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风险防控的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化建设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科研单位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管理办法来优化服务,做好风险防控,同时起到为科研人员"松绑"的作用。方法:本文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为例,结合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制度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点,在建立健全劳务费管理办法、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目录化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出入库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制度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上级政策模糊地带,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建议以"制度化"取代"惯性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完善劳务费管理办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发放范围,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发放资格,根据当地年鉴制定出更加适当的发放标准;探索基础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以期弥补财务助理工资低、聘期短、工作不稳定的缺点;建立目录化的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及出入库制度,建议借助信息化管理措施,以实现对采购、使用各个环节的可视化管理。结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激发科研活力,而且能够加快科研学术诚信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科研诚信是保障科技创新良好有序发展的基础,医院作为临床医学科研的主阵地,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要做好科研诚信管理工作。由首批43家医院组成的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于2021年11月成立,该联盟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发展"为宗旨,从建设模式、文化体系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宣传教育、预警与监督、技术赋能7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实践,实现了联盟成员单位科研诚信建设能力的整体提升、政府-医疗机构的有机联动以及内外资源的高效联合,可为我国医疗机构的科研诚信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个人科技量值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建立适用于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科技人才的个人科技量值评价体系。方法:运用文献调研,结合医疗机构科技评价指标与实践,构建医疗机构个人科技量值评价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采用专家赋值法确定指标系数。采用专家评价法进行内容效度检验。结果:构建由科研产出、学术影响、科研条件和学术诚信4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个人科技量值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的值为0.83至1,指标总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0.96。应用于医疗机构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审和人才项目的遴选及跟踪评价。结论:个人科技量值评价体系导向高质量科技创新和人才的能力与贡献,为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提供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科研失信行为后果认知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科研失信行为后果的认知情况,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对广西17家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 200名学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学员科研失信行为后果的认知情况,从年级、文化程度、科研经历、论文发表经历、科研诚信培训经历和科研诚信知识水平等方面分析影响学员认知的因素。结果:学员科研失信行为后果严重性认知有待提高,2020级、2021级、硕士及以上学历、主持过科研项目、参加过科研诚信培训、科研诚信知识水平高分组的学员科研失信行为产生影响的认知得分较高。结论:培训基地应加强学员科研诚信教育,提高学员对科研诚信的认同感及科研失信行为后果严重性的认识,树立坚守学术道德底线的信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认知及学术不端现状调研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认知及周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对3家三级医院278名科研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科研诚信认知情况、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周围科研人员学术不端发生情况及学术不端行为意向。结果:将回收的217名科研人员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被调查者对科研诚信、伪造等相关概念了解率不足20%。不到50%的科研人员选择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劝阻、举报或者认为学术不端论文的所有作者均需得到惩罚。49.31%的调查对象表示周围科研人员至少有过9种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一种,37.33%的被调查者表示周围科研人员至少有伪造、篡改和剽窃行为中的一种。周围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调查及被调查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意向均显示发生率最高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不当署名。统计分析显示科研诚信认知与学术不端行为意向呈负相关。结论: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知识缺乏,学术不端形势不容乐观,急需采用综合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研究生导师指导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导师指导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某三甲教学医院将毕业的149名医学研究生进行导师指导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师指导满意度为92.62%。其中,思想道德和学术诚信培养的满意度相对较高(94.97%),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满意度相对较低(89.71%)。导师指导频率和指导内容、导师对研究生的关心程度和相处关系等对导师指导满意度有一定影响。结论:导师管理机制需加强及研究生管理水平需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近3年国家基金委查处的学术不端案件分析及对医院科研管理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近3年国家基金委查处学术不端案件的特点规律,探讨针对性加强医院科研管理和防范学术不端问题的对策。方法:以2019—2021年国家基金委公开通报的6批次67例学术不端案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涉案依托单位情况、学术不端问题具体类型和基金委惩戒处理措施等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学术不端问题频次占比,分析归纳其倾向性特点规律和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结果:96.36%的学术不端主体责任是个人,依托单位主体责任仅占3.63%。因科学论文和申请书学术不端共62起,占92.50%。涉及的问题论文中,数据造假占48.20%,署名不实或擅署他人占35.97%,抄袭剽窃占32.37%,擅标他人基金号占27.33%。国家基金委共撤销涉案基金项目55项并追回资金,67人次被取消最高7年、最低2年的项目申请资格,2名评审专家受惩处。结论:医院科研管理应吸取他人教训,有针对性地从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完善监督机制建设、严格落实过程管理和健全科研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为在医院科研管理实践中防范此类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级医疗机构科研诚信管理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参照《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调研三级医疗机构科研诚信管理现状,了解各机构诚信管理的工作机制、制度规范、教育引导和监督惩戒等方面的科研诚信建设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电子调查问卷,覆盖46家三级医疗机构,对72名科研管理人员开展调研,调研内容包含单位基本信息、单位科研诚信管理机制建设情况和科研诚信管理现状。结果:调研医疗机构均建有科研诚信制度,定期宣传科研诚信政策,开展自查工作,传达通报警示案例。84.29%的单位建有"学术规范/科研诚信的相关课程",82.86%的单位在"学生入学"、94.29%的单位在"职工入职"、84.29%的单位在"项目申报"等环节设有培训。科研不端发生频率依次为不当署名、重复申报、拆分发表、未获得伦理批准和一稿多投等。影响因素来源于职称晋升压力的有72.86%,科研诚信知识欠缺的有71.43%,利益驱动的有70%等。分析显示"便捷、公开的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渠道"与"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三级医疗机构科研诚信管理建制完备,已将科研诚信作为常态化管理,并运用多样化的宣传教育培训方式,推广学术规范及科研诚信知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高校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情况及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为了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认知和学术素养。方法:以某高校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科研诚信教育情况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术型硕士生对于科学研究过程学术不端行为、总体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均优于专业型硕士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参与科研诚信培训次数越多对于科学研究过程、科研成果发表过程和总体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越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系统开展医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进一步完善科研诚信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使医学研究生能更深入了解学术行为规范,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更正声明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刊登在本刊2024年37卷第1期的稿件《高校附属医院科技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探索》,由于作者在制图环节的疏忽,导致24页图1中科研学术评价体系建立的内容中,"强化科技影响"一栏文字应更正为"坚守科研诚信"。给广大读者带来的不便与困扰表示诚挚的歉意,敬请各位同行继续监督与指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