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院外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后转化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患者糖尿病病程18年,合并多个并发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入院时空腹血糖(FPG)12.63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22.0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 1c)12.10%。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每日4次强化治疗,为进一步简化院外治疗方案,同时结合患者饮食特点,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12 U,早餐前皮下注射)联合口服药达格列净(10 mg,1次/d)、二甲双胍(0.5 g,3次/d)治疗。1年后患者复诊,HbA 1c 7.25%,血糖控制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司美格鲁肽优化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有20年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转换为司美格鲁肽的治疗过程。患者为66岁男性,因“多饮、多食、多尿20余年,血糖控制不佳1月余”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空腹血糖10.9 mmol/L,餐后2 h血糖1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入院前治疗方案为门冬胰岛素(25 U,3次/d)、甘精胰岛素(26 U,1次/d)、阿卡波糖(50 mg,3次/d)和西格列汀(100 mg,1次/d),间断口服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为求控制血糖并逐步简化方案,住院期间调整为司美格鲁肽(0.25 mg,1次/周)、二甲双胍(0.5 g,3次/d)、艾托格列净(5 mg,1次/d)、德谷胰岛素(20 U,1次/d)和阿卡波糖(50 mg,3次/d)治疗,患者目前血糖控制良好,体重减轻。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有效降低血糖,能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体重,改善血脂谱及降低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3型家系的药物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3型(MODY3)患者及其家系药物治疗的过程。患者为15岁男性,因“多饮多尿消瘦3个月”入院,依据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确诊了1个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3型(MODY3)家系,并对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药物治疗。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发现患者将胰岛素改为瑞格列奈后血糖明显改善,但需要联合伏格列波糖、西格列汀、德谷胰岛素等药物,而其确诊家系成员应用餐时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治疗,血糖控制达标。在4年随访中,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监测胰岛功能无明显进展,未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该文通过报道此患者及家系成员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了MODY3相关治疗药物,以期为类似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优化胰岛素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既往使用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胰岛素优化治疗的案例,旨在对临床合理启用胰岛素的时机和方案优化进行探讨。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血糖控制不佳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脏病、高脂血症。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当时测空腹血糖(FPG)8.2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3.8 mmol/L,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T2DM,给予口服二甲双胍0.5 g(2次/d)治疗。其间因血糖控制不佳,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近2个月患者自觉乏力加重,测FPG 8.9 mmol/L,2hPG 10.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 1c)7.7%,考虑患者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明显,HbA 1c不达标,血糖波动大,已经出现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同时合并高脂血症,需要启用胰岛素使用方案,尽快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到正常状态,减少血糖波动,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故改用德谷门冬胰岛素早12 U、晚12 U+二甲双胍(0.5 g,2次/d)+阿卡波糖(50 mg,3次/d)治疗。3个月后复测FPG 5.8 mmol/L,2hPG 7.8 mmol/L,HbA 1c 6.0%,血糖平稳达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性分析1例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的诊疗过程及思考。患者为53岁中年男性,因“体检发现血糖升高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发糖尿病并发症。从患者个体化治疗考虑,入院后予胰岛素泵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餐前12 U皮下注射,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d)、二甲双胍(0.25 g,1次/d),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患者满意。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能够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进而减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合并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为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临床表现为以共济失调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文报道1例66岁男性患者,糖尿病病程10余年,长期血糖控制欠佳,糖化血红蛋白14.3%,无酮体出现,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大血管病变严重,周围神经病变广泛且不能用糖尿病神经病变解释,既往基因检测结果考虑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治疗上结合原发病、认知状态等方面,予口服二甲双胍维格列汀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监测空腹血糖控制达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优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后取得显著改善的诊疗过程。患者为63岁男性,因“血糖升高10年,口渴、多饮、多尿症状加重5 d”入院。入院前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0.5 g,3次/d),合并使用人胰岛素30R早晚餐前30 min各12 U皮下注射,血糖控制时好时坏。入院后将预混人胰岛素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餐前12 U、晚餐前12 U皮下注射降糖治疗。治疗期间胰岛素注射剂量逐渐调整为早18 U、晚16 U,同时随餐嚼服阿卡波糖,监测空腹血糖控制在6.0~7.0 mmol/L,三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0~10.0 mmol/L。7 d后患者血糖达到预定目标,患者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胰岛素在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胰岛素是孕期控制血糖的药物首选。几乎所有的孕前糖尿病、大多数妊娠期显性糖尿病、20%左右的妊娠期糖尿病需要应用胰岛素控制孕期血糖。与非孕期相比,孕期餐后血糖更高,波动更大,且随孕周进展及胎盘功能变化,血糖水平不断变化。孕期胰岛素应用需结合不同孕周血糖特点,选择合理的剂型及治疗方案,本文就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以及德谷胰岛素在内的胰岛素类似物在妊娠期降糖疗效和安全性作一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联合德谷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达标,胰岛素使用量减少,血脂下降,体重下降的诊治过程。患者为65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19年,血糖控制欠佳5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体重指数为32.79 kg/m 2,随机血糖为16.1 mmol/L,总胆固醇为7.18 mmol/L,甘油三酯为3.32 mmol/L,抗人胰岛素抗体阳性,糖化血红蛋白为11.1%,结合患者病史及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T2DM伴血糖控制不佳、高脂血症。排除其胰高糖素样肽-1(GLP-1)禁忌证,予“德谷胰岛素(16 U,1次/d)+利拉鲁肽(1.2 mg,1次/d)+二甲双胍(0.5 g,3次/d)”治疗,治疗9 d血糖达标后出院。3个月后复诊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6.5%,体重下降约5 kg,血脂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使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治疗过程,为优化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患者为53岁男性,主因“口干、多饮、乏力1年,加重伴消瘦1个月,血糖升高”入院。患者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症状,每日饮水量约3 000~4 000 ml,伴多尿,每日排小便6~8次,其中夜尿2~3次,平素自感全身乏力,合理休息后未缓解。患者无低热、盗汗,无怕热多汗、心悸手抖、烦躁易怒、体重减轻症状。患者因忙于工作未进一步检查。近1个月来患者渐感口干、多饮、乏力症状较前加重,伴消瘦,体重减轻约3 kg,无发热、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在药店偶测随机血糖为22 mmol/L,口服降糖胶囊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治疗,于我院门诊就诊,空腹血糖21.5 mmol/L,尿酮体阳性,遂以“2型糖尿病酮症”收住。入院后给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18 U、晚18 U餐前皮下注射,联合口服药二甲双胍0.5 mg、3次/d进行降糖治疗,血糖控制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