明显升高,双支撑相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后步速、步幅和双膝平均屈伸角度均明显升高,双支撑相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试验组治疗2周后步速、双膝平均屈伸角度均明显升高,治疗4周后步幅、双膝平均屈伸角度均明显升高,双支撑相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关节联动FE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