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可直观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抗体的检测方法.将pET-32a-N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以纯化的PPRV N蛋白免疫 8周龄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筛选及亚克隆,获得了抗PPR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PPRV N蛋白分别作为金标抗原及检测线(T线)包被抗原、单克隆抗体作为质控线(C线)包被抗体,组装成检测PPRV N蛋白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显示:成功获得 1 株能稳定分泌抗N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 1F1;间接ELISA检测 1F1 腹水效价为 1:128 000;亚类鉴定结果为IgG1,轻链为kappa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F1 能与PPRV N蛋白特异性结合;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结果显示,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识别PPRV;建立的试纸条能够特异性地检测PPRV抗体,以不同批次的试纸条重复检测,结果无差异.根据 122 份临床血清的检测结果,PPRV抗体试纸条与ELISA试验的符合率为 97.6%.本研究建立的试纸条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可用于PPRV抗体的快速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小反刍兽疫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16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由于其严重的病理损害及广泛的传播性,给各国养殖业及国际贸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该病的防控尤为重要.本文就用于 PPRV检测的普通 RT-PCR、普通多重 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焦磷酸光化测序、巢式PCR(nested PCR,n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等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科学检测、鉴定PPRV提供依据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小反刍兽疫病毒对鼠源树突状细胞成熟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和探讨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s)成熟和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得到DCs,经过IL-4和GM-CSF诱导成熟;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及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IL-12p40、IL-1β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利用LPS和PPRV处理DCs 24 h,发现与阳性对照LPS组相比,PPRV作用后显著抑制了CD40和MHC-Ⅱ的表达(P<0.05);滴度适度的PPRV可以显著增加CD40、CD80和CD86的表达,显著升高IL-6和IL-10的分泌(P<0.05),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并无显著差异,各组之间也无影响,且不同比例的PPRV对DC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PPRV在一定滴度范围内具有潜在的促进小鼠DC成熟的功能,为免疫学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反刍兽疫病毒M基因的截短表达及多抗血清的制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截短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M蛋白基因并将其用于多抗血清的制备.方法 之前有研究未能表达完整的M蛋白,而若在抗原性较弱的区域将其一分为二,以截短的形式进行表达,却能达到较理想的水平.因此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PPRV M基因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480 bp的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PRV-M1,后转化至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结果 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证明截短的M基因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 成功克隆表达了截短的小反刍兽疫病毒M基因的蛋白并制备了多抗血清,为建立血清学相关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反刍兽疫病毒H和F蛋白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囊膜糖蛋白(血凝素蛋白和融合蛋白)在病毒囊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制备构建成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囊膜糖蛋白和病毒受体SLAM、Nectin4 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HA-H、pCAGGS-Flag-F、pCMV-Myc-SLAM和pCMV-Myc-Nectin 4,将其组合转染至CHO-K1细胞,通过显微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小反刍兽疫病毒H和F蛋白在病毒融合过程中的功能.[结果]除空白对照组和重组质粒单独转染组细胞中没有发现合胞体外,其余组细胞中均出现了合胞体,而且F和H蛋白共转染组合胞体的数目明显较多;并在共表达H、F蛋白的细胞中观察到了蛋白分布极化的帽子现象.[结论]PPRV F蛋白是病毒囊膜和细胞膜融合的必需蛋白,但需要与PPRV H共同作用才能使病毒成功入侵靶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西藏株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威胁我国养羊业的发展.[目的]原核表达PPRV H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根据GenBank中PPRV西藏株h基因序列,对其进行密码子大肠杆菌偏爱性优化,采用两步PCR法全化学合成全长h基因.将测序验证正确的h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ET-30a、pET-32a,转化E.coli BL21(DE3)并利用IPTG诱导H蛋白表达.以经SDS-PAGE割胶纯化的重组H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PPRV H蛋白多克隆抗体.[结果]重组E.coli [pET-28a(-30a,-32a)-H]表达的重组H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70、68和86 kD;诱导7h时PRRV H蛋白表达量最高,而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重组E.coli (pET-30a-H)表达的H蛋白经SDS-PAGE割胶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的多抗血清能与表达的重组H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在1:6 400-1:25 600之间.[结论]原核表达了PPRV H蛋白,并制备了高效价的抗H蛋白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PRV H蛋白的功能及H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作图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反应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N蛋白原核表达、条件优化及反应活性.方法 参照GenBank中PPRV (Nigeria/75/1)N基因序列,人工合成该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转化至BL21 (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分析.在不同温度、时间、IPTG浓度条件下诱导表达N蛋白,确定最佳表达条件.结果 PPRV N蛋白(64.4 kD)成功表达,能被羊PPRV免疫血清所识别.N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存在,其最佳诱导条件:诱导温度28℃、IPTG终浓度2.0 mmol/L、诱导时间16 h.结论 原核表达的PPRVN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活性,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技术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布鲁氏菌病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结果肉眼可视,并具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病的胶体金层析方法.方法 将重组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2和OMP28作为胶体金标记物,抗OMP22单克隆抗体作为质控线,OMP22和OMP28蛋白作为检测线组装试纸条.结果 该试纸条检测牛布鲁氏菌标准阳性血清最大稀释度可达1∶128;并且与牛结核、蓝舌病、牛病毒性腹泻、口蹄疫、牛白血病及小反刍兽疫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牛、羊源血清样品结果与商品化的ELISA检测试剂盒(IDEXX)符合率为95%,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的符合率为97.4%.结论 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在检测布鲁氏菌病方面具有快速、敏感性高及特异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布鲁氏菌病动态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75/1疫苗毒及其N蛋白对山羊PBMCs免疫效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小反刍兽疫(PPR)是羊、骆驼等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A类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目前,PPR在全球仍呈现区域性流行和多地散发势态.为探讨PPRV及N蛋白体外诱导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不同时间对PBMCs免疫应答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将PPRVNigeria75/1疫苗毒(1 MOI)、重组N蛋白(10μg/mL)和RPMI 1640(阴性对照)体外刺激PBMCs 48h、72h、96h.采用CCK-8法检测PBMCs细胞增殖情况;qRT-PCR及ELISA检测炎症因子包括IL-1β、IL-6、IL-10、TNF-a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及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CD4+和CD8+的表达、及单核来源树突状细胞(DCs)表面分子CD40、CD86、CD80的表达、以及检测PPRV感染PBMCs引起的细胞凋亡.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PRV能够抑制PBMCs的体外增殖,显著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IFN-γ的表达(P<0.05).并且PPRV感染PBMCs产生细胞凋亡,促进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另外PPRV体外刺激DCs,CD40、CD86、CD80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提示PPRV具有刺激DCs细胞成熟与分化的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PPRV N蛋白体外刺激PBMCs能引起与PPRV作用相同的免疫效应.本研究表明PPRV Nigeria75/1疫苗毒体外感染PBMCs主要引起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促进单核来源DCs成熟与分化,并且N蛋白参与PPRV引起的各项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小反刍兽疫病毒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主要感染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兽,临床症状以发热、肺炎、腹泻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炎症为主要特征.迄今为止对于小反刍兽疫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该病可对家畜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病原学、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迫切需求.主要综述了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六种结构蛋白N、P、M、F、HN、L和两种非结构蛋白C、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探讨了新型疫苗的研发方向,以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深入研究、小反刍兽疫的临床防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