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斯特评估量表在三级医院全科医学教学门诊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8和2019级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和全科专业型硕士3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观摩门诊或助手门诊带教方法;观察组开展以全科医师为主体,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独立进行接诊,同时由临床教师负责督导并把握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全科教学门诊,并采用列斯特评估量表(LAP)对全科医师的应诊能力实施评价和培训。应用北京市全科医师结业考核接诊患者评分表对两组学员进行考核。之后用同样方法对对照组学员进行LAP培训,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培训效果。结果显示,培训后观察组病史采集[(23.12±1.05)比(21.18±0.88)分]、体格检查[(24.88±1.62)比(23.12±1.58)分]、病例分析[(22.94±0.90)比(20.82±0.73)分]及总分[(86.59±2.65)比(80.12±2.4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2、-3.22、-7.55、-7.40, 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4名全科学员在教学门诊LAP培训提升患者照顾、知识与技能、沟通能力、专业素养、接诊能力、临床思维、临床判断及决策能力以及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均给予了5分评价;学员对指导医师带教针对性、带教效果和LAP培训法的满意度为100%(34/34)。提示在全科教学门诊应用LAP进行评估和实施有助于提高门诊教学质量,提升全科医师的接诊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脂肪肉瘤中DDIT3荧光原位杂交分离探针判读陷阱及其意义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脂肪肉瘤中DDIT3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离探针判读陷阱及其意义。方法:收集DDIT3端粒侧信号簇状扩增的脂肪肿瘤18例,回顾其HE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临床病理资料,加做MDM2、CDK4扩增FISH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结果对其重新诊断。结果:18例DDIT3端粒侧信号扩增的脂肪肿瘤均应诊断为高分化脂肪肉瘤或去分化脂肪肉瘤,其MDM2、CDK4基因扩增FISH结果均为阳性。对照说明书探针设计细节并辅以MDM2、CDK4基因扩增FISH实验论证,发现DDIT3分离双色探针位于DDIT3基因两侧,均不覆盖DDIT3基因本身,而DDIT3基因及CDK4基因都位于第12号染色体长臂,距离很近,DDIT3分离探针的端粒侧探针覆盖CDK4基因;因此,当DDIT3分离探针不出现红绿信号分离结果,而覆盖CDK4基因的端粒侧信号出现簇状扩增,不能提示DDIT3基因存在异常,无法支持黏液样脂肪肉瘤/圆细胞脂肪肉瘤的诊断,反而能提示CDK4基因存在扩增改变,因此可支持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的诊断。结论:基于临床工作观察,发现脂肪肉瘤中DDIT3 FISH分离探针判读存在陷阱,可能对脂肪肉瘤诊断产生误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CBL教学法对提高全科医师临床应诊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 培养高质量的全科医学人才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核心,但我国现有的全科医生培养方式仍存在不足,致使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岗位胜任力不足,故如何提高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是目前全科医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目的 探索基于多学科协作(MDT)的CBL教学法对提高全科医师临床应诊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 7 月—2023 年 7 月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培训的 26 名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按批次分为三组:传统教学组、CBL教学组和MDT+CBL教学组,同一批次教学方法相同.采用莱斯特评估套件(LAP)对学员临床应诊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自主设计的匿名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理论考核成绩:MDT+CBL教学组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和CBL教学组(P<0.05).临床应诊能力考核:MDT+CBL教学组LAP总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和CBL教学组(P<0.05),MDT+CBL教学组在接诊和病史采集、患者管理、解决问题、医生行为和与患者的关系及预防性治疗方面的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和CBL教学组(P<0.05).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三种教学模式中MDT+CBL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得分高于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P<0.05),且MDT+CBL教学组学员的知识外延能力、指导健康生活方式能力、处理合并症能力、指导患者康复能力和社区合理用药能力得分更高(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C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师的临床应诊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是全科医学教学新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谢晶日教授从"络病"学说论治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治疗极为棘手,且预后较差."络病"学说是中医疾病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谢晶日教授分析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肠络,故提出此病可从"络病"学说进行论治的观点,临证以通肠泄腑、清热化湿为主要治则,兼以扶正祛邪、健运中焦、调气和血、脏腑同治等治法攻补兼施、因人制宜进行系统调理,此外谢晶日教授还擅综合应用灸法、中药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随谢晶日教授应诊,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有所感悟,现浅析谢晶日教授基于"络病"理论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层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 目前,我国缺乏在农村基层卫生环境中评估全科医生临床能力的研究,缺少适用于农村基层医疗环境的医疗服务能力评价工具是导致该类研究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 本文旨在验证前期构建的基层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为在农村基层中科学、客观测评全科医生应诊能力提供具备较高信效度的评估工具.方法 依据基层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相应的调查量表,以Likert 5 级评分法为各选项赋分.于 2022 年 9-12 月,采用目的性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全科医生或助理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将调查量表发送给研究对象.基于量表实测数据,计算量表及各部分的Cronbach'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临界比值(CR)及相关系数;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将量表实测数据和假设理论模型拟合,计算模型基本拟合度(PFC)、整体模型拟合度(OMF)及模型内在结构拟合度(FISM)3类指标验证实测数据拟合程度及结构效度.结果 共发放600份调查量表,有效回收366份,有效回收率为61.0%.量表应答者来自南宁市、桂林市、梧州市、百色市、贵港市 5 个城市的 204 家乡镇卫生院,86.1%(315/366)为全科医师、13.9%(51/366)为助理全科医师.总量表及除基本人口学信息外的各部分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700,总量表折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系数为0.931.初始一阶7因子模型的各项PFC指标均达理想;除拟合优度指数(GFI)、调和拟合优度指数(AGFI)、标准拟合指数(NFI)外,修正后的最终一阶模型的OMF指标均已达理想;FISM指标中有 9 个观察变量的项目信度(R2)<0.5,其余均达理想;初始二阶模型的PFC与初始一阶模型相似;修正后的最终二阶模型的OMF与最终一阶模型接近,FISM则逊于最终一阶模型.量表实测数据最终与一阶 7 因子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基层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农村基层执业环境中全科医生应诊能力测评研究和实际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基于列斯特评估量表的基层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 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和提升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执业能力是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缺乏适用于基层执业环境测评全科医生临床能力的指标体系,阻碍了准确鉴定全科医生临床能力缺口,不利于持续改善全科医生及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目的 基于经典列斯特评估量表(LAP)构建适用于我国基层医疗执业环境的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基层全科医生临床能力提供指标模型参考.方法 于2022年5-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15名专家以函询的方式实施德尔菲法,评价初始基层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可行性等.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体系中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结果 共计实施 2 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熟悉程度、判断系数、权威系数在两轮咨询中均为 100%、0.77、0.91、0.84;各指标重要性及可行性评分均数均>3.5 分,变异系数均<0.3,两轮咨询中指标重要性及可行性的专家肯德尔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第 2 轮高于第 1 轮;专家咨询共计提出 10 条新增指标类意见、1 条合并指标类意见、29 条修改指标表述类意见.经两轮德尔菲法修订,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共计含 7 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中,7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为13.61%~14.69%,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为0.95%~4.91%.结论 本研究基于经典LAP,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基层医疗环境的全科医生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 7 个一级指标和 42 个二级指标,内容覆盖全科医生应诊工作的各主要环节和重点任务,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GP-IP带教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全科医疗的独特理念、特点和工作内容,使得全科医师培训更需侧重于门诊教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基地创建的GP-IP(general practitionerinquiry-preceptor)全科带教模式是指以能力为导向,基于全科医师需求的导师门诊带教模式,其内容包括全科未分化疾病(medically unexplained physical symptoms,MUPS)诊治包、全科Pendleton与RICE问诊模式带教、全科应诊录像带教、全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4个模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第一天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6年9月我开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第一个科室为全科医疗科.之前在读内分泌专业研究生期间2年多的临床实习中,我自认为掌握了一些内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技能,但进入全科医疗科的第1天,就让我对全科医生产生了敬畏之情.在全科病房我收治了一位因脑血管后遗症卧床10余年的80余岁的老人,是因全身出现皮肤大疱半个月来我院急诊.神经内科医师会诊意见认为,该患者虽然既往有脑血管后遗症,但现在未发现加重迹象,本次就诊主要是皮肤问题,建议皮肤科医师接诊.皮肤科医师应诊后认为该患者存在多系统疾病,建议收入全科病房.第一眼看到这个全身皮肤大疱的患者时,我头脑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从哪下手,这是过敏反应?药疹?疱疹?还是别的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处理?接踵而来的疑问让我不知所措,此时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临床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欠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学员全科医疗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索构建参加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学员全科医疗应诊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学员全科医疗应诊能力,进一步改善培训质量.方法:选择全科医学临床及全科医学研究的相关专家29名,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建立规培学员全科医疗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887;评价指标重要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32和0.249(P<0.01).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8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8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人际关系与交流技能、病史采集与分析、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诊断策略、解释与处理病人的问题、个体健康教育、门诊病历书写和职业态度.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咨询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于规培学员全科医疗应诊能力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疗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目前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为基础,确定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下简称“规培”)全科医疗应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0名专家进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综合评分指数.结果 8个一级指标中人际关系与交流技能、病史采集与分析、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诊断策略、解释与处理患者的问题、个体健康教育、门诊病历书写和职业态度的权重分别为:0.1314、0.1387、0.1325、0.1549、0.1280、0.0928、0.0714、0.1503.各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结果均满足一致性指标<0.10和随机一致性比率<0.10,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 本研究构建出的客观量化评价规培学员全科医疗应诊能力的标准,有望全面、客观地衡量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