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翻译理论下《滇南本草》对偶辞格英译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作为我国现存较早、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地方本草典籍,《滇南本草》具有重要的翻译研究价值.以《滇南本草》中正对、反对、串对等典型对偶辞格为研究对象,分析关联理论对翻译过程的阐释力以及关联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契合度,总结关联翻译理论下对偶辞格的英译原则,在英译时结合对偶辞格特点,力求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对偶形式并适当补偿文化缺省内容,保证译文读者在取得充分语境效果的同时避免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论《黄帝内经》修辞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依据现代修辞学理论,将《黄帝内经》(《内经》)修辞格归为材料、意境、词语、章句四个层次.材料层次的修辞包括譬喻、映衬、借代等辞格,意境层次的修辞包括比拟、避讳等辞格,词语层次的修辞包括省略、警策等辞格,章句层次的修辞包括对偶、排比、层递等辞格.基于对《内经》常用修辞的分析,认为修辞除具备语言学功能外,还有助于将复杂的医理形象生动地阐释出来,是中医语言与中医理论和思维模式的桥梁.研究《内经》的修辞学特征,能深化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中医文化的阐释,为传承中医精华、创新中医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