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课程思政是以各专业课程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教育理念。本文从树立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素材、设计课程思政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和引入量化评价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于2021年6月,在课程结束后对2019级4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整体满意度为93.6%(615/657),对课堂思政教学时长和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满意度分别为91.5%(601/657)和81.9%(538/657);对课程5项德育目标的达成满意度分别为89.8%(590/657)、93.3%(613/657)、92.4%(607/657)、92.7%(609/657)和93.6%(615/657)。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思政实践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科研案例中德育素材融合至"实验中医学"教学的实践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科研案例隐含的德育素材融合至"实验中医学"教学的效果。方法:挖掘以往"实验中医学"教学中科研案例隐含的德育素材,并将其巧妙融入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设计调查问卷,从"通过案例讲解引申出其中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形式可好,是否有助于提高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态度是否有所触动""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触动学生的10项具体内容及认可度"等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肯定授课形式,且认为此形式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索兴趣的学生均占到95.8%,认为所融入的人文精神对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有所触动的学生占87.5%;对科学家感人事迹触动学生的10项内容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77.1%~89.6%,其中肯定比例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甘于寂寞、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尊重他人及其科研成果,同时又具有挑战科研权威的勇气"。结论:将科研案例隐含的德育素材融入"实验中医学"教学的形式和效果均较好,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寓德育于解剖学教学中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德育的极端重要性;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介绍了5个方面的体会:结合人类进化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用解剖学科发展史坚定文化自信,将解剖学家的家国情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从人的形态学差异中学习认识论,在解剖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等.在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大有可为,应当充分利用专业课堂,促进德育教学.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力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该融入各学科教学当中.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内容依托教学理论(CBI)为指导,将学科内容课程和语言技能课程相融合,通过课堂活动的创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丰富教学方式等途径,将大学英语教学合理、有效地融入医学教育规划之中,以满足学生需求、院校需求和社会需求,实现大学英语的个性化教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疫”发“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因其德育与智育协同的优势,逐渐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为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效果,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5+3一体化)的2个班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其中1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班实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将收集到的思政素材有机融入于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课程结束后围绕爱国情怀、中医自信、科学素养、文明互鉴等思政教育主题进行测评,以考核学生对思政元素内涵的认识与理解,并对2个班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比较2个班的思政测试评分及课程满意度评分.结果 提示2班的思政测试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1班(P<0.01),说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提升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具“立德树人”的实效.本研究可为其他医学专业教学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课程思政模式,促进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酶学"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生物化学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能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其思政元素较为丰富,能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和使用的案例素材.然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程思政开展程度较低、思政功能较为缺失的现状.将思政教育融入生物化学课堂,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尤其对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与专业认同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酶学"为例,积极探索生物化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举措,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育人与德育元素,通过案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中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课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与崇高职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体解剖学课程课堂思政元素的融入
编辑人员丨2023/8/5
在教育系统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人体解剖学在教学中仍存在思政融入不足的现象,学生德育教育迫在眉睫.笔者通过挖掘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中实施,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尚在探索中,学生德育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人体解剖学等基础医学学科思政素材应是医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能动课堂——以"人体的组成"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立德树人背景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成为初中生物学课堂亟须解决的问题.以"人体的组成"为例说明能动课堂教学的开展,以教学目标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以趣味情境、多样教具、科学探究、问题设计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深挖德育素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