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24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头颈部动脉夹层是脑卒中的少见病因,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积极的预防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措施。随着国内外头颈部动脉夹层诊疗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陆续出现,特别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头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夹层相关抗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正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是改善头颈部动脉夹层预后的重要措施。在近9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中国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15》的基础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24》,为中国神经科医生建立合理的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断思路以及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给予参考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发的主动脉夹层并头颈部动脉夹层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时间就是大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只要缺血>5 min,每分钟就会有以190万个脑细胞死亡,且不可再生,可导致后遗症。本文报道1例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Ⅰ型主动脉夹层伴头颈部夹层所致难治性休克的罕见病例,首发症状奇异,病变迅速,救治困难,值得临床医生借鉴与反思;同时提请同仁们分析,头颈部与主动脉初始夹层的起源点是哪里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 2024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头颈部动脉夹层是卒中的少见病因,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积极的预防对其预后尤为重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在《中国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15》的基础上,结合近9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中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指南2024》。本指南对头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系统更新,旨在为我国头颈部动脉夹层诊治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的规范性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期无重点号文章。在论著栏目,耳科学刊登了《联合颞下窝进路颈内动脉重建技术在侧颅底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突发性聋患者3D-FLAIR MRI表现与其临床特征及疗效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基于声测法和多层螺旋CT的健康人咽鼓管功能及形态研究》;鼻科学介绍了《贝伐珠单抗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家族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和《孤立型先天性失嗅的临床表型特征分析》;咽喉学和头颈外科学领域分别介绍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及3年全因死亡率的影响》,以及《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窄带成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新生儿头颈部占位40例分析》和《咬肌神经支配股薄肌移植术在成人晚期面神经麻痹重建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外伤致颈动脉夹层手术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40岁,因摔倒致右颈动脉夹层形成3周就诊。患者因摔倒致右颈部撞击外物就诊于当地医院,以右颈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当时无意识障碍、言语含糊及肢体活动障碍等,外院CT检查示:右侧颈总动脉中段夹层形成。为进一步治疗至我院就诊,既往史无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门诊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每日1次及舒洛地特软胶囊1颗每日2次口服治疗。3周后来我院复查颈部CTA示:右侧颈总动脉近段管腔重度狭窄,狭窄近段血管局部呈双腔影,提示右颈动脉夹层进展。药物调整为阿司匹林肠溶片0.1g联合利伐沙班1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术前再次完善颈部CTA、头颈部血管壁MR增强及颈动脉造影证实右颈动脉夹层(图1),排除手术禁忌后全麻下行右颈动脉内膜剥脱及补片成形术,术中见右颈动脉内膜分离,局部血栓形成(图2),行夹层部分内膜剥脱,原位补片扩大成形术,手术顺利。术后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每日1次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术后1及6个月随访行颈部CTA示:右侧颈总动脉近段夹层术后改变,局部管腔梭形膨大,原狭窄段血管恢复正常粗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诉明显不适,正常生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重度抑郁症患者外泌体miR-146a-5p表达对脑灰质容积变化的调控作用;青少年重度抑郁症MRI脑皮层结构研究;室管膜下区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与MGMT及Ki-67相关性分析;神经影像预测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成功再通预后;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评估急性脑卒巾患者降脂治疗后斑块特征变化;外中耳发育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高分辨率CT观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状态预测模型构建;CT影像组学及机器学习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组合策略;人工智能斑块定量分析在冠心病中的预测价值;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瘤内联合瘤周动态对比增强MRI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深度学习预测模型研究;乳腺结构扭曲病变的综合影像诊断与对比研究;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R2*及其联合指标评估乙肝肝功能的价值;CT平扫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MRI高清扩散加权成像联合T1WI动态对比增强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MR在胎儿消化道产前筛查巾的应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MRI表现;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联合MRI影像组学构建膀胱癌肌层浸润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MR T1-mapping成像在定量评估儿童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MRI在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MR全身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多发性骨髓瘤不同骨髓浸润模式;盂肱关节软骨T1ρ、T2值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研究;儿童骨内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儿童肠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TASC-ⅡC/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Ⅰ 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肺出血的预测;骨盆多发骨折出血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基于全体质量、去脂体质量和体表面积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大体质量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对比研究;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在儿童胸部CT诊断参考水平中的应用;CE-Boost技术对门静脉双低CT静脉成像图像质量的提高;MRI膝关节8通道硬质线圈与16通道柔性线圈的使用非劣效性对比研究;口服钆布醇在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MR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分段注射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氢质子MR波谱在颞叶内侧癫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终末期肾病伴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评价的研究进展;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功能MRI研究现状;个体化低管电流/管电压低辐射剂量胸部CT扫描的研究进展;介入治疗在肥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飞利浦256层Brillinace iCT重建柜故障维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血清原纤维蛋白-1对头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血清原纤维蛋白-1 在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A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收集本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确诊为CAD的患者55 例作为CAD病例组,CAD组根据发病时间是否≥15d分为急性期CAD组和非急性期CAD组;同期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体检科健康受检者 3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及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之间血清原纤维蛋白-1 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原纤维蛋白-1 对CAD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CAD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与CAD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而高脂血症与其呈负相关(P<0.05).CAD组、急性期CAD组、非急性期 CAD组、对照组的血清原纤维蛋白-1 水平分别为[(50.75±11.65、55.81±8.98、40.35±9.50、39.06±8.58)ng/ml],其中CAD组血清原纤维蛋白-1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CAD组的血清原纤维蛋白-1 水平与非急性期CAD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急性期CAD组的血清原纤维蛋白-1 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原纤维蛋白-1 对急性期CAD的诊断效能较高,其诊断临界值为46.62 ng/ml,敏感度为0.86,特异度为0.83,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5%CI0.845~0.982,P<0.0001).结论 血清原纤维蛋白-1 对急性期头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以咽痛为首发表现的颈内动脉夹层1例
编辑人员丨2023/9/1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咽痛3 h"就诊于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3 h前出现咽部疼痛,伴下颌疼痛,无意识不清,无头晕,无恶心呕吐,体温正常,无其他不适.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十年余,未进行正规治疗及定期监测血压,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否认吸烟酗酒等其他不良嗜好.门诊查体:咽部色红,扁桃体Ⅰ度、不伴充血肿胀,间接喉镜下会厌正常.电子喉镜示双侧声带肥厚,黏膜慢性充血,双侧前中1/3处边缘结节样小隆起.颈内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左侧颈总动脉内见絮状回声,范围较大,大部分充填血管管腔,内血流部分充盈,提示左侧颈总动脉内急性栓子,范围较大(图1),考虑可能为导致咽痛的主要原因,遂转诊于血管外科.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示左侧颈动脉夹层,予以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随即患者咽痛症状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CTA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头颈血管评估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TAAD)患者进行术前评价头颈动脉扫描的可行性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43例临床拟诊为ATAAD患者,将其分成2组:实验组(120例)患者行头顶—盆腔CTA扫描;对照组(123例)患者行胸廓入口—盆腔CTA扫描.对实验组进行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并分析与手术相关的头颈血管CTA征象.比较2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手术方式、脑保护方式及术后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neurologic dysfunction,ND)和全因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头颈部血管均满足诊断.13例患者术前依照CTA提供的头颈血管阳性特征由常规单侧脑保护改为双侧脑保护.实验组的辐射剂量、术后ND、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全因死亡率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CTA对ATAAD患者进行术前头颈血管扫描是可行的,头颈动脉CTA信息可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静脉溶栓治疗钝伤性颈动脉夹层分离所致缺血性卒中: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颈动脉夹层分离(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eAD)是指颈动脉内膜因各种原因撕裂后,血液流入血管壁将其分离,导致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CAD的年平均发病率较低,约为(2.6~3)/10万,是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约占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10% ~ 25%[1].CeAD主要表现为头颈痛、部分Horner征、搏动性耳鸣和脑神经麻痹,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2].本文报道1例CeAD,患者在运动时因钝性伤发生颈动脉内膜撕裂导致缺血性卒中,溶栓后抗栓治疗,3个月后复查颈部血管CT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显示颈内动脉内膜分离修复,患者完全康复,目的是引起临床对该病的重视,避免漏诊,避免支架置人术等过度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