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RT2对脓毒症进展为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SIRT2对脓毒症进展为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immunosuppression and catabolism syndrome,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收住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81例,募集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做为对照。筛选出住院时间超过14 d的患者45例,分为非PICS组和PICS组。采集入院0 h、24 h、4 d、7 d、10 d、14 d、17 d、21 d共8个时间点的血标本(对照组于清晨空腹仅抽取1次),测定不同时间点SIRT2、PD-1、TNF- α、IL-6、IL-10、TGF-β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SIRT2和PD-1对脓毒症进展为PICS的预测价值。 结果:①非PICS组与PICS组入院时SIRT2和PD-1表达均较对照组低,与非PICS组比较,PICS组SIRT2和PD-1表达先后在10 d及14 d呈升高趋势,两组10 d时SIRT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别为(0.87±0.08)、(1.15±0.09),两组14 d时PD-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别为(0.86±0.04)、(1.01±0.02);②随时间推移,非PICS组与PICS组TNF- α、IL-6呈下降趋势,PICS组IL-10、TGF-β在10 d后先后高于非PICS组( P<0.05)。③PD-1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95% CI:0.624~0.908),截断值为1.01时,灵敏度70.8%,特异度81.0%;SIRT2的AUC为0.841(95% CI:0.722~0.960),截断值为1.10时,灵敏度79.2%,特异度81.0%。 结论:脓毒症患者进入PICS阶段时SIRT2表达水平发生改变;SIRT2对PIC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慢性危重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9
慢性危重症(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是度过危重症急性期进展至慢性阶段,但仍需要长时间生命支持和医疗救治的一类疾病.尽管对CCI定义描述较一致,但目前CCI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 immunosuppression catabolism syndrome,PICS)是一种持续炎症、免疫紊乱、继发感染及分解代谢的恶性循环状态,与CCI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治疗CCI多以营养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为主要手段,但效果欠佳.未来尚需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阐述CCI的诊断、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持续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治疗策略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受医学和科研水平限制,目前仍然缺乏有效手段防治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部分慢性危重症(CCI)患者出现的持续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由于PICS不受控制地持续进展,CCI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晚期死亡率大大增加,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显然已迫在眉睫.针对PICS在老年脓毒症患者等特定人群中高发、病程进展后干预难度极大和多种重要病理变化合并出现的特点,其治疗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重点筛查,早期防控,多手段联合干预".而在具体干预措施方面,借鉴部分病理生理上具有相似性和关联性的免疫代谢紊乱疾病,并采取"合成代谢营养支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干预方案研究中潜力较大的突破口.本文总结了部分PICS的治疗策略,以期为PICS临床治疗策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随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各类危重病抢救技术的提高,部分患者可以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早期死亡高峰中存活下来.然而,幸存的老年MODS患者极易进展为慢性危重病(chronic critical illness,CCI),这些患者中约50%会出现反复感染、贫血、营养不良、伤口愈合困难和呼吸机依赖等不良后果,CCI患者2年和3年病死率分别为45%和71%[1].目前研究提出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 immunosuppression catabolism syndrome,PICS)作为一种机制框架来解释CCI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2],为寻找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