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反哺教学在生物力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力学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等特点.然而目前该课程实验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实验工具高度封装化,学生和教师都难以理解其具体的构造和原理;实验设计中教学与教师的科研方向偏离较远.以上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制约了生物力学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功能.因此,生物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急需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革.方法 本文基于对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提出了用科研反哺教学的方式改进生物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具体而言,在传统生物力学实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两项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课上能基于教师的科研前沿成果,理解和搭建生物力学测量装置,并用其进行生物力学参数的测量.结果 根据课后的反馈信息,科研反哺教学的改革思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力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力学课程的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初步认识.结论 科研反哺教学的课程改革思路在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力学A"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解决了目前生物力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方式可为未来生物力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BOPPPS六步教学模式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为例,通过课程导入、学习目标、课前摸底、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6个教学环节,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深度学习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金课为特色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索更为规范、高效、实用、新颖的安全教育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依托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一套面向学部全体学生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以专业类安全课程《生物实验安全与防护》课程教学为组织形式,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为特色和优势,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结合、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演练互补,并且充分应用多种信息化系统助力教学,形成多层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应用该模式可以明显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热情,提升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胎盘早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构建胎盘早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究团队,采用专家小组讨论法,在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因素基础上,从模拟教学设计特点、教学实践活动和预期结果3个方面构建平台,根据胎盘早剥典型案例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校2019级5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练习和考核中应用,收集教学平台使用情况、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及学生评价等数据.结果 构建的胎盘早剥实验教学平台包含练习培训、知识掌握程度考核、评价反馈3个部分,内含培训模块12个和考核模块20个,人文关怀内容融入在多个模块中.全程实验耗时(43.39±6.91)min;54名护理本科生平台考核成绩得分(82.68±10.31)分,其中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人文关怀考核的项目均分分别为(4.03±0.64)分、(4.20±0.70)分、(4.30±1.13)分;发放平台使用评价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护理本科生对平台使用满意度、自信心、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评分分别为(4.27±0.61)分、(3.89±0.52)分、(3.92±0.59)分.结论 基于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和胎盘早剥学习大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实验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掌握人文关怀要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分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建设护理一流本科课程是提高护理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对标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及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该文从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多元教学方法、优化教育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及改革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阐述专业课程建设的举措,以期为国内其他高校护理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建构主义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探究生物学和医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工具,探究有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必将提高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为载体,以构建系统的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基本要求,建立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实验的教学平台。整合优化实体实验项目,增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虚实结合,提高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建立了线上教学平台,有效地引导和提高了学生预习实验的效果,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体实验项目整合优化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建立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分子生物学虚实结合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提高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美公共卫生教育及其相关课程教学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美国现代医学教育起步早,梳理其当前医学教育构架、相关经验,有助于我国医学院校完善教学体系。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教学软硬件完备,课堂组织形式丰富,综合采用传统讲授、翻转课堂、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基于先进的教学系统,教师可方便快捷地开展课堂测验,以促进自主学习;该校经常邀请公共卫生部门、医院、实验室的一线工作人员实施教学;此外,该校的多学科协同教学平台建设措施也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卫生信息管理学》仿真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信息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探索适合卫生管理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改革路径。分3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开展需求调查;第二阶段以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开展实验教学实践;第三阶段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医学院校本科生对开展该课程实验教学的需求较大,采取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实施效果良好,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较大帮助。卫生管理专业引入实验教学是必要而且可行的,需要将教学改革实践与软硬件配置、人员培训、管理秩序等密切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理学》X-BL混合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X-BL混合教学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校2017级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中,随机选择3个单元为对照组,开展传统讲授式教学;其余3个单元为实验组,开展融合WBL(web-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和TBL(team-based learning)于一体的X-BL教学。采用线上的单元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测试成绩用SPSS 20.0分析,组间差异采用 t检验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各单元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0.01),且低分人数全部归零;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课堂气氛、教师指导及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以CBL和TBL为主、线上和线下教学融合、信息化教学特点突出的X-BL混合教学,在《药理学》课程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讲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翻转"式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翻转"式微课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同步教学的口腔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教师通过"课前—课堂—课后"连环设计对实验组进行"翻转"式微课教学,对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授课。教学结束后,通过自主学习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翻转"式微课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引领他们进入医学生物化学的自主学习中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翻转课堂"和"微课"的结合对于促进课程教育方式转型、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