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引导对宫颈癌治疗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性图像引导放疗(IGRT)对靶区剂量的影响,探讨其合理应用模式。方法:选取2012—2016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行螺旋断层放疗(HT)的20例宫颈癌患者,应用兆伏级CT(MVCT)图像在HT自适应模块上进行重建及模拟,分别得到有/无图像引导下的受照剂量参数;将各单次剂量分布和对应的融合CT图像传输至形变软件中进行剂量叠加得到总剂量参数。结果:无图像引导的模拟计划(Plan 2)的CTV、GTV和子宫体各方向位移均大于图像引导下的计划(Plan 1),以腹背方向和宫体位置变化最大;CTV、宫体V 45Gy、V 50Gy、D 98%、D mean和GTV的V 50Gy均低于Plan 1( P<0.05);Plan 1左右位移与CTV和宫体D 2%、D 98%呈负相关( P<0.05),头脚位移与GTV的V 45Gy、V 50Gy呈负相关( P<0.05),腹背位移与宫体D 98%呈负相关( P<0.05);Plan 2左右位移与CTV的D 2%和宫体V 50Gy呈负相关( P<0.05),头脚位移与CTV的D 98%和宫体D 98%、D mean、V 45Gy、V 50Gy呈负相关( P<0.05),腹背位移与CTV的D 98%和宫体D 98%、D mean、V 45Gy、V 50Gy及GTV的D mean、V 45Gy呈负相关( P<0.05)。 结论: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宫体位移较大且CTV低量区主要位于宫体,IGRT可明显降低位置偏差带来的剂量学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形变配准在螺旋断层治疗联合近距离治疗宫颈癌剂量叠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形变配准在螺旋断层(HT)调强联合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的宫颈癌放疗中评估膀胱直肠受量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宫颈癌患者回顾分析,比较直肠和膀胱D 2cm 3及高危临床靶区(HR-CTV) D 90%的二维参数相加的均匀剂量法(EUD)和高剂量重叠法(OHD)的受量,以及应用MIM Maestro ?软件的刚性图像配准(RIR)和形变图像配准(DIR)受量。用戴斯相似性系数(DSC)和平均一致性距离(MDA)评估配准精度。 结果:EUD、OHD、RIR、DIR的膀胱和直肠D 2cm 3分别为(80.11±3.59)、(82.23±3.46)、(80.99±6.01)、(81.19±3.11) Gy (EQD 2Gy)( P=0.516)和(72.90±3.58)、(73.83±4.28)、(72.45±6.05)、(71.98±2.89) Gy (EQD 2Gy)( P=0.625),HR-CTV的D 90%分别为(85.51±2.91)、(87.65±3.46)、(81.53±3.63)、(85.81±3.30) Gy (EQD 2Gy)( P<0.001)。RIR和DIR的膀胱、直肠、HR-CTV的DSC均值分别为0.69、0.65、0.63和0.85、0.81、0.78( P<0.001),DIR的MDA均值分别为2.88、2.48、2.66 mm。 结论:4种方法膀胱、直肠D 2cm 3相近,DIR匹配优于RIR (DSC>0.8)。DIR在HT和后装剂量叠加中具一定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图像引导对宫颈癌放疗中直肠、膀胱照射剂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宫颈癌根治性外照射图像引导与否对直肠和膀胱受照剂量的影响,探讨IGRT技术合理应用的模式.方法 选取2012—2016年于陆军总院行HT的宫颈癌患者20例.每次治疗前均进行MVCT扫描,应用MVCT图像在HT的自适应模块上进行剂量重建,得到当次的受量,并模拟出该次无图像引导下的受量;将各单次剂量分布和对应的融合CT图像传输至形变软件MIM6.0中进行剂量叠加,得到总照射剂量.对比图像引导与否对直肠及膀胱受量和体积的影响.结果 无图像引导的Plan-2的直肠和膀胱受量均高于图像引导下的Plan-1,其中直肠Dmax、V50及膀胱V50均不同(P=0.040、0.000、0.047);分次间初次治疗的Dmax和V50及治疗第13~21次的直肠V50与Plan-1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37,P=0.009、0.017、0.028),首次及21~23次放疗的膀胱Vmax、V50与Plan-1比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61、0.053,P=0.072、0.058).结论 图像引导可以降低直肠和膀胱的受照剂量及体积,尤其是直肠从图像引导获益更大;建议外照射半量左右(13次左右),肿瘤退缩明显时段,重新定位修改治疗计划;对于难以实现全程图像引导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性的图像引导,也可以达到有效地降低直肠和膀胱损伤发生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宫颈癌HT中膀胱和直肠充盈状态对其受量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宫颈癌HT分次治疗间膀胱和直肠体积与计划体积差异,评估膀胱和直肠充盈状态对其受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2-2016年于陆军总院行HT的宫颈癌患者20例.每次疗前行MVCT与计划CT图像配准后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并勾画肿瘤及膀胱、直肠并测量体积和位置.应用Planned Adaptive模块进行剂量重建,得到每幅MVCT图像和当次MVCT对应剂量,将融合MVCT图像及每幅MVCT图像所对应剂量分布传输至形变软件MIM6.0中进行剂量叠加得到总剂量,并与计划时所用KVCT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 当膀胱体积差异值>400 ml或差异比>60%时膀胱质心向脚、背向位移增大,Dmean和V50升高(P<0.05).当直肠体积差异值>30 ml或差异比>30%时直肠质心向头、腹向位移增大,直肠V45和V50升高(P<0.05),导致直肠受量增加.结论 膀胱充盈状态对膀胱受量影响虽不大,但体积应控制在400 ml或60%以内.定位与治疗时适度充盈膀胱更容易满足重复性,直肠充盈仅>30 ml或30%便会造成直肠剂量增加,保证直肠空虚状态可有效降低直肠受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宫颈癌保留双侧卵巢功能的放疗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技术的子宫颈癌行双侧卵巢功能保留的放疗方法研究.方法 搜集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及双侧卵巢移位术并实施放疗的ⅠA~ⅡB期10例年轻子宫颈癌患者资料.在已有的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基础上分别进行降低卵巢受照剂量的IMRT、VMAT和HT计划设计,处方剂量45 Gy/25 F.比较PTV、卵巢、膀胱、直肠、肠袋、脊髓、骨髓和股骨头的剂量参数.进一步比较保留单侧卵巢计划在剂量学上的优势,并将其与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技术在保留双侧卵巢功能的应用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PTV为(1 065.02±145.33) cm3,左右卵巢体积为(13.12±6.52)cm3和(13.52±6.04) cm3,左右卵巢距PTV边缘最近距离为(3.40±1.23)cm和(3.70 ±0.83) cm,左右卵巢下缘距髂嵴最近距离为(-0.87±2.21)cm和(1.11±2.41)cm.与IMRT和VMAT比较,HT可降低左右卵巢的最大剂量[(3.84.±0.69)Gy和(3.10±0.66)Gy]和平均剂量[(2.47±0.51)Gy和(1.97±0.52)Gy],且在PTV的最大剂量[(49.01±0.92)Gy]、均匀性指数(0.092±0.028)、膀胱V20 (89.22% ~ 100%)、膀胱V30(43.35% ~100%)、膀胱V40(19.59% ~69.54%)、肠袋V40(13.06% ~35.64%)、骨髓V20(46.1% ~63.1%)和脊髓最大剂量(31.05~39.05Gy)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RT在PTV最小剂量[(43.74±0.30) Gy]限制上具有优势(P<0.05),其他剂量学参数次于HT优于VMAT.保留单侧卵巢并没有实现更好地降低卵巢剂量和优化PTV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目的.3D-CRT在控制卵巢剂量和靶区适形指数方面不如IMRT、VMAT和HT(均P<0.05),受限于脊髓耐受剂量,该方法仅适用于靶区上缘低于第5腰椎的病例.结论 HT与IMRT、VMAT和3D-CRT比较,可降低卵巢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并保证PTV和其他危及器官有较好的剂量学分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