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基原淫羊藿化学成分的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5种不同基原淫羊藿化学成分差异分析的方法.方法:对5种基原30批淫羊藿样品的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全扫描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SIMCA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5种基原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具有差异性,根据相关参考文献及谱图信息,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所建立的OPLS-DA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描述能力和预测能力.柔毛淫羊藿化学成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朝鲜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淫羊藿与巫山淫羊藿之间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具有相似性.经过筛选与分析,确定8种差异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分析出5种基原淫羊藿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操作简便,方法准确,可为不同基原淫羊藿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不同基原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通过UPLC-Q-TOF-MS技术,探讨不同基原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的药材体外化学成分的差异,为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鉴定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2.1 mm×100 mm,2.7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及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对巫山淫羊藿、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及朝鲜淫羊藿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基于所鉴定出的化合物对不同基原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的化学成分通过SIMCA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不同基原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中共鉴定出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等 37 种化学成分,经过对比发现不同基原的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定L、2''-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木兰花碱等12 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化合物经鉴定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结论 本试验所发现的差异化合物可以作为区分不同基原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药材的指标,这5种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巫山淫羊藿的资源分布及形态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掌握巫山淫羊藿基原植物资源分布及形态特征,为巫山淫羊藿物种分类鉴定、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共享平台数据及其他标本,获取巫山淫羊藿的鉴定和地理分布等信息,于花期开展野外实地观测并比较巫山淫羊藿各居群的形态特征.结果:在检索获取到的 90 号 144 份巫山淫羊藿标本中,仅 15 号(35份)为巫山淫羊藿,其余物种包括金城山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粗毛淫羊藿、镇坪淫羊藿和川鄂淫羊藿,疑似黔岭淫羊藿 1 号,不确定种 17 号.巫山淫羊藿狭域分布于重庆市巫山县和巫溪县,湖北省巴东县、兴山县和神农架林区,集中分布区仅为巫山县和巴东县,同域分布的木鱼坪淫羊藿其形态与巫山淫羊藿最为相似.植株和花的形态特征存在变异,且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呈现出连续性,但巫山淫羊藿与 6 个形态的相似种仍具有可资鉴别的性状特征.结论:巫山淫羊藿腊叶标本的鉴定错误突出,狭域分布加之过度采收已导致其资源严重破坏,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应加强保护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水培条件下氮素对拟巫山淫羊藿产量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拟巫山淫羊藿产量和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氮浓度设7个处理组N0~N6,分别为0,2.5,5.0,7.5,10.0,13.0 mmol·L-1;氮形态设5个处理组T1 ~ T5,硝铵比NO3-N/NH4-N依次为5∶0,4∶1,2.5∶2.5,1∶4,0∶5,总施氮量为5 mmol·L-1.结果表明,随氮浓度的增大,拟巫山淫羊藿的生物量和叶干重均显著升高,N5组的生物量和叶干重分别比NO组和N4组高29%,23%和36%,23% (P <0.05),但与N6组差别不显著;根,茎干重变化不明显.净光合速率及各光合色素含量在N3 ~ N5组中较高.朝藿定A,B,C,淫羊藿苷及总黄酮含量在N3组最低,N4组突然升高,N4~N6组变化不大,朝藿定C的含量最高的N5组比含量最低的N3组高131%(P<0.05).在不同硝铵比处理组中,生物量,单株叶干重,茎干重在硝铵比为2.5∶2.5时最大,单纯施用硝态氮(T1)和铵态氮处理(T5)最低(二者差异不显著);各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T3和T4组最低,其他3组较高.氮形态对黄酮含量的影响远小于氮浓度的影响.朝藿定C的含量在T1组中最高,但仅比T2~T5组高5% ~8% (P <0.05),其他4组间差异不明显.朝藿定A,B,淫羊藿苷及总黄酮含量在T1组中均较高,在T2组中最低,T1组分别比T2组高41%,62%,27% (P <0.05).拟巫山淫羊藿为高氮耐受性植物,10.0 mmol·L-是其生长转向良好的拐点,最适的氮浓度为10.0~ 13.0 mmol·L-1,喜好硝态氮和铵态氮混施,最适的氮形态及配比为2.5 mmol·L-1硝态氮+2.5 mmol·L-1铵态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均匀设计结合多元回归分析用于淫羊藿对大鼠肝毒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研究淫羊藿对大鼠肝脏毒性的影响,探索淫羊藿潜在肝毒性,并对造成其毒性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以基原、工艺、剂量、疗程为考察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各实验分组,将2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各给药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连续灌服对应淫羊藿提取物,灌胃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每周定期测定体质量和摄食量2次,在各疗程给药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与肝功能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大鼠处死后取肝脏称质量,计算脏脑比和脏体比,再制作肝脏石蜡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病理评分,比较各给药组与对应正常组间各指标统计学差异,并将肝脏病理评分结果作为“金指标”,结合其他检测指标作为参考,进行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对肝毒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实验6组与实验8组大鼠直接胆红素(DBIL),y-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肝脏质量,脏脑比值出现明显差异(P<0.05),肝脏病理评分较高,表现出较明显的肝损伤情况,经回归分析并综合各指标检测结果推断,朝鲜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潜在肝毒性较强,工艺与肝脏毒性强度呈负相关,剂量和疗程与肝脏毒性强度呈正相关,雌性动物受肝损害较雄性动物明显;结论:朝鲜淫羊藿及巫山淫羊藿存在潜在肝毒性,并与提取工艺、给药剂量和用药疗程存在密切关系,应当在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中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淫羊藿药典品的基原调查及性状显微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淫羊藿为常用补肝益肾中药材,目前仍以野生资源为主.近年来随着用量猛增,其资源在不断减少,市场品种的使用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该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产区调研收集准确基原的植物标本和样品,总结概括了药典品5种基原(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和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的产销现状,并对药典中淫羊藿药材基原规定进行了讨论;同时应用实体显微、光学显微及体式荧光显微等技术进行观察和比较,参考叶结构及解剖相关文献,归纳了药典品较为专属且实用的鉴别特征,从而为临床用药、市场监督、日常检验、标准起草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氮素处理对拟巫山淫羊藿采后再萌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探究适宜的促进拟巫山淫羊藿采后快速萌发、恢复生长的方案,选用6-BA、尿素、碳酸氢铵及GA3在采收后喷根处理,在不同的时期统计生物学指标,并采用高效液相的方法检测干燥成熟叶片中淫羊藿苷类黄酮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6-BA 90 mg·L-1(B1),6-BA 60 mg·L-1 (B2)及综合1(6-BA 30 mg· L-1+尿素300 mg·L-1)、综合2(6-BA 60 mg· L-1+尿素300 mg·L-1)、综合4(6-BA 60 mg·L-+碳酸氢铵300 mg·L-1)显著促进了采后芽萌发,使快速建立新的光合体系,在处理1个月时分枝数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65.9%,115.76%,103.86%,104.50%,81.67%.但是6-BA 90 mg· L-1 (B1),6-BA 60 mg·L-1 (B2)处理组第2年萌发的分枝数及总叶片产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综合1、综合2、综合4处理虽然第2年萌发的分枝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所获得的平均每株叶片产量有显著增加,增幅为36.80%,32.84%,45.97%,且对其中的淫羊藿苷类有效成分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该实验的综合1、综合2及综合4处理为较合适的促进拟巫山淫羊藿采收后再萌发的实验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产地巫山淫羊藿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HPLC建立巫山淫羊藿的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巫山淫羊藿综合品质进行研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1l 120 SB-C18色谱柱(3.0 mm× 100 mm,2.7μ 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 min,25%~26%A;5~6 min,26%~34%A;6~ 11 min,34% ~38.5%A;11~17 min,38.5%~100% A;17 ~20 min,100% A),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聚类分析较好地对不同产地的巫山淫羊藿进行分类,贵州产巫山淫羊藿和重庆巫山淫羊藿在聚类分析中明显分为二类,相距较远,说明由于环境气候的影响,不同产地的淫羊藿在品质上存在差异.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重庆巫山淫羊藿质量总体优于贵州产巫山淫羊藿,其中CQWS-02(重庆市巫山县官阳镇鸦鹊村),CQWS-10(重庆市巫山县官阳镇河湾)两个产地的样品在优质品种筛选时可重点考虑.另外,1号(朝藿定A),2号(朝藿定B),4号(淫羊藿苷),5号(未知成分)共有峰可作为巫山淫羊藿质量评价指标成分.结论:通过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可实现快速分析,发挥各自优势,互相验证和补充,多方面综合评判不同产地巫山淫羊藿药材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6-BA及尿素对拟巫山淫羊藿根芽形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适宜促进拟巫山淫羊藿根芽形成的措施.方法:秋末选用6-BA、尿素及二者综合处理进行灌根或喷叶处理, 在不同的时期统计芽数量或新形成芽的萌发量, 并采用高效液相的方法检测干燥成熟叶片中淫羊藿苷类黄酮成分的含量.结果:300 mg·L-1的尿素和60 mg·L-1的6-BA的综合灌根处理为促进冬芽形成的合适处理, 冬末总芽数目较对照组高44. 08% (P <0. 05) .单独的6-BA 60 mg·L-1叶面喷施处理效果也较好, 其第二年新萌发单株产量较对照组高22. 76% (P <0. 05) .以上两种处理对当年生叶片和第二年新萌发叶片中朝藿定C和总淫羊藿苷类成分含量不产生显著影响.结论:300 mg·L-1的尿素和60 mg·L-1的6-BA的综合处理灌根或6-BA 60 mg·L-1喷叶处理为促进根芽形成的合适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淫羊藿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淫羊藿具有补肾阳、强筋骨和祛风湿的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然而近年来淫羊藿及其中成药如仙灵骨葆胶囊、壮骨关节丸的不良反应报告逐渐增多,淫羊藿毒性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通过全面系统的文献分析方法,对淫羊藿古今文献进行溯源考证,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mu、箭叶淫羊藿E.sugittu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或朝鲜淫羊藿Ekoreuuum的干燥叶,《中国药典》同时收录了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与淫羊藿同为小檗科植物,研究发现5种淫羊藿在地理分布、成分含量、毒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该文同时阐述了淫羊藿毒性机制及增效减毒研究,报告其不良反应病例,并通过现代含淫羊藿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与壮骨关节丸的毒性回顾性对比研究,认为淫羊藿具有心血管系统、神经毒性、肝毒性、长期毒性、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特殊毒性,安全用药因素包括患者证候、医生因素、药物因素、炮制及配伍因素,并提出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意识教育、规范淫羊藿品种及质量监管及深入淫羊藿毒性研究等策略,以期引起广大学者对淫羊藿安全性的重视,提高淫羊藿安全用药水平,防止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