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中表达浆细胞标志物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性,30岁,因头痛入院,PET-CT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胸壁皮下、腰腹部皮下及左侧大腿内侧肌间隙多发软组织结节,胃大弯、左肾上极及右肾下极、双侧第8、9后肋间隙水平胸膜下结节代谢增高,提示恶性肿瘤病变,考虑为淋巴瘤.取腹壁皮下结节送活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股薄肌瓣在放疗后膀胱阴道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在放疗后膀胱阴道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8例放疗后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7.3±10.4)岁。18例均因宫颈癌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接受(24.6±2.8)次(20~30次)放疗。放疗结束至出现膀胱阴道瘘的时间中位值14.0(7.8,18.2)个月,漏尿持续时间中位值12.0(9.8,18.0)个月。18例术前每日需使用尿垫中位值19.5(15.8,27.5)块,生活质量评分(QOL)中位值5.0(5.0,6.0)分。3例曾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2例曾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1例先后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和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余12例均为新发膀胱阴道瘘。2例合并阴道直肠瘘。18例均接受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患者取俯卧折刀位,采用经阴道途径,解剖分离膀胱阴道瘘口并关闭两层,取左侧大腿内侧股薄肌带血管蒂肌瓣,经皮下隧道翻转填塞修补膀胱阴道瘘口。2例合并阴道直肠瘘者同时修补关闭阴道直肠瘘口。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观察记录患者排尿情况。结果: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6.6±13.2)min。18例术后中位随访13.0(9.8,20.2)个月(6~24个月)。18例术后使用尿垫数量中位值2.0(1.0,11.8)块,较术前明显减少( P<0.01);术后QOL中位值1.0(0,4.2)分,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1)。12例(66.7%)手术修复成功,术后阴道无漏尿。2例术后出现尿失禁,要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2例仍有阴道漏尿,再次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1例修补成功无明显漏尿;另1例仍有明显漏尿,QOL 3分,未行进一步治疗。2例术后仍存在膀胱阴道瘘及阴道直肠瘘,拒绝进一步手术。 结论:采用股薄肌瓣填塞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对于放疗后膀胱阴道瘘患者是一种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可靠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部位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部位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腹部皮下注射,观察组使用腹部与大腿外侧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行腹部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注射疼痛程度、单次注射治疗所需时间及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单次注射治疗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0.05)。 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中应用部位轮换定时定位注射卡,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疼痛感,降低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泳裤供区"理念选择应用ALTF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泳裤供区"理念选择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9月,应用游离ALTF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10例10足,均为择期手术。先行足创面清创并VSD治疗5~7 d后,确保创面无坏死及感染,再择期行游离ALTF修复术,一组术者找出可供吻合的足背动脉及伴行静脉或皮下静脉,另一组术者在对侧大腿根据创面大小切取ALTF,皮瓣覆盖前足创面,皮瓣血管蒂与供区足背动脉吻合,同时吻合2条静脉,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张力过大则植皮。通过门诊和微信,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0例10足ALTF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及皮瓣坏死,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9个月。10例患足术后2周拆石膏下地负重时出现皮瓣皮下出血点,持续至术后2个月出血点自然消退。术后皮瓣色泽、弹性良好,质地柔软,皮瓣感觉恢复至TPD为15~20 mm;供区仅残留线形瘢痕,供区肢体术后功能无异常。结论:基于"泳裤供区"理念下选择应用游离ALTF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适合具备显微外科技术的医院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腿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伴巨大血肿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35岁,因“1 d前突发右大腿疼痛”,以“右大腿血管瘤破裂并巨大血肿”入院。查体:心率114次/min,血压96/62 mmHg,右大腿见40 cm的质硬肿物,皮肤见瘀斑;全身皮肤多发结节及牛奶斑(图1)。X线检查示右大腿中远端巨大软组织密度灶,边界不清。CT检查示右大腿前部混杂密度灶,考虑肿瘤伴血肿;右腰大肌、髂肌、右大腿软组织肿胀渗出;右髂外静脉考虑瘤样扩张或静脉瘤(图2、3)。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76 g/L。考虑失血性休克代偿期。急诊手术皮下见血凝块1 500 ml,肿物浸润脂肪组织。病理检查:肿物最大径32 cm,重2.9 kg,呈灰黄色,实性质中,见大片出血(图4)。光镜下瘤细胞核呈逗点状,核分裂象少,浸润生长;间质血管丰富伴出血(图5、6)。免疫组化染色S-100、SOX-10阳性。结合患者及其兄弟、母亲均患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NF1),病理诊断:(右大腿)软组织巨神经纤维瘤伴血肿。术后随访6个月,患肢伤口、功能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obb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Cobb综合征或称皮肤-脊膜-脊椎血管瘤病,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表现为同一脊椎节段的皮肤、脊椎、脊髓及内脏的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现对近期收治的1例48岁女性Cobb综合征患者进行报道,患者因“双下肢无力3 d”就诊,发病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腹部疼痛,后出现双下肢无力,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影像学显示C 1~T 11脊髓病变,与其左腮腺、左腋窝、左锁骨下、右大腿内侧皮下、肝脏右叶等处血管瘤的脊椎节段相一致,其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均符合Cobb综合征诊断标准。Cobb综合征在临床中极易漏诊和误诊,预后不良。文中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罕见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obb综合征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永久性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体纳米脂肪多层次注射矫正上睑凹陷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纳米脂肪分层注射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长沙华韩华美医疗美容医院收治上睑凹陷女性患者110例(年龄20~60岁,平均39岁)191只眼,双侧81例,单侧29例。选取大腿为脂肪供区,用负压吸引获取脂肪,经过纳米化处理后,将纳米脂肪多隧道、无张力、均匀地注射填充上睑凹陷区域的皮下层、眼轮匝肌后脂肪(ROOF)层及眶隔内。结果:110例患者纳米脂肪单侧上睑填充1~2 ml,平均1.5 ml。随访患者95例,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6个月。110例患者经过1次注射后,上睑凹陷明显改善,28例上睑凹陷矫正不足,3个月后行再次自体纳米脂肪填充后,效果满意。5例出现暂时性上睑下垂,3~6个月自然恢复;12例出现局部瘀斑肿胀,7~14 d自行消退。11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结节等并发症。结论:纳米脂肪来源丰富,多层次注射移植可有效地填充眶周凹陷区域,矫正上睑凹陷,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RNA结合蛋白Musashi-2调控肝细胞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RNA结合蛋白Musashi-2(MSI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获取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TEX)的HCC患者mRNA表达数据及相应的临床信息,在50对匹配的肿瘤/正常HCC样本中,评估MSI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RNA互作组百科全书(ENCORI)数据库,探究MSI2如何影响HCC进展。设计3对针对MSI2和β-catenin的短发夹RNA(shRNA)序列,将他们分别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中,作为敲减质粒分别转染HepG2、MHCC97H和MHCC97L细胞,用于构建MSI2敲减组细胞(HepG2 sh-MSI2组、MHCC97H sh-MSI2组)、β-catenin敲减组细胞(MHCC97L sh-β-catenin组)和各自的阴性对照组细胞(HepG2 sh-Ctrl组、MHCC97H sh-Ctrl组以及MHCC97L sh-Ctrl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SI2的过表达水平。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情况。将HepG2 sh-Ctrl组、HepG2 sh-MSI2组、MHCC97L sh-Ctrl组和MHCC97L sh-β-catenin组细胞悬液分别注射于各组裸鼠的前大腿处皮下,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肿瘤测量体积。 结果:基于TCGA和GTEX数据库的分析显示,MSI2在50对匹配的肿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样本(2.073±0.767比1.256±0.26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01)。利用PPI、KEGG通路富集以及ENCORI数据库分析MSI2在HCC进展中的潜在机制,结果显示,在HCC中,MSI2与β-catenin( r=0.455, P<0.001)、转录因子7(TCF7)( r=0.142, P=0.006)、淋巴增强因子1(LEF1)( r=0.246, P<0.001)均呈正相关。与HepG2 sh-Ctrl组相比,HepG2 sh-MSI2组中MSI2、β-catenin、TCF7、LEF1的表达均下调,与MHCC97H sh-Ctrl组相比,MHCC97H sh-MSI2组中MSI2、β-catenin、TCF7、LEF1的表达均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与MHCC97L sh-Ctrl组相比,MHCC97L sh-β-catenin组中β-catenin的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HepG2 sh-Ctrl组相比,HepG2 sh-MSI2组肝癌细胞活性降低,与MHCC97H sh-Ctrl组相比,MHCC97H sh-MSI2组肝癌细胞活性降低,与MHCC97L sh-Ctrl组相比,MHCC97L sh-β-catenin组肝癌细胞活性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HepG2 sh-Ctrl组相比,HepG2 sh-MSI2组肝癌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降低,与MHCC97H sh-Ctrl组相比,MHCC97H sh-MSI2组肝癌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降低,与MHCC97L sh-Ctrl组相比,与MHCC97L sh-β-catenin组肝癌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与HepG2 sh-Ctrl组相比,HepG2 sh-MSI2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减小[(160.19±60.22)mm 3比(480.46±65.28)mm 3],与MHCC97L sh-Ctrl组相比,MHCC97L sh-β-catenin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减小[(456.48±38.23)mm 3比(845.67±33.19)mm 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MSI2表达上调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明治"补片与单纯阔筋膜补片上关节囊重建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三明治"补片与单纯阔筋膜补片上关节囊重建治疗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上关节囊重建手术的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50例,根据重建上关节囊方式分为"三明治"组("三明治"补片作为移植物)和阔筋膜组(单纯阔筋膜作为移植物)。"三明治"组27例,男10例、女17例,年龄(65.6±5.7)岁(范围55~76岁),左肩6例、右肩21例。阔筋膜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65.5±4.2)岁(范围56~72岁),左肩4例、右肩19例。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评估相关临床及影像学指标,包括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活动度、肩峰-肱骨头间距(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和上关节囊补片愈合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0.0±8.4)个月(范围26~54个月)。术后2年两组ASES、UCLA、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AH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5)。"三明治"组的ASES、UCLA评分、前屈、外旋和AHD分别为(90.1±8.7)分、(31.0±3.1)分、160.0°±21.3°、35.0°±9.0°和(6.4±1.5) mm,均高于阔筋膜组的(66.8±22.0)分、(23.0±8.7)分、124.8°±37.4°、29.0°±6.9°和(4.4±1.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前后"三明治"组ASES、UCLA评分、前屈、外旋和AHD的改善值分别为(58.0±11.8)分、(20.1±4.5)分、70.2°±31.4°、11.3°±7.3°和(3.0±1.6) mm,均大于阔筋膜组的(36.7±24.2)分、(12.7±9.2)分、33.7°±42.4°、7.2°±10.4°和(1.5±1.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三明治"组补片愈合率为93%(25/27),阔筋膜组为74%(17/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984, P=0.159)。术后阔筋膜组1例取阔筋膜处形成皮下血肿;2例末次随访时诉大腿取阔筋膜处存在不适感,但不影响行走。无一例发生感染、关节僵硬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三明治"补片与单纯阔筋膜补片上关节囊重建均可改善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及AHD,"三明治"补片愈合率较高,能更好的改善肩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皮肤鳞状细胞癌合并类白血病反应和高钙血症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65岁,因右大腿皮肤溃烂伴隆起性包块1个月就诊。患者入院前1个月被树枝扎伤右大腿,伤后外用中草药(具体不详),10 d后创面渐愈并出现隆起肿块,伴疼痛和红肿,自行外敷中草药(具体不详),肿块逐渐增大呈菜花状,伴破溃及渗液,于当地医院就诊,肿物活检示:皮肤角化性鳞状细胞癌,核磁共振检查示肿物未侵犯周围软组织,住院期间因血钙升高拟行透析治疗,但首次透析即不耐受导致血压下降,因此停止透析。肿物持续增大且全身状况差,遂至本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体检:全身消瘦,痛苦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右大腿外侧一菜花状肿物,约15 cm × 12 cm × 4 cm,伴有破溃、流脓、渗液、渗血,臭味明显,质中、触碰易出血,活动度小(图1A)。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50.47 × 10 9/L,中性粒细胞46.08 × 10 9/L[参考值:(1.80 ~ 6.30)× 10 9/L,下同],血红蛋白67 g/L,钾离子2.72 mmol/L(3.50 ~ 5.30 mmol/L),血钙3.53 mmol/L(2.20 ~ 2.65 mmol/L),C反应蛋白50.13 mg/L(0 ~ 5 mg/L),降钙素原0.550 ng/ml(0 ~ 0.05 ng/ml),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4.45 ng/ml(0 ~ 2.5 ng/ml),全段甲状旁腺素< 1.20 pg/ml(15.00 ~ 65.00 pg/ml)。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①右侧大腿外侧皮肤及皮下见不规则巨大团块状高代谢病灶,考虑为皮肤恶性肿瘤;②全身骨髓代谢弥漫性增高,考虑为类白血病反应;③其他部位未见恶性肿瘤转移灶。分泌物培养见摩根菌生长,无真菌生长。骨髓涂片:粒系细胞增生明显活跃。骨髓活检:骨髓粒系细胞增生高度活跃伴核右移,未见肿瘤转移。外周血涂片: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