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癌循环肿瘤细胞NANOG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及其中Nanog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泌尿外科研究所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9例,采用广州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CanpatrolTM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分布情况及CTCs中Nanog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检测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级、浸润程度、淋巴结活检以及转移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阳性率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3/36,91.7% vs 14/23,60.9%,P=0.007);淋巴结活检阳性膀胱癌患者CTCs阳性率高于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19/20,95.0%vs 28/39,71.8%,P=0.044);混合型CTCs中Nanog基因的阳性率高于上皮型(22/56,39.3% vs 96/176,54.5%,P=0.047).结论 CTCs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和侵袭能力的辅助指标,CTCs中的Nanog基因有望成为评估膀胱癌转移和预后的生物标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左前臂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肌上皮瘤是一类常发生于涎腺区的低度恶性肿瘤,几乎完全由肌上皮细胞组成,好发于腮腺、颌下腺及腭、唇、颊、龈和涎腺区等. 而发生于四肢内的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MMT)是一种成分混杂的局限性肿瘤,上皮和(或)肌上皮成分比例复杂多变,间质玻璃样、软骨黏液样变性[1]. WHO(1994)在未确定分化肿瘤组内新增软组织MMT等新的软组织肿瘤,WHO(2002)新分类的副脊索瘤和肌上皮瘤相类似, 故命名为混合瘤/肌上皮瘤/副脊索瘤. 在最新WHO(2016)分类中重新命名为MMT,恶性者称为肌上皮癌[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软组织恶性混合瘤/肌上皮癌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软组织恶性混合瘤/肌上皮癌(malignant mixed tumor/myopeithelia carcinoma,MMTM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1例原发于大腿的软组织MMTMC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75岁,3个月前发现右大腿后部占位,进行性增大.CT平扫+三维重建示:皮下不规则软组织肿瘤,大小5.4 cm×6.4 cm,边界尚清,无包膜,病灶密度不均.镜下肿瘤位于真皮深层,被纤维分隔成结节状,推挤式边界.主要呈两种组织形态:实性片状、微囊状上皮样区和结节状、岛状黏液软骨样区.瘤细胞主要呈上皮样、梭形细胞及黏液内漂浮的软骨样细胞构成.上皮样瘤细胞异型明显伴核偏位,呈浆样、横纹肌样,胞质嗜伊红或透亮,见大量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CK(AE1/AE3)和vimentin阳性,desmin、Calponin、GFAP、EMA、p63和S-100局灶阳性,INI1表达缺失.结论 MMTMC是一类罕见的软组织伴肌上皮分化恶性肿瘤,组织形态广泛,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当发生于成人四肢时,需与黏液纤维肉瘤、黏液样脂肪肉瘤、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等其他形态多样的软组织肿瘤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原发肾脏软组织肌上皮癌1例临床病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软组织肌上皮肿瘤是一种发生于软组织内的混合瘤/肌上皮瘤,类似涎腺的混合瘤/肌上皮瘤[1].WHO(2013)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命名为肌上皮瘤/混合瘤、肌上皮癌/恶性混合瘤[2],主要发生于四肢软组织,极其罕见于内脏器官,现报道1例原发癌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病理科诊断的肾脏软组织肌上皮癌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患者男性,6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一月余,为全程无痛性血尿,自述可见"条索状"血凝块,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无发热、畏寒;查体:肋脊角及腰部无隆起,无腰大肌刺激征;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及肋腰点无压痛;肋脊角无叩击痛.腹部增强CT提示:右肾盂结节影,右侧输尿管上段弥漫性增厚,考虑肿瘤可能,右肾轻度积水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