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长哀伤障碍的诊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作为一种独特的、可识别的异常哀伤,具有高致残率、高共病率和高自杀风险,对其开展积极的诊治尤有必要。截至目前,国内外PGD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在发病机制、早期干预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内相关的综述报告较少,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既往有关PGD的文献,定性综述了PGD发病机制、早期干预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PGD的临床识别与处理,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研方向提供初步循证依据。研究发现,PGD的发生发展涉及神经奖赏通路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现有的循证依据暂不支持结构化心理干预策略在一般丧亲者中进行早期干预的应用,但在严重急性哀伤者中,积极的心理干预仍然必要。PGD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目前被认为是PGD首选治疗方案。截至目前,有关PGD的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领域应当聚焦于基于PGD发展图谱,全面认识PGD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谆谆教诲 令我受益终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敬爱的南登崑教授永远离开了我们,心中无比悲痛!回顾与他老人家在一起的岁月,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悉心引领 助我一步步走向成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敬爱的南登崑教授于2022年12月21早上7点50分与世长辞,中国康复医学界的一代宗师与我们永别了。噩耗传来,心中万分悲痛,让我哽咽许久。回首往昔,导师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久久挥之不去。自从1986年报考南教授研究生算起直至今日,35年来,我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南教授的引领,使我在事业上不断进步。点点滴滴,无不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3个月的症状群及相关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C)后3个月的症状发生情况,探讨其症状群构成及其潜在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0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问卷、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评估患者症状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采用逐步回归和相关分析确定患者症状群预测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最严重的症状分别是窘迫[(6.47±1.32)分]、疲乏[(5.64±1.66)分]、泌尿功能障碍[(5.42±1.27)分]。悲痛、泌尿功能障碍、疲乏的中度发生率最高,依次为53%、52%、46%。窘迫、疲乏、泌尿功能障碍的重度发生率最高,依次为53%、28%、22%。确定了三个症状群:疲劳不适、消化道和心理症状群,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9.961。三个症状群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2、0.614、0.690。其中,疲劳不适症状群中疲乏、嗜睡、疼痛、记忆力问题和食欲不振的因子载荷系数分别是0.817、0.817、0.800、0.772、0.525;心理症状群中睡眠紊乱、身体形象损害、泌尿功能障碍、悲痛和窘迫的因子载荷系数分别是0.714、0.714、0.643、0.635、0.476;消化道症状中恶心和呕吐的因子载荷系数分别是0.831和0.802。年龄、并发症严重程度、术后血浆白蛋白(阴性)、ONB、辅助化疗和ASA评分是疲劳不适的重要预测因素( P<0.05)。辅助化疗、ONB、女性、ASA评分和白蛋白(阴性)是消化道症状群的重要预测因素( P<0.05)。未婚和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并发症严重程度是心理症状群的重要预测因素( P<0.05)。心理症状群的MDASI-C评分[(26.05±4.77)分]高于疲劳不适[(22.84±7.04)分]和胃肠道症状群[(5.03±2.52)分]。生活质量的MDASI-C评分为[(50.28±12.28)分]。心理症状群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大( r=-0.674, P<0.001),心理症状群和消化道症状群之间相关性最小( r=0.257, P<0.001)。 结论:膀胱癌患者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存在着多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群,护理人员应准确识别症状群,积极制定症状群管理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生耕耘硕果累累 热心传播科学知识
编辑人员丨2024/3/16
2023年 10月 3日,《生物学通报》原主编、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和鸟类生态学家、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郑光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 91 岁.噩耗传来,我们悲痛万分,为失去学术界的泰斗、一生致力于生物学科学知识传播并深受全国生物学师生爱戴的良师益友而深感痛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沉痛悼念刘忠厚先生
编辑人员丨2023/12/2
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缅怀刘忠厚先生.他是我国骨质疏松事业的开拓者,为中国骨质疏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我们学习奋斗的楷模,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是坚守阵地的英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德艺双馨好兄长亦师亦友真豪杰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7年11月10日,一个对普通人而言极为平凡的周末,但对我国内科及消化学界而言,无疑是值得永远铭记的悲痛时刻.我国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及消化病学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创始会长,"中国医师奖""海峡消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内科原副主任、消化内科原主任刘新光教授,在出席学术会议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驾鹤西去,享年73岁.在这极为悲痛的时刻,作为相识相知的晚辈和挚友,通过追忆与刘教授共同度过逾三十载人生之旅中的雪泥鸿爪,寄托自己无尽的哀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切怀念我国杰出的卫生统计学家田凤调先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田凤调先生在台北探亲期间,因病于2017年12月15日去世,享年94岁.消息传来,我们甚为悲痛!田凤调先生是享誉全国的卫生统计学家,新中国卫生统计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生前曾长期担任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卫生统计杂志副主编、名誉主编.他长期耕耘在卫生统计的第一线,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贡献给了中国的预防医学及卫生统计事业.他一直致力于对年轻学者及基层卫生统计工作者的培养,致力于研制简单易懂、易于大众掌握的统计方法.他创立的秩和比法(rank sum ratio,RSR)将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我国少数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原创的统计学方法之一,在卫生事业管理、卫生评价等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好评.五十多年间,他一直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学术文论.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国年轻一代的卫生统计学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沉痛悼念中国杰出的卫生统计学家——田凤调教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田凤调教授在台北探亲期间,因病于2017年12月15日在台北的女儿寓所去世,享年94岁.噩耗传来,我们甚为悲痛!田凤调教授是享誉全国的卫生统计学家,新中国卫生统计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生前曾长期担任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卫生统计杂志名誉主编.他长期耕耘在卫生统计的第一线,将自己的一生无私的贡献给了中国的预防医学及卫生统计事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五十春秋授业育人硕果累累 廿一世纪投身课改开拓创新——深切怀念本刊副主编朱正威先生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8年5月5日,本刊副主编朱正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噩耗传来,我们悲痛万分,为失去一位深受全国生物学教师爱戴的良师益友而深感痛惜.朱正威先生,193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具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当代教育名家.1954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954年9月-1999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及大学部任教,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历任教员、教研组组长、教学副主任、教导主任、校长.兼任《生物学通报》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第20个教师节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