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住院期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住院期间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访2年发生出血事件和缺血事件的风险,分析再发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北京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ACS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51例)和对照组(2 834例),比较两组患者随访出院后2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发出血情况,分析影响有临床意义出血(BARC 2型、3型和5型)的相关因素。结果:出血组患者中位出血时间为PCI术后3.3 d,主要原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43例,84.3%)。与对照组比较,出血组患者体质指数低,更多合并心房颤动、慢性肾脏病、消化性溃疡病史,多表现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替格瑞洛、口服抗凝药使用率高,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低,且冠状动脉病变≥2支、GRACE评分、替罗非班和抽吸导管使用率较高(均 P<0.05),完全血运重建率低于对照组( P<0.05)。随访(22.4±1.5)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出血组的MACE(19例比698例,37.3%比24.6%, HR=1.655,95% CI:1.026~2.673, χ2=4.513, P=0.026)和再发有临床意义出血(10例比283例,19.6%比10.0%, HR=2.242,95% CI:1.209~4.157, χ2=5.083, P=0.024)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 RR=1.813,95% CI:1.021~3.219)、慢性肾脏病≥2期( RR=1.623,95% CI:1.196~2.202)、消化性溃疡病史( RR=2.152,95% CI:1.156~4.006)、替格瑞洛( RR=2.014,95% CI:1.253~3.237)、口服抗凝剂( RR=1.352,95% CI:1.032~1.771)为影响有临床意义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质子泵抑制剂为其保护因素( RR=0.573,95% CI:0.345~0.952)。 结论:老年ACS患者住院期间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可增加随访2年再发有临床意义出血和MACE发生风险。高龄、慢性肾脏病≥2期、消化性溃疡病史、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和口服抗凝剂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再发出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00201-BW型医用配药抽吸泵用于静脉用药调配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M00201-BW型医用配药抽吸泵用于静脉用药调配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常用的 8 种常用化学治疗药物各 300 支(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调配 5 组药品,每组调配 240 支(瓶).研究组使用M00201-BW型医用配药抽吸泵辅助传统人工调配,对照组使用传统人工调配,比较两组的调配时间、药品残留量、胶塞脱落数量及调配差错、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单支(瓶)平均调配时间为 9.10 s,短于对照组的 12.29 s;研究组的调配差错发生率为 0.42%,低于对照组的0.92%;研究组胶塞脱落 5 个,少于对照组的 12 个;两组药品残留量均在可控限度标准内,且研究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M00201-BW型医用配药抽吸泵用于静脉用药调配的效果良好,可节约调配时间,减少药品残留量且符合限度控制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品输液质量,降低PIVAS调配药师的职业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误吞鸡骨诱发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
编辑人员丨2024/3/3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呕血、胸痛2d,伴呼吸困难并加重10 h"于2022年6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022年6月2日中午进食时出现呕血及胸痛,呕血量少,并伴随胸部持续性隐痛,于6月4日入院前10 h呕血量稍增多并出现呼吸困难,入院后行急诊胃镜检查示食道内有鸡骨嵌插,考虑为2 d前食用鸡肉所致,遂于内镜下行异物取出,术后入院观察治疗.6月6日12时46分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提示心脏停博,立即予心肺复苏维持心脏泵血;血氧饱和度低至69%,予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后血氧饱和度回升至96%;血压无法测出,予以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后测得血压回升至115/74 mmHg;患者四肢湿冷,予阿托品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后四肢回暖;听诊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量湿啰音,立即予以人工吸痰,抽吸出淡红色泡沫痰;同时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积极抢救5 min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率130次/min,呼吸19 次/min,血压 220/124 mmHg,血糖 23.6 mmol/L,血钾3.4mmol/L,其余电解质未见异常.患者既往患2型糖尿病10年,高血压10年,未规律治疗,血糖及血压控制不佳,冠心病7+年,并置入支架3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三种不同溶栓方式在血液透析长期导管使用中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溶栓方式在带涤纶套的血透长期导管使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带涤纶套的血透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常规肝素生理盐水(5000IU/m1)封管,B组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C组采用尿激酶50万单位+生理盐水100 ml通过输液泵分别输入导管的动脉及静脉端,连用5d为1疗程,每月1疗程.观察三组血液透析12周、24周导管血流量、通畅率、透析充分性(K t/v)、抽吸不畅例次、动静脉反接例次、更换导管率以及并发症和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平均血流量、Kt/v值均明显增加,抽吸不畅例次明显减少(P﹤0.05),而C组平均血流量、24周导管通畅率以及Kt/v增加更显著,而抽吸不畅例次、动静脉反接例次以及导管相关感染显著降低(P﹤0.05),三组患者出血、消化道反应、头痛等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尿激酶输液泵输注溶栓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既可溶解血栓,又可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内窥镜下消化道黏膜清洗与染色设备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内窥镜下消化道黏膜清洗与染色设备,用于代替人工黏膜清洗与染色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新型内窥镜下消化道黏膜清洗与染色设备主要由控制面板、单片机、蠕动泵、储液瓶、硅胶管、喷洒管、踏板等部件组成.控制部分由控制面板、单片机及踏板组成,蠕动泵为抽吸液体的动力装置,储液瓶、硅胶管及喷洒管组成液体通路.使用时在控制面板中设定好所需参数,再使用踏板或按键对蠕动泵进行控制,以完成清洗及染色作业.结果:设备可根据临床需求对消化道黏膜进行清洗及各种染色,且操作时间短,冲洗力度充足,染色效果良好,内窥镜下视野更为清晰.结论:新型内窥镜下消化道黏膜清洗与染色设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并可显著减少检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确诊为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STIME)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包括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顿服,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及低分子肝素抗凝、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及调脂治疗.所有患者均先给予血栓抽吸,而后给予球囊预扩张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依据血栓抽吸结果分为抽吸阳性组(A组)与抽吸阴性组,再将抽吸阴性组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联合组(B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植入术,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负荷量,给予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泵入48小时,A组治疗方法同B组,对比各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水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前Wnt、T细胞因子-4(Tcf-4)、β-连环b(β-caten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C三组患者Wnt、Tcf-4、β-catein表达明显下降,但A、B两组患者水平均低于C组对照组患者.A、B两组患者TIMI血流3级和心肌灌注率分别为90%、87.5%;87.5%、85%,均明显高于C组.A组、B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8.4 h、40.7 h和47.9 h、39.8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患者(P均<0.05).A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心功能恶化及死亡患者共5例与B组(5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临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脂肪抽吸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苏醒期状况 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脂肪抽吸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苏醒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6例行脂肪抽吸术患者进行研究,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研究组在行脂肪抽吸术时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前后的镇静、疼痛程度及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Ramsay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的Ramsay评分和VAS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OA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脂肪抽吸术患者进行麻醉,可提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并降低其麻醉后的疼痛程度,苏醒快,质量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旋转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内在参数的无传感器抽吸检测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旋转式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当临床上使用LVAD时,患者通常会经历心室塌陷的严重危险,这种现象叫做抽吸,主要是由于为了满足心输出量要求所需的过高LVAD转速导致的.某些抽吸检测算法又因传感器位置偏移和使用寿命短等原因无法长期应用于临床.因此,本研究基于LVAD的内在血泵参数(泵转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抽吸检测方法,避免了额外传感器的使用.从泵转速提取三种特征指标后作为四种分类器的输入,采用这些分类器对无抽吸和抽吸状态进行分类.基于人体循环系统和LVAD耦合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抽吸现象,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稳定性和鲁棒性.此抽吸检测系统可作为LVAD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并避免抽吸现象的发生,同时使LVAD保证患者的心输出量要求,并为LVAD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介入技术治疗重症静脉窦血栓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约占0. 5% ~1% .本病多数亚急性或慢性隐匿起病,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而极易漏诊和误诊,部分CVST患者经规范抗凝治疗效果不佳[1~4] .我中心近期对2例经规范抗凝治疗后无效的重症CVST患者利用多侧孔微导管留置持续泵入尿激酶局部溶栓、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naiven中间导管抽吸血栓及球囊扩张成型术等开通治疗,并取得良好临床预后,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镇静镇痛麻醉在脂肪抽吸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丙泊酚联合阿片类药物镇静镇痛麻醉可减少术中的应激及不良记忆,改善和增强局麻效果,提高局麻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是整形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1]. 丙泊酚闭环麻醉是将 TCI 技术与监测麻醉深度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有机结合的麻醉技术,脑电监测 TCI注射泵可根据BIS测量值与设定的闭环目标值进行实时比对,自动调整丙泊酚的输注速度,维持合适和稳定的镇静深度[2-4]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