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的思路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医案,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病案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医案191份,处方191首,涉及中药160味.四诊信息及证型统计显示,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以本虚为主,正虚失调,枢机不利,多脏受累,其中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出现频次≥40次的高频中药有26味,居前5位的中药为百合、党参、山茱萸、白芍、熟地黄.药物的性味以甘平为主,多入肝、心、肾、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15对高置信度药物组合;高频中药的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揭示了以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百合、酸枣仁、丹参、珍珠母为主的核心处方.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女贞子-山茱萸及女贞子-丹参.[结论]岭南罗氏妇科当代传承人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以滋养肝肾为切入点,兼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和解枢机,用药以"甘淡平补"为主,遣方用药与罗元恺教授之学术思想一脉相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医药类大学生对传统医药文化认知的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重要传承人的当代医药类大学生,其文化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广州市5所高校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传统医药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对其传统医药文化素养水平、认知态度和校园传承情况及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前景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价,并针对现状提出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传统医药文化认知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促进传统医药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和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厥阴病欲解时"治疗眼科病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伤寒论》提出"六经病欲解时"理论一直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当代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依据《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对三阴三阳进行时空定位,从而提出了"六经病欲解时"的特色临床辨治理论,建立"辨象-辨时-握机"的临床思维模式.临床上根据疾病变化的特定时间辨病在何经,当病证在阴尽阳生之时发作,出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病象,即可从"厥阴病欲解时"入手,投之以乌梅丸治疗.导师张丽霞师从顾植山教授,善用"厥阴病欲解时"理论,在人体正气"得天气之助"之时,疾病"解"与"不解"的正邪交争之际予乌梅丸治疗视神经病、视网膜血管病、青光眼等眼科疑难疾病,每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