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机性访谈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哈尔滨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实施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动机性访谈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评分(Tampa Scale of Kinesiophobia,TSK)及恐惧回避信念问卷(Fear Avoidance Belief Questionnaire,FABQ)的影响.结果 动机性访谈干预后,实验组TSK得分为(38.67±8.97),FABQ得分为(41.54±12.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法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恐动水平,降低患者的恐惧回避信念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慢性疼痛恐动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文阐述了虚拟现实(VR)技术及慢性疼痛恐动症的概况、VR技术减少慢性疼痛恐动症的原理、用于慢性疼痛恐动症患者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效果,总结了VR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VR技术进行慢性疼痛恐动症的治疗和康复管理,改善患者运动恐惧、恐惧-回避信念、运动伤害性疼痛、身体功能、训练动力及患者满意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运动恐惧护理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国内外护理领域运动恐惧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进展,为国内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中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英文检索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检索2002年1月1日—2023年3月18日运动恐惧护理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1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669篇,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恐惧回避信念、影响因素、干预方法及生活质量等;研究的前沿主要为不同人群运动恐惧的研究、护理理论和模式的探讨。结论:国内外针对运动恐惧护理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区别,建议我国护理研究者在该领域优化风险评估,编制评估量表,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有效性,继续推进不同护理理论和模式的发展,丰富运动恐惧的研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TLF)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108例T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一周评估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坦帕运动恐惧症量表(TSK)、恐惧-回避信念量表(FABQ)评分,根据TSK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恐动组(TSK评分>37分)和非恐动组(TSK评分≤37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DS、FABQ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LF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108例患者术后1周时TSK评分为26~60分,中位评分34分,平均得分(33.43±8.74)分,术后恐动症发生率为28.70%(31/108)。TLF术后恐动组和非恐动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骨折类型、骨密度、伤椎前缘高度比、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SDS评分、术后1周SDS评分、术后1周FABQ评分、合并腰部退行性疾病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致伤原因、损伤节段、术前Cobb角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质疏松、开放手术、术后1周SDS评分、合并腰部退行性疾病是TLF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危险因素(均 P<0.05),在职是TLF患者术后恐动症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TLF术后恐动症发生率为28.70%,年龄、骨质疏松、开放手术、术后1周SDS评分、合并腰部退行性疾病可促进TLF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发生,在职可降低TLF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文版Orebro骨骼肌肉疼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检验Orebro骨骼肌肉疼痛问卷(OMPQ)在急性与亚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参考Beaton跨文化翻译指南对OMPQ问卷进行汉化。选取186例急性或亚急性腰痛患者,采用编译后的中文版OMPQ问卷进行评价。使用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评价问卷的信度,使用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预测效度评价问卷的效度。结果:中文版OMPQ问卷的Cronbach′s α=0.804,ICC=0.833(95%CI为0.683~0.915),条目水平内容效度I-CVI范围是0.86~1.00,量表水平平均内容效度S-CVI/Ave=0.99。OMPQ问卷与恐惧回避信念问卷(FABQ)、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MD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等效标问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0.551、0.646、0.586。OMPQ问卷预测腰痛患者6个月后疼痛情况、功能障碍、病假缺勤至少1 d、病假缺勤30 d以上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41(95%CI为0.668~0.814)、0.723(95%CI为0.650~0.797)、0.810(95%CI为0.749~0.871)、0.809(95%CI为0.725~0.892)。结论:中文版OMPQ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评估腰痛患者的社会心理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护理人员恐惧-回避信念在颈部疼痛和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验证上海市某医院护理人员恐惧-回避信念(FAB)是否在颈部疼痛(NP)和生命质量之间起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NP情况及FAB和生命质量得分,使用中介效应分析探究FAB在NP和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03份,NP组有60人(58.25%),无疼痛组43人(41.75%)。独立样本 t检验发现,NP组FAB得分疼痛组高于无疼痛组( P<0.05);NP组生命质量得分疼痛组均低于无疼痛组,其中2组生理组成总分(P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AB和生命质量得分存在负相关( rFABQ1-PCS=-0.32, rFABQ2-PCS=-0.34, rFABQ1-MCS=-0.20, rFABQ2-MCS=-0.32, P<0.05)。体力活动恐惧回避信念(FABQ-1)和工作恐惧回避信念(FABQ-2)均在NP和PCS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FABQ-1中介效应大小为0.575,FABQ-2中介效应大小为0.552。年龄作为协变量进入中介效应分析后FABQ-1中介效应增大,为0.601;FABQ-2的中介效应减小,为0.501。 结论:上海市某医院护理人员的恐惧-回避信念在NP和生命质量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且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恐惧回避信念中介效应增强,而工作恐惧回避信念中介效应有所削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参与式人体工效学干预对腰背损伤患者复工意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探讨参与式人体工效学干预方案对腰背损伤患者复工意愿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腰背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职业康复训练,试验组给予常规职业康复训练+参与式人体工效学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腰背功能评估(SFS)、就业意愿评估(LASER)、恐惧-回避信念评估(FABQ).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在腰背功能自评、就业意愿评估上都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恐惧-回避信念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参与式人体工效学干预结合可提高腰背痛患者对腰背功能的自我感知、降低恐惧-回避信念,提高就业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个性化干预联合肌力定制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究个性化干预联合肌力定制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干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肌力定制训练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个性化干预.比较2组患者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康复效果[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pain simulation score,VAS)、腰痛病情(FairbankJC)]、恐惧回避信念评分[身体活动量表(FABQ-P)、工作量表(FABQ-W)]、腰椎功能、康复知识变化以及干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FairbankJC评分、FABQ-P评分、FABQ-W评分下降,腰椎功能评分、康复知识评分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FairbankJC评分、FABQ-P评分、FABQ-W评分较低,腰椎功能评分、康复知识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干预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个性化干预联合肌力定制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干预,对患者的腰部功能有着改善缓解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腰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了解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保守治疗病人的腰背功能障碍程度,分析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恐惧-回避信念与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引起腰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48 例中青年LDH保守治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一般人口学及病例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CDSMS)、恐惧-回避信念量表(FABQ)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对病人进行调查.分析中青年LDH病人CDSMS、FABQ和ODI的相关性及腰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中青年LDH病人ODI总分为(23.26±6.39)分,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功能障碍者分别占比为36.29%、48.39%和15.32%,无轻度功能障碍和限制卧床病人.不同性别、年龄段、锻炼频率、体质量指数、自评健康程度、是否使用止痛药、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的病人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青年LDH病人CDSMS各维度得分与ODI总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FABQ各维度得分与ODI总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性别、年龄段、体质量指数、使用止痛药、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和恐惧-回避信念是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共解释LDH病人ODI的76.10%.结论:中青年LDH病人腰背功能障碍程度偏重,疼痛明显.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恐惧-回避信念与功能障碍有一定关联.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针对性干预,提高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疼痛应对信念,从而降低腰背功能障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自我效能和恐惧-回避信念与应对方式对慢性腰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恐惧-回避信念和应对方式对社区慢性腰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2016年3—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市和常州市11个社区的慢性腰背痛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恐惧-回避信念问卷(FABQ-CH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恐惧-回避信念、应对方式和生命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自我效能、恐惧-回避信念、应对方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88.4%.SF-36生理健康领域(PCS)评分为(53.96±19.93)分,心理健康领域(MCS)评分为(60.83±22.70)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与FABQ-CHI总分呈负相关,与SCSQ积极应对维度评分呈正相关,与SF-36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FABQ-CHI总分与SCSQ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呈正相关,与SF-36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SCSQ积极应对维度评分与SF-36生理功能(PF)维度、活力(VT)维度、精神健康(MH)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SCSQ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与SF-36 PF维度、总体健康(GH)维度、社会功能(SF)维度、MH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FABQ-CHI、SCSQ的积极应对维度和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均可预测SF-36 PCS评分,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FABQ-CHI、SCSQ的消极应对维度评分可预测SF-36 MCS评分(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自我效能对生命质量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b=0.35),并通过中介变量积极应对(b=0.31)间接正向影响生命质量(b=0.19);恐惧-回避信念对生命质量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b=-0.33),并通过中介变量消极应对(b=0.32)间接负向影响生命质量(b=-0.32).结论自我效能、恐惧-回避信念可直接及分别通过积极应对、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慢性腰背痛患者生命质量.医护人员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恐惧-回避信念,改善应对方式,提高其生命质量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