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早期重症监护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在我国逐步推广.本专家共识总结了LVAD植入术后早期重症监护管理的最新认识及诊疗规范,包括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时的交接、评估、心室辅助装置参数及问题、泵速调节、血液动力学监测及治疗、机械通气管理、出凝血管理、感染预防及治疗、心律失常及右心衰竭管理,以指导LVAD植入术后重症监护规范化管理,降低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长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左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发展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希望,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原理、结构、尺寸、机械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诸多方面出现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已有多种产品投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有植入需求的心衰患者.本文主要对第三代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技术发展、临床应用、国内外现有产品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CT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重要且有效的手段,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诊断延误或评估不足将导致生存预后降低等严重后果。近年来,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在LVAD植入术后感染诊断的定性、定位、分型、程度评估、治疗指导和预后预测方面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临床作用。笔者对 18F-FDG PET/CT在LVAD植入术后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CT诊断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58岁,身高170 cm,体质量60 kg。1年前因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end stage heart failure, ESHF)在本院行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植入手术后康复出院。最近40余天间断发热(不规则热型,37.5~38.0 ℃),期间自行口服头孢类、阿莫西林等抗生素31 d。12 d前血培养结果阳性,提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给予氟康唑治疗。因仍间断发热而再入本院求治。入院超声心动图:LVAD流入管室间隔侧见甩动的条索样结构;三尖瓣回声及活动尚可,部分瓣叶回声稍厚、回声毛糙,瓣下见一大小约7 mm×4 mm的强回声团附着。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WBC计数为4.0(4.0~10.0)×10 9/L,中性粒细胞占比63.5%(50.0%~70.0%),RBC计数为3.2(4.2~5.5)×10 12/L,PLT为114(100~300)×10 9/L,降钙素原<40(0~60) ng/L,C反应蛋白为39.3(0~10.0) mg/L。为明确感染诊断和评估范围、程度,行 18F-FDG PET/CT显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膜肺氧合装置辅助下射频消融治疗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该文报道1例男性患者,32岁,入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首次射频消融时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伴低血压和低氧血症而终止手术,再次在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的辅助下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随访6个月,患者一般状态良好,程控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无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发作。ECMO辅助可提高基础动脉压和血氧含量,保证高频心室刺激和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过程中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可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的辅助支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治疗心力衰竭的早期结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心外科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晚期心力衰竭接受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治疗的24例患者资料。均为男性,年龄32~61(48.4±8.4)岁,应用Everheat-Ⅰ系统10例,HeartCon系统6例,Corheart 6系统8例。24例患者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无机械故障和血栓形成,无二次开胸止血。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左心室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步改善,无溶血发生。随访3~39(17.9±8.6)个月,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增加。可见,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治疗心力衰竭可获得满意的早期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处理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抗栓策略的单中心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而不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HeartCon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的患者。术后第1~2天予口服华法林钠,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2.5。随访至2022年9月,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INR水平及出血和血栓形成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对心脏移植进行删失)。结果:共纳入22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72.7%),年龄(51.0±13.3)岁。HeartCon型左心室辅助装置支持时间为(458±166)d,支持期间患者的平均INR为2.28±0.26。1例患者在植入后307 d进行了心脏移植。随访期间发生心包填塞1例(4.5%),出血性卒中2例(9.1%),消化道出血5例(22.7%),牙龈出血4例(18.2%),鼻衄2例(9.1%);缺血性卒中1例(4.5%),泵血栓形成1例(4.5%),主动脉瓣血栓形成1例(4.5%)。3、6个月及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95%和95%。结论:植入HeartCon型左心室辅助装置患者术后单用华法林(目标INR 2.0~2.5)的抗栓策略可能是安全和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心脏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有助于提高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但LVAD植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仍低于心脏移植。LVAD植入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包括:患者不适症状、手术并发症、再住院率较高、体力活动限制以及负面心理情绪等。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运动能力、降低再住院风险等,有助于提高LVAD植入患者的生活质量。LVAD植入患者的运动处方包括有氧耐力训练、步行训练、轻~中度阻力训练、体操训练等,运动训练强度应控制在第一通气阈值(无氧阈)、50%的峰值耗氧量或自我劳累程度Borg量表12~14分水平。目前LVAD植入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的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4例左心室辅助术后管理特点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共完成4例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55岁,均诊断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INTERMACS分级Ⅳ~Ⅵ级。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1例,无法拔除气管导管,行气管切开;急性肾损伤行床边血滤1例;主动脉瓣血栓形成1例;主动脉瓣无法开放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吸入一氧化氮降低肺动脉压,效果满意。经治疗后4例均康复出院,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抗凝,口服诺欣妥控制血压,生活质量显著提高。LVAD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良好手段,其独特的"平流"病理生理机制,可致术后出现低氧血症、右心衰竭、高血压、血栓形成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须密切监测、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