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年度南京市医学院校大学生烟草危害及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南京市医学院校大学生对烟草使用、暴露、危害情况及对禁烟控烟措施的知晓程度和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控烟措施制定实施和健康教育方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以调查问卷形式于2020年7月5日至8月5日选取南京市医学专业大学生1 200人为调查对象,就烟草和二手烟使用情况、对人体危害情况、对禁烟控烟措施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开展调查.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1 183份.其中现在吸烟人数154人,现在吸烟率为13.02%(154/1 183);中医学专业吸烟率最低,为4.38%(7/160),且各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校(室内)的二手烟暴露率为74.47%(881/1 183),高于家庭(室内)[72.19%(854/1 183)],低于公共场所(室内)[89.77%(1 062/1 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08,P<0.01).对于烟草危害的知晓率,中医学相比临床医学等专业总体了解程度最深.医学院校学生总体对禁烟控烟态度支持,但对于现有控烟政策了解程度低,专业间基本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的医学院校大学生现在吸烟率在全国属较高水平,烟草危害认知程度较高,禁烟控烟态度积极,且与专业类别相关.中医学专业相比其他医学专业吸烟率低,危害知晓率高,总体情况较好,建议通过中医药知识宣传和普及来减少烟草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的设计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试题和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并检验试题设置的合理性及其评价效能,为进一步完善八年制赛道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基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考核范围、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以及相关胜任力框架对八年制赛道试题和各代表队成绩进行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测算各考站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对各考站成绩与总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基本覆盖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考核范围。银奖争夺赛的难度为0.63,区分度为0.79,克朗巴赫系数为0.93;金奖争夺赛难度为0.79,区分度为0.81,克朗巴赫系数为0.66。银奖争夺赛中得分率<60%的胜任力指标,包括CanMEDS框架内的医学专家、合作者、学者等,以及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内的接诊患者、辅助检查选择和判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设计合理,评价准确,结果可信、可靠。各参赛队在胜任力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根据胜任力框架设计并完善临床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子宫内膜微刺激受益的人群特征以及如何最大化这种效益:一项针对中国女性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找出可以受益于子宫内膜微刺激(endometrial microstimulation,EM)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患者特征以及如何最大化这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06年至2018年期间在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EM治疗的191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个周期患者的基线特征、周期参数以及微刺激操作的各种差异。结果:患者年龄 ≤35岁共1435个周期,其中种植成功共867个周期,种植失败共568个周期;患者年龄>35岁共481个周期,其中种植成功共179个周期,种植失败共302个周期。年龄≤35岁的女性中,种植成功者在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1.07±0.20) cm]大于种植失败者[(1.02±0.20) cm, OR=5.01, P<0.001],A/A-型子宫内膜比例(91.3%)大于种植失败者(85.3%, OR=1.88, P=0.01)。对于年龄>35岁的患者,种植成功者子宫内膜厚度[(1.05±0.19) cm]大于种植失败者[(0.96±0.22) cm, OR=8.73, P<0.001)];在黄体期进行EM患者的种植率(42.9%)大于卵泡期行EM者(32.7%, P=0.02)。 结论:对于临床上被建议行EM治疗的患者,年龄≤35岁子宫内膜状况较好 (较厚或A/A-型子宫内膜)或者>35岁子宫内膜较厚的患者可能可以从EM中获益,而且与卵泡期相比,黄体期内膜微刺激提高了>35岁患者的胚胎种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夜间呻吟症患者颅颌面解剖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影像学手段和鼻阻力测试对夜间呻吟症(catathrenia)患者颅颌面解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该病病因并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2019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夜间呻吟症患者57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5例,年龄(31.1±10.9)岁,体重指数(21.7±2.7)kg/m 2。所有患者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呻吟指数为4.8(1.8,13.0)次/h。其中10例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夜间呻吟症合并OSAHS组),其余47例为单纯夜间呻吟症组。对全部患者进行鼻阻力测试,除1例孕早期患者外,对其余46例患者拍摄锥形束CT,对颅颌面、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进行头影测量,测量颅底倾斜度、下颌平面角、上中切牙-上牙槽座角、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软腭后气道径(软腭后-软腭后咽壁距)、喉咽气道径(会厌谷底-下咽壁距)等项目,并与课题组前期测量的正常参考值(来源于北京大学招募的144名正常 大学生及于北京地区6所大学招募的100名无鼾症正常 成人)进行比较。 结果:鼻压差150 Pa时57例夜间呻吟症患者鼻部吸气相总阻力值为(0.26±0.08)Pa·cm -3·s -1。夜间呻吟症患者总体上下颌硬组织发育良好:相比正常参考值,夜间呻吟症患者颅底倾斜度显著增大,下颌平面角显著减小,上中切牙-上牙槽座角和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显著增大( P<0.05)。夜间呻吟症患者锥形束CT头颅侧位截面软腭后气道径[(19.2±4.5)mm]显著大于正常参考值( t=8.44, P<0.001),喉咽气道径[(17.4±6.4)mm]显著小于正常参考值( t=-2.79, P=0.006)。夜间呻吟症合并OSAHS组患者较单纯夜间呻吟症组表现为软腭和舌体更长、舌骨位置低下。 结论:夜间呻吟症患者颅颌面总体表现为颌骨矢状向发育良好、鼻阻力低,上下切牙唇倾;上气道上段矢状向气道径偏大,但喉咽狭窄。呻吟声可能与睡眠状态喉咽狭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信KAP干预对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进行知识-态度-行为干预(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对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清华大学医院精神科门诊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学生患者184人分组干预,对照组( n=92)和干预组( n=92)均获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增加微信KAP干预。干预前后以自编问卷调查疾病知识和用药态度的变化,半年内3次采用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调查服药依从情况,干预前和半年后测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分值变化△SAS、△SDS结合疗效总评量表GI评估治疗结局。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 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 结果:干预组第4周、第12周、第24周脱落率分别为13.04%、18.48%、31.52%,均低于对照组的33.70%、46.74%、59.78%( χ2=10.96、16.72、14.81, P<0.001);用药第4周末和第12周末,干预组MARS评分[(6.57±1.67)分、(7.55±1.79)分]高于对照组[(5.06±1.62)分、(6.53±1.76)分]( t=5.41、3.13, P<0.01),干预组欲自行停药者比例(5/80、14/75)低于对照组的(22/61、20/49)( χ2=19.87、7.31, P<0.01);半年后干预组△SAS、△SDS[(12.01±2.01)分、(11.65±2.03)分],高于对照组[(8.11±1.91)分、(7.83±1.82)分]( t=13.38、13.33, P<0.001);半年后干预组GI:显著进步31例、稍进步28例、无变化24例、恶化8例,好于对照组的20例、21例、31例、18例( χ2=8.10, P=0.044)。 结论:微信KAP干预对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结局有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在协同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探索在医学院“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产业发展遵循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原则,目前公司规范运营,稳中求进;学业方面探索专业课和双创教学结合,实验平台和双创孵化结合,假期实践学习和双创实践结合,实现双创实践教学课内课外全覆盖;科学研究途径为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组或是学生自主申报大创项目,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载体,目前团队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创项目四项;规范性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形成完备的竞赛体系。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奖项两百余项。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并初具发展规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学生工作记忆广度训练迁移效应的行为学与影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n-back任务的迁移效应及脑机制。方法:首先在60例大学生中开展随机对照实验,训练组( n=30)接受自适应性训练,对照组( n=30)接受低难度反复练习,比较两组训练前后2-back任务的差异。接下来在60例接受自适应性训练的大学生中,根据2-back任务改善中位数分为高迁移组( n=30)和低迁移组( n=30),比较两组训练前后全脑激活的差异。 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训练组训练后2-back任务正确率显著增加( F=21.45, P<0.001),正确率增加量为(0.15±0.18);对照组训练后正确率增加量为(0.03±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99, P=0.327)。与低迁移组比较,高迁移组训练后右侧纹状体激活显著增加(校正后 P=0.028),纹状体激活变化与2-back任务正确率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2=0.084; F=5.21, P=0.025)。 结论:工作记忆广度训练效果可迁移到n-back任务,纹状体在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创项目"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专业122位学生,其中对照组62人采用传统授课,实验组60人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增加"大创项目"训练,在学期结束后就学生科研方法、学习效果、科研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课程及实验考核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行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 结果:实验组学生在文献阅读、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和建立临床思维能力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专业课实验报告检测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以"大创项目"为契机,开展科研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和实践,能够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学生网络欺凌调查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大学生网络欺凌调查表(cyberbullying inventory for college students,CICS)进行汉化,检验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信度和效度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欺凌调查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cyberbullying inventory for college students,CICS-CV),对1 528位大学生进行调查,6个月后,对其中208名大学生进行重测。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的特质愤怒分量表和Buss-Perry攻击量表作为网络欺凌的效标,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作为网络被欺凌的效标,进行效标效度检验。使用SPSS 24.0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效标效度检验和交叉滞后分析,采用Mplus 8.3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网络欺凌和网络被欺凌两个因子,因子载荷分别为0.59~0.82,0.59~0.80。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两因子模型的拟合达到测量学要求( χ2/ df=2.61,CFI=0.90,TLI=0.89,RMSEA=0.04,SRMR=0.05)。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89,重测信度为0.97。网络欺凌、网络被欺凌与各效标问卷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r=0.23~0.42,均 P<0.05)。道德推脱与网络欺凌的交叉滞后分析表明,第一次测量的道德推脱可显著预测第二次测量的网络欺凌( β=0.16, t=2.16, P<0.05)。 结论:CICS-CV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试用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网络欺凌的有效测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学生童年创伤与抑郁症状:损耗敏感性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童年创伤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及损耗敏感性与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大一和大二1 678名大学生,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损耗敏感性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 26.0的PROCESS 2.13宏程序检验损耗敏感性的中介效应和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结果:(1)在本研究中大学生童年创伤得分为(34.56±7.03)分,抑郁症状得分为[ M( QR):5.00(7.00)]分,损耗敏感性得分为(41.78±12.21)分,自我控制得分为(40.02±8.15)分。(2)童年创伤与损耗敏感性呈正相关( r=0.20, P<0.01),损耗敏感性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 r=0.48, P<0.01),自我控制与抑郁症状间呈负相关( r=-0.49, P<0.01)。(3)损耗敏感性在童年创伤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直接效应(效应值=0.28)和中介效应(效应值=0.07)占总效应(效应值=0.35)的80%和20%。(4)自我控制在损耗敏感性对抑郁症状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调节作用。 结论:童年创伤可通过损耗敏感性对大学生抑郁症状产生间接影响,并且损耗敏感性在童年创伤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还受到自我控制的调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