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安全性评价及其5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评价淫羊藿低糖苷组分的安全性并研究其中 5 种低糖苷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4 组KM小鼠分别灌胃玉米油溶媒以及 1 968、2 625、3 500 mg·kg-1 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后,连续 7d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观察结束后解剖.计算各组小鼠的脏体比和脏脑比,ELISA法测定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C57BL/6J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或灌胃宝藿苷Ⅰ、宝藿苷Ⅱ、箭藿苷A、箭藿苷B和箭藿苷C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测定 5 种低糖苷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灌胃不同剂量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后体质量、脏体比、脏脑比及血浆中ALT和AST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肝脏病理切片也无显著变化.静脉注射后,5 种低糖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 4.82、82.54、276.64、88.77、178.02 min·μg·mL-1,半衰期(t1/2)分别为 60.42、115.27、67.63、131.61、129.87 min.灌胃后,5 种低糖苷的AUC0-t分别为 31.64、18.59、3.48、2.41、2.42 min·μg·mL-1,峰浓度(Cmax)分别为 147.23、86.76、15.58、24.34、26.12 n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 21.00、78.00、78.00、30.00、28.00 min.宝藿苷Ⅰ、宝藿苷Ⅱ、箭藿苷A、箭藿苷B、箭藿苷C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1.91%、0.51%、0.05%、0.06%、0.04%.结论 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安全性高,在 3 500 mg·kg-1 剂量下仍没有观察到肝毒性,其中 5 种低糖苷成分在小鼠体内吸收快、消除快,生物利用度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UPLC结合一测多评法测定药典中淫羊藿的13种化学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建立淫羊藿Epimedium brevieornu中13种化学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兰花碱、金丝桃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Ⅱ、箭藿苷A、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的一测多评法,考察该方法在评价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淫羊藿药材质量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及准确性考察,采用外标法测定淫羊藿中1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同时,以淫羊藿苷为内标,分别建立淫羊藿苷与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兰花碱、金丝桃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Ⅱ、箭藿苷A、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的相对较正因子,计算淫羊藿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兰花碱、金丝桃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Ⅱ、箭藿苷A、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的含量,实现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其含量,最后比较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差异,来验证一测多评法在测定中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较好,外标法测定结果与一测多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以淫羊藿苷为内标,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兰花碱、金丝桃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Ⅱ、箭藿苷A、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淫羊藿的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淫羊藿总黄酮胶囊活性成分宝藿苷Ⅱ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从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制备分离宝藿苷Ⅱ,检测不同浓度宝藿苷Ⅱ对体外培养的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20、40nmol/ml的宝藿苷Ⅱ作用MC3T3-E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ELISA法检测骨钙素(OT)含量;茜素红染色分析并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测定钙沉积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宝藿苷Ⅱ对BMP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20、40nmol/ml的宝藿苷Ⅱ均可明显促进MC3T3-E1的增殖;提高MC3T3-E1分泌ALP和OT的能力;矿化结节数量明显增多且钙沉积量吸光度值显著增大;明显提高BMP2、Runx2和Osterix蛋白表达量,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胶囊活性成分宝藿苷Ⅱ可以明显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测多评法结合UPLC-ELSD技术同时测定知母中7个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以同时测定知母药材中7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ELSD技术,以知母皂苷A-Ⅲ为内参物,分别测定其与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宝藿苷-I、菝葜皂苷元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含量;通过外标法与QAMS法分别对所测得的7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以检验QAMS法的适用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结果:QAMS法与外标法所测得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满足知母在缺乏相关对照品的情况下,完成知母中多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PLC-ELSD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7个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UPLC-ELSD)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宝藿苷Ⅰ、知母皂苷A-Ⅲ、菝葜皂苷元等7个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UPLC-ELSD法,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2%冰醋酸(B),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雾化器(氮气)流量为2.5 L·min-1;蒸发温度80℃;载气压力3.14 bar;进样体积10μL.结果 7个化合物分离度良好,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6.98%~ 102.60%,RSD≤2.80%.结果显示7个被测成分在不同产地之间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省时高效,可为不同产地知母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及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快速液相色谱法(RRLC)对淫羊藿总黄酮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了淫羊藿新苷A、朝霍定A1、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Ⅱ、淫羊藿次苷Ⅰ、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Ⅰ等11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KP)含量,考察了11个化合物诱导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的效果,结果显示宝藿苷Ⅱ活性最好,宝藿苷Ⅱ和淫羊藿次苷Ⅰ活性都大于淫羊藿苷.该研究建立了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了每个单体抗骨质疏松的效果,为淫羊藿总黄酮胶囊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其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建立同时测定其中8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spse SB-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5μL.以淫羊藿苷峰为参照峰,绘制5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结果:5批样品的HPLC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并指认淫羊藿属苷A、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宝藿苷Ⅰ等8个共有峰.上述8种成分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195~0.2925μg(r=0.9999)、0.0282~0.4230μg(r=0.9996)、0.0505~0.7575μg(r=0.9999)、0.0669~1.0035μg(r=0.9999)、0.0896~1.3440μg(r=0.9999)、0.16~2.40μg(r=0.9999)、0.0268~0.4020μg(r=0.9998)、0.02724~0.40860μg(r=0.9998);定量限分别为390.00、564.00、506.00、535.20、448.00、426.68、643.20、544.80 ng/mL,检测限分别为97.50、141.00、126.25、133.80、112.00、106.67、160.80、136.20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4%~103.79%(RSD=2.00%,n=6)、96.41%~99.10%(RSD=1.12%,n=6)、96.56%~103.56%(RSD=2.67%,n=6)、96.10%~99.57%(RSD=1.20%,n=6)、99.34%~104.18%(RSD=1.70%,n=6)、100.35%~105.37%(RSD=1.93%,n=6)、98.76%~102.83%(RSD=1.60%,n=6)、96.30%~101.10%(RSD=1.80%,n=6).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可为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所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中8种成分的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万寿竹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Ⅲ)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万寿竹Disporum cantoni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中压MCI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型和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质谱、核磁等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万寿竹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6-α-L-(4'-O-乙酰基)-吡喃鼠李糖氧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酯(1)、4',7-二羟基黄酮(2)、巴马汀(3)、异紫花前胡苷(4)、4'-O-β-D-葡萄糖基-5-O-甲维阿斯米醇(5)、紫花前胡苷元(6)、2-氨基吡啶(7)、远志寡糖酯A(8)、新野樱苷(9)、2"-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 (10)、宝藿苷Ⅰ (11).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万寿竹酯苷;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淫羊藿羊脂油烘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烘制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不同淫羊藿羊脂油烘制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筛选最优烘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以淫羊藿苷为参照,绘制22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采用SIMCA 14.1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影响淫羊藿羊脂油烘制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并以其为指标经烘制动力学研究筛选烘制工艺.结果:22批样品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831~0.991;共指认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箭藿苷A、箭藿苷B、宝藿苷Ⅰ等7个共有峰.22批样品可聚为两类,S19~S22为Ⅰ类,S1~S18为Ⅱ类;其中Ⅱ类又可聚为Ⅱa(S15~S18)、Ⅱb(S10~S14)、Ⅱc(S1~S9)等3类;PCA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OPLS-DA结果显示,淫羊藿苷、箭藿苷B、宝藿苷Ⅰ为影响淫羊藿羊脂油烘制质量的差异标志物.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在180℃烘制25 min或190℃烘制20 min,宝藿苷Ⅰ在180℃烘制30 min或190℃烘制15 min,箭藿苷B在210℃烘制18 min时含量达到最高,根据上述结果最终确定最优烘制工艺为180℃烘制25~30 min或190℃烘制15~20 min.结论:所建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多元统计分析可用于反映淫羊藿在不同烘制条件下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初步筛选烘制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知母主根和须根中18种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知母主根和须根中螺甾皂苷类(知母皂苷A1,知母皂苷AⅡ,知母皂苷AⅢ,知母皂苷Ⅲ,菝葜皂苷元),呋甾皂苷(新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知母皂苷Ⅰa,知母皂苷Ⅰ,知母皂苷C,知母皂苷E),黄酮(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双苯吡酮(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氢醌糖苷(β-熊果苷)5类共18种成分的方法,从而分析不同来源知母主根和须根差异性,为知母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取样品0.25 g用稀乙醇25 mL回流提取30 min,色谱分离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R)BEH HILIC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 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检测,利用外标法计算知母样品中所测成分的含量,通过SMICA14.1软件对知母主根和须根样品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所测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22%~101.42%,RSD均<4%.实验结果表明,以1 8种成分为主成分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知母主根与须根有较大差异.结论:该研究为知母须根资源再利用和知母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