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念与模仿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意念与模仿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81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意念与模仿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精神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护理前( P<0.05)。 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意念与模仿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对提高患者症状的改善,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行为模仿与意念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探讨行为模仿与意念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 86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实施行为模仿与意念训练.干预 12 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2 周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中,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以及总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12 周后,两组NOSIE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行为模仿结合意念训练可提高患者记忆力、言语表达能力以及延时记忆,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在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意念与模仿行为训练8周.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WCST评分中正确应答评分(24.78±7.39)分,高于对照组;持续错误评分(14.78±5.27)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00、3.640;P<0.01).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NOSIE(200.06±26.09)分、PSP(79.83±4.2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80、19.040;P<0.01).结论?意念与模仿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对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推理能力有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的提高,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意念及模仿行为训练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意念及模仿行为训练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日~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联合意念及模仿行为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症状改善效果[采用精神病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及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NSS中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P<0.05),对照组阴性症状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两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DSS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意念及模仿行为训练干预方法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康复中,可显著改善其病情症状,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有利于阻止其心理社会功能的进一步衰退,提升其精神残疾的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