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镓铟锡合金体温计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比较镓铟锡合金体温计和汞柱式体温计两种体温计在临床中的测量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随机选取334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镓铟锡合金体温计(观察组)和汞柱式体温计(对照组)测量腋下体温,比较两种材质体温计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依据数据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对比测量3min、5min、10min不同时段结果,观察组结果分别为:36.50±18.26、36.53±18.26、37.34±1.01,对照组结果分别为:36.50±18.26、36.53±18.26、37.27±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结果无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不同体温区间(正常、低热、中热、高热)两组体温计测量结果,观察组结果分别为:36.48±0.45、37.63±0.23、38.44±0.25、39.45±0.24,对照组结果分别为:36.50±0.44、37.67±0.21、38.45±0.25、39.48±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结果无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不同室外温度(-4℃、-3℃、-2℃、-1℃、1℃、2℃)两组体温计测量结果,观察组结果分别为:37.31±1.06、37.40±1.02、37.17±0.99、37.61±0.90、37.41±1.03、37.39±1.01,对照组结果分别为:37.32±1.05、37.40±1.03、37.19±0.97、37.65±0.92、37.43±1.00、37.43±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结果无差异.结论 通过对668份体温单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镓铟锡合金体温计的测量结果与汞柱式体温计测量结果一致,可有效替代汞柱式体温计应用于临床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长宁区环境γ辐射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调查上海市长宁区室内外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估算公众受照剂量及其健康影响.方法 2022年6-12月,以网格化布点方式,根据建成年代在长宁区10个街道(镇)中各抽选12户居室,每个居室设置15个检测点.同时段在每个抽样社区中心位置抽选2条道路和1块绿地作为室外监测点,共计设置30个室外检测点.对各抽样监测点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开展现场检测.计算环境γ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并评估环境γ辐射超额终生癌症风险(excess lifetime cancer risk,ELCR).结果 长宁区室内、室外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各监测点平均值分别为(125.80±11.72)nGy/h和(76.63±16.15)nGy/h.居室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高于室外(P<0.05),2000年以后建造的居室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低于2000年以前建造的居室(P<0.05).室内、室外γ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平均值分别为0.617 mSv/年和0.094 mSv/年.长宁区居民居室内超额终生癌症风险均值为2.56 × 10-3,室外ELCR均值为4.28 × 10-4.结论 长宁区不同区域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有所不同,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和ELCR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处于全国正常波动区间范围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室外引流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式清除血肿 50 例(内镜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 44 例(引流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术后脑积水、继发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术后内镜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大于60%患者比例和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大于 60%患者比例:88.0%(44/50)比 47.7%(21/44),χ2=17.794,P<0.001;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94.0%(47/50)比 77.3%(33/44),χ2=5.459,P=0.01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引流组[8.0%(4/50)比 34.1%(15/44),χ2=9.879,P=0.002].结论 与脑室外引流术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可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达到较高血肿清除率,同时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果树凋落叶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的化感效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陕北地区红枣、核桃及苹果凋落叶的化感效应,为选择经济林下适生草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室外盆栽牧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红枣、核桃和苹果凋落叶浸提液(0.1,0.05,0.025,0.012 5 g/mL)处理,测定牧草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1)牧草单株干质量在3类凋落叶各浓度浸提液处理下大多比对照显著降低,且红枣浸提液的降幅较小.(2)牧草丙二醛含量在3类浸提液处理下均高于对照,而红枣浸提液的增幅较小,其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在3类浸提液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多年生黑麦草的变幅明显大于紫花苜蓿.(3)3类浸提液对牧草根系性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均抑制其根长生长,明显抑制多年生黑麦草根尖数,而促进紫花苜蓿根尖数.[结论]3种果树凋落叶浸提液对2种牧草生长多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并以红枣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小,且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受抑制程度小于紫花苜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7 - 2021年甘肃省尿碘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甘肃省尿碘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Z比分法和不确定度分析评价甘肃省2017 - 2021年尿碘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数据采集自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果:2017 - 2021年全省尿碘实验室累及考核参与率为100.0%(473/473),反馈率为99.8%(472/473),合格率为91.9%(434/472)。2017 - 2021年考核合格率分别为82.7%(62/75)、93.9%(93/99)、94.9%(93/98)、92.0%(92/100)和94.0%(94/100)。省、市、县考核合格率分别为5/5、98.6%(69/70)和90.7%(360/397)。全省实验室间│Z│≤2、2 <│Z│< 3和│Z│≥3的比例分别为84.5%(399/472)、9.3%(44/472)和6.2%(29/472),全省实验室内│Z│≤2、2 <│Z│ < 3和│Z│≥3的比例分别为88.6%(418/472)、9.1%(43/472)和2.3%(11/472)。年度实验室间│Z│分值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24.60, P = 0.002),│Z│≤2的比例从2017年的66.7%(50/75)升高到2021年的90.0%(90/100)。省级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的│Z│分值均≤2;市级和县级实验室间│Z│≤2的比例分别为91.4%(64/70)和83.1%(330/397),实验室内│Z│≤2的比例分别为92.9%(65/70)和87.7%(348/397)。省、市、县级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Z│分值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全省两种浓度质控盲样的外质控考核结果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的比例为89.2%(421/472)。其中,2017 - 2021年分别为81.3%(61/75)、91.9%(91/99)、84.7%(83/98)、92.0%(92/100)和94.0%(9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9.69, P = 0.021);省、市、县级实验室分别为5/5、95.7%(67/70)和87.9%(349/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23.60, P = 0.023)。 结论:通过对甘肃省所有建成的尿碘实验室开展持续的外质控考核,各级尿碘实验室检测能力总体不断提高,但今后仍需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尿碘检测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COPD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世界三大死因之一,且全球COPD患病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各省份间COPD患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COPD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均存在差异,并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个体方面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BMI、腹部肥胖和身体活动会对COPD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方面,吸烟、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职业中的暴露均会导致COP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颅内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卒中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是一种罕见的梭形间叶肿瘤。本文回顾性报道1例颅内SFT伴卒中患者,入院时表现为头痛伴意识障碍,头颅CT显示右侧额部颅内占位性病变伴出血,脑室铸型。急诊行脑肿瘤切除+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左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患者意识逐渐好转,肿瘤复发后行二次手术,术后1年半随访未见肿瘤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9年福建省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量控制考核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福建省的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外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考核结果,促进各级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升。方法:2019年福建省1个省级和9个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碘缺乏病实验室参加了尿碘、盐碘和水碘外质控盲样考核;84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碘缺乏病实验室参加了尿碘、盐碘外质控盲样考核。收集各项外质控考核结果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省、市级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尿碘、盐碘和水碘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0%(10/10);县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考核合格率为96.4%(81/84),盐碘考核合格率为100.0%(84/84)。结论:福建省的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碘缺乏病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部分县级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检测能力仍需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8 - 2020年贵州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贵州省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掌握当地鼠疫疫情动态,以便制订防控措施。方法: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鼠疫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 - 2020年贵州省鼠疫监测点的鼠疫监测数据,分析贵州省鼠疫疫情。监测数据中鼠类动物捕获方法为笼夹法、5 m笼夹法和逐日捕鼠法,实验室检测采用细菌培养法和血球凝集法。结果:室内采用笼夹法共捕获鼠类动物2 273只,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47.29%(1 075/2 273);黄胸鼠和小家鼠为常见种,分别占43.55%(990/2 273)和5.10%(116/2 273)。室外采用5 m笼夹法共捕获鼠类动物1 460只,以斯氏家鼠为优势种,占35.48%(518/1 460);黄胸鼠和大绒鼠为常见种,分别占16.03%(234/1 460)和8.70%(127/1 460)。共检查鼠类动物5 742只(其中包括笼夹法和5 m笼夹法捕获的3 733只以及逐日捕鼠法捕获的2 009只),检出带蚤鼠类动物1 176只,鼠体染蚤率为20.48%;印鼠客蚤占56.63%(3 020/5 333),为优势蚤种,印鼠客蚤指数为0.53。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贵州省鼠疫疫源地仍然处于静息状态,但不能排除复燃的可能。应进一步加强鼠疫监测工作,提高鼠疫监测质量,做好健康教育宣传,严防人间鼠疫暴发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过敏专科门诊3 051例湿疹皮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湿疹皮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方法:回顾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华山医院过敏专科门诊就诊的3 051例湿疹皮炎患者,利用Phadia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水平,计算各项过敏原的检测阳性率,分析湿疹皮炎患者的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3 051例湿疹皮炎患者中,特应性皮炎1 412例,其他湿疹/皮炎1 639例。1 629例(53%)过敏原阳性,阳性过敏原数为(3.0 ± 1.6)个。最常见的3种吸入性过敏原分别是粉尘螨(904/1 522例,59%)、户尘螨(891/1 513例,59%)和链格孢霉(206/1 068例,19%);最常见的3种食物过敏原分别是虾(251/1 432例,18%)、鸡蛋白(165/992例,17%)和牛奶(149/994例,15%)。3 051例中,25例(1%)年龄< 2岁,571例(19%)2 ~ 12岁,285例(9%)12 ~ 18岁,2 170例(71%) > 18岁。在< 2岁、2 ~ 12岁患者组中,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鸡蛋白(77%、37%),12 ~ 18岁、> 18岁患者组中,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虾(31%、17%);户尘螨、粉尘螨是所有年龄组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36% ~ 84%),此外2 ~ 12岁患者组中,霉菌过敏率也较高,其中霉菌混合(37%)、链格孢霉(27%)。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间,每个月就诊患者的室外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在10% ~ 15%间;树花粉、草花粉阳性率从2021年4月开始增加,高峰期出现在10月。特应性皮炎组过敏原阳性率(73%)高于非特应性皮炎组(37%, χ2 = 389.36, P < 0.001),常见阳性过敏原排序与湿疹皮炎患者基本一致。 结论:湿疹皮炎患者的常见过敏原为粉尘螨、户尘螨和链格孢霉,婴幼儿患者以食物过敏为主,而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则均以吸入性过敏为主。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特应性皮炎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