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与成人依恋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合肥市4所高校抽取4 0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大学前不同阶段性虐待经历、成人依恋等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大学前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与成人依恋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对象大学前性虐待的总报告率为14.1%(569例),非接触性、接触性性虐待报告率分别为12.7%(512例)、5.4%(219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大学前总体性虐待经历与安全型依恋得分[β(95% CI)=-0.205(-0.292,-0.117)]呈负相关,与焦虑型[β(95% CI)=0.211(0.110,0.310)]和回避型依恋[β(95% CI)=0.117(0.020,0.216)]得分呈正相关。大学前非接触性性虐待的发生阶段数与安全型依恋[β(95% CI)=-0.106(-0.171,-0.041)]得分呈负相关,与焦虑型依恋得分[β(95% CI)=0.158(0.084,0.231)]和回避型依恋[β(95% CI)=0.080(0.008,0.152)]得分呈正相关。高中阶段的非接触[β(95% CI)=0.427(0.018,0.775)]和接触性虐待[β(95% CI)=0.468(0.251,0.687)]经历均与焦虑型依恋得分呈正相关( P<0.05)。 结论:大学前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均与大学生成人依恋有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配偶参与对降低单胎初产妇分娩结局及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配偶参与对降低单胎初产妇分娩结局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入院的单胎初产妇25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孕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配偶产程参与。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分娩结局、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产程异常、下肢麻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自杀倾向、自虐倾向、狂躁、放弃分娩、要求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初产妇围生期强化配偶参与度干预能够提高院内安全性,且能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