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可穿脱式功能减压袜在足部压力性损伤老年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将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一种可穿脱式功能减压袜应用于老年病人中实施压力性损伤管理,减轻其身体伤害,提高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急诊科收治的足部压力性损伤病人66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足部压力性损伤病人6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病人所有压力性损伤处采用常规压力性损伤治疗及护理干预,试验组所有压力性损伤处在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本专利产品.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处治愈情况、治愈所需时长、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等情况.结果:126例病人共有足部压力性损伤195处,其中对照组109处,试验组压力性损伤86 处,双足小指骨突处压力性损伤 16 处(8.21%),双侧足跟 79 处(40.51%),双侧外踝 41 处(21.03%),双侧跖趾关节 59 处(30.25%).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76对压力性损伤处匹配成功,匹配后试验组压力性损伤处治愈时长较对照组更短、换药次数更少、换药费用更少(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带来经济压力,而且消耗医药、护理资源,使用本专利产品可提高老年病人压力性损伤治愈效果,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手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罕见成人小脑半球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成人小脑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PMA)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放化疗干预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1 年 4 月收治的 1 例成人小脑半球PMA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手术方法采用旁正中入路肿瘤次全切,术后复发给予贝伐单抗化疗干预.结果 患者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及脑干偏右缘团状异常占位.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术后同步放化疗干预,患者术后7 个月复发,规律2 周期贝伐单抗治疗后无明显进展,再次复查MRI示肿瘤体积明显减少,行第3 周期化疗,术后 1 年随访临床症状无明显进展.结论 成人小脑PMA罕见,手术以全切为目标,无法全切术后应及时放化疗干预,贝伐单抗治疗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运动康复训练调节线粒体损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作为COP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力和肌耐力下降、肌纤维类型改变、骨骼肌质量降低.线粒体损伤是引起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之一.线粒体不仅为骨骼肌提供能量,同时也参与活性氧(ROS)产生、自噬和蛋白质周转,对维持骨骼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阐述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改变、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损伤作用机制以及运动康复训练对COPD骨骼肌线粒体损伤的潜在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线粒体和骨骼肌功能间的关系,为优化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运动康复方案提供参考.其中,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改变主要包括线粒体呼吸链受损、线粒体自噬激增和线粒体生物发生减少3个方面;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损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增加骨骼肌降解、减少骨骼肌生成和干扰骨骼肌分化;运动康复训练对COPD骨骼肌线粒体损伤的潜在影响主要包括运动康复训练可修复COPD患者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调控COPD患者骨骼肌线粒体自噬和促进COPD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下一步研究仍需探讨线粒体对维持骨骼肌正常功能结构的关键作用、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原理以及运动康复训练调节线粒体损伤改善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运动康复训练干预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个体化护理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庐江县中医院在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参与研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干预前后心理弹性、疾病应对方式、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后12、24和48 h疼痛评分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坚韧、乐观及自强)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消极应对方式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环境、心理、生理和社会文化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技术、护患沟通、病房环境和健康教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度,改善心理弹性,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五行音乐疗法在认知障碍疾病病人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总结五行音乐疗法的概念与发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释了五行音乐干预认知障碍的机制、具体实施方法及在认知障碍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等,提出该疗法在认知障碍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局限性,为认知障碍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达标理论延续性干预模式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达标理论延续性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11-2022-10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及观察组(n=38).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达标理论下的延续护理.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功能独立性、脊髓功能、焦虑及抑郁情绪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7.01±8.91比61.39±8.79,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照顾(12.63±2.04比10.58±2.06)、呼吸和括约肌管理(21.45±3.56比18.93±3.45)及移动能力(12.46±2.73比10.67±2.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7.12±1.35比8.15±1.47)及抑郁评分(8.36±2.54比10.24±2.4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与对照组相比(24.32%)显著降低(P<0.05).结论 达标理论下的延续护理可显著改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及脊髓功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短缺药品分级分类方法的药品短缺干预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短缺药品特性,为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建议.方法 结合5个短缺药品特性,即是否市场原有、是否临床必需、是否不可替代、是否价高量小、是否原料依赖,构建短缺药品分级分类方法,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药品短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干预策略.结果 针对非临床必需的短缺药品,基于政府干预理论,采用市场策略和信息策略;针对临床必需、可替代的短缺药品,基于必需品理论,采用价格管制和信息策略;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但量大的短缺药品,基于替代品理论,采用政府扶持和信息策略;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价高量小且非原料依赖的短缺药品,基于风险分摊理论,采用医疗保险策略;针对原料依赖的短缺药品,基于垄断性理论、稀缺品理论、缓冲器理论,采用反垄断、竞争和储备策略.结论 基于药品短缺程度综合运用各种干预策略,可以提高政府对药品短缺事件处理的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教育干预提升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教育干预提升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接受度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9月某省4个社区60名自愿参与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发放《ACP知识手册》供其阅读,干预组使用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ACP接受程度教育干预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ACP接受度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干预组病人ACP准备度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ACP接受度教育干预方案可以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ACP接受度,对提高其死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5-2022年我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中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为CAR-T疗法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5-2022 年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注册的所有CAR-T疗法相关临床项目信息,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注册项目的注册题目、注册时间、注册类型、研究疾病、靶点、上市申请临床试验信息、已上市CAR-T疗法等信息,分析CAR-T疗法临床试验的特点与现状.结果 共检索到注册研究277 项,主要集中在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其中干预性研究163 项,观察性研究114 项,100 例以上的大样本研究仅5 项;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赞助(50.5%);主要适应证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03/277,73.3%);单靶点研究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9(CD19)占43%(79/183),B 细胞成熟抗原(BCMA)占9%(17/183);平台登记的项目27 项,14 个品种,仅2 个为已上市品种,26 个项目的申办单位为国内企业;Ⅰ或Ⅱ期试验研究占比较大,为96%(26/27);中国目前已上市3 种CAR-T疗法,其中2 个原研单位为国内企业.结论 中国CAR-T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资源发达地区,由中国企业为主导开展,并主要集中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多数研究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由于注册时间短,离完成研究到申请上市还需要一定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肾移植术后一年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1年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中心55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术后1年是否发生MS,分为MS组和非M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MS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效能。结果:552例术前无糖尿病的肾移植受者中,术后1年发生MS 81例,发生率为14.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移植受者有高血压病史(OR=18.392,95%CI: 3.938~85.909)、术前BMI(OR=1.153,95%CI: 1.029~1.292)以及术后服用西罗莫司(OR=2.618,95%CI: 1.030~7.450)、术后1年收缩压(OR=1.033,95%CI: 1.007~1.060)、空腹血糖(OR=9.524,95%CI: 5.727~15.840)和甘油三酯(OR=3.709,95%CI: 2.395~5.745)水平是肾移植术后1年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ln(p/1-p)=2.912×高血压病史(否=0,是=1)+0.142×术前BMI(kg/m2)+0.962×术后服用西罗莫司(否=0,是=1)+0.033×术后1年收缩压(mmHg)+2.254×术后1年空腹血糖(mmol/L)+1.311×术后1年甘油三酯(mmol/L)-28.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6,最佳截断值为0.183,敏感度为0.889,特异度为0.890,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肾移植术后1年发生MS与受者术前高血压病史、BMI以及术后服用西罗莫司、术后1年收缩压、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可利用风险预测模型对肾移植受者进行筛查,术前严格控制BMI,术后制订个性化免疫抑制方案、严密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识别MS高危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干预,减少肾移植术后MS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