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肺水肿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5
自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随着疫情的进展,已蔓延全国及世界多地.为了有效遏制病毒蔓延国家采取了联防联控机制,并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规范,目前已经更新至第六版了.目前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数万患者也已经治愈出院.但从卫建委公布的数据上看,目前仍有8千多例重症患者,而且死亡病例数仍在持续增加中.作者为支援武汉一线临床医生,临床中发现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是低氧血症,结合首例COVID-19逝者遗体解剖报告,分析低氧血症血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导致肺间质水肿有关.文章综述了COVID-19引起急性肺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阐述急性肺水肿对心肺功能的损害,在肯定国家诊疗规范的基础上,建议重视急性肺水肿对心肺的危害,提出“强心补肺、心肺同治”的治疗理念.文章提出具体治疗思路包括:①控制容量状态、适当脱水利尿:强调容量过负荷对机体的影响;建议在无肾功不全情况下可小剂量缓慢静滴甘露醇以提高血浆渗透压,为减轻肺水肿、降低心脏前负荷、清除炎性介质的目的;②重视病毒、缺氧、酸中毒对心肌的损伤.尽早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内反搏(IABP),降低心脏后负荷和肺静脉压,继而降低肺毛细血管压,缓解肺水肿、改善心功能;③对于常规支持不能改善者,如果需要使用ECMO,建议首选选择VV-ECMO+IAB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00—2020年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某些慢性肺部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该病的复杂性导致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方药复杂多变,因此进一步挖掘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意义重大.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2020年.严格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规范化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的使用、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66篇,包括197首方剂药物,202味中药,累计药物使用频次294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茯苓(60.41%)、甘草(59.39%)、黄芪(58.84%)、丹参(49.23%)、葶苈子(44.67%)、半夏(41.12%)、白术(41.12%),常用的药物类型为补虚药(25.79%)、止咳平喘药(15.35%)、活血化瘀药(13.71%)、化痰药(9.28%)、利水渗湿药(8.23%),药性以温(38.40%)、平(22.73%)为主,药味以苦(31.84%)、甘(30.13%)、辛(28.11%)为主,药物归经以肺经(27.47%)、脾经(18.52%)、心经(16.15%)为主.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对关联规则19条,3味中药配伍关联规则227条,4味中药配伍关联规则160条,基本以补气药,止咳平喘化痰药和理气健脾药物之间相配伍.聚类分析挖掘出7个核心组方.结论 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主要以补肺健脾强心为主,辨证予以止咳、平喘、化痰、祛瘀、祛邪等.数据挖掘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临床中医药辨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新药开发和新方组合提供思路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实脾救心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60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实脾救心汤是结合历代医家的心衰论治精粹和笔者临床体会形成的自拟方,旨在救心的基础上遵循脾胃学说,重视激发脾阳以利元气充沛,达到强心补肺益肾、标本兼治、祛邪扶正之功效.笔者应用实脾救心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