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仰跌倒人体撞击加速度及冲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测评后仰跌倒过程中身体不同部位冲击加速度的空间分布及时间累积特性.方法 招募20~22岁健康青年男、女志愿者各4名,利用3轴加速度传感器测得后仰跌倒全过程头、胸、腰、左/右大臂/手/足、左/右前/后髋、左/右股骨头、骶骨、尾骨的3轴加速度,以第1峰值片段的加速度信号幅度矢量(signal magnitude vector,SMV)进行多项式拟合,分析跌倒过程中全身冲击加速度分布,以及后仰跌倒时头部、髋部相关位点的失重时间、总跌倒时间、SMV峰值、触地相对冲量等跌倒冲击力学参数.结果 左/右后髋、头部后仰跌倒过程中的SMV峰值与相对冲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左/右后髋部与地面平行的加速度较大;左/右后髋、左/右股骨头、骶骨、尾骨的转动变换角显著大于其他部位(P<0.05).且后仰跌倒过程中,各检测位点均表现出与矢状面呈53.58°±6.75°的滑动趋势.结论 头部与髋关节是后仰跌倒过程中易受伤部位,其失重时间(0.26±0.05)s可作为保护装置最长启动时间;跌倒过程在左/右后髋、左/右股骨头、骶骨、尾骨表现出的大变换角可能是造成扭伤的重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保护头颈及开放气道"野战急救担架床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野战条件下使用的急救担架床,为战场伤病员安全转运提供支持.方法:设计的急救担架床由头部后仰保护装置和普通担架2部分构成.头部后仰保护装置通过2条支撑腿、旋转钢架与担架双臂固定结合.结果:该野战急救担架床组装和拆卸方便,在转运伤病员时,可以对其头颈部加以有效固定与保护,使其气道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必要时亦可在担架床上立即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手术操作.结论:该野战急救担架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战现场、院前院内等环境下伤病员的转运和救治,值得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颅内肿瘤碳离子放射治疗中新型体位固定系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估一种新的颅内固定系统,确定患者摆位误差及分次内靶区位移与治疗时长的依赖性关系,提高碳离子束放射治疗的精度.方法 选取2020-03-26-2022-11-26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收治的碳离子束治疗患者30例,按入组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A组采用trUpoint ARCH定位系统(CIVCO,美国)固定,B组采用传统热塑膜配合船型枕固定.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碳离子图像配准(ciGPS),行自动配准与手动微调.统计六维摆位误差〔左右方向(X)、进出方向(Y)、升降方向(Z)、左右滚动(RX)、头尾旋转(RY)、俯仰方向(RZ)〕及治疗时长数据,评估分次内靶区器官位移与治疗时长的依赖性关系.此外,对A组患者额外进行治疗后鼻根组件图像配准,评估垂直束流方向射野条件下鼻根组件对治疗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A组六维摆位误差的旋转摆位误差较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X:t=4.481,P<0.001;RY:t=2.637,P=0.016;RZ:t=2.327,P=0.031);治疗后2组X(t=2.159,P=0.043)、Y(t=-2.419,P=0.025)、Z(t=2.176,P=0.042)及RY(t=2.305,P=0.032)方向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结果显示,2组患者靶区位移与治疗时长的依赖性关系相似(斜率k=0.06),但A组分次内靶区位移的稳定性更强(A组:R2=0.246,P<0.001;B组:R2=0.114,P<0.001),且A组无任何系统漂移.A组和B组计划靶区外扩边界(PTVmargin)在X、Y、Z三维线性方向的外扩分别为:4.02、2.72、2.66和4.97、3.28、3.30 mm,使用trUpoint ARCH定位系统的A组三维线性方向的PTVmargin更低.结论 trUpoint ARCH定位系统用于碳离子束放射治疗六维方向摆位误差小,尤其是对旋转误差的可控性强;可提供更小的PTV外扩边界,从而保护正常组织;分次内靶区位移随治疗时长的变化小,较传统定位方式稳定性好,可用于高精度放射治疗.但受其鼻根组件不确定性的影响,为保证剂量的精确性,不建议用于垂直射野情况下的碳离子束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