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压支撑螺钉与部分螺纹空心螺钉固定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加压支撑螺钉(CBS)与传统3枚平行部分螺纹空心螺钉(PTS)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12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自身意愿,60例接受PTS固定(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46.1±7.6)岁;改良Pauwels分型:Ⅰ、Ⅱ型17例,Ⅲ型43例。60例接受CBS固定(观察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为(44.8±8.1)岁,改良Pauwels分型:Ⅰ、Ⅱ型11例,Ⅲ型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依据Pauwels分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内固定失效(8.3%,5/60)、骨不连(5.0%,3/60)、<10 mm股骨颈短缩(10.0%,6/60)及向外侧退钉的发生率(11.7%,7/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8.3%(23/60)、28.3%(17/60)、41.7%(25/60)、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患者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向内侧移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改良PauwelsⅢ型骨折中,观察组患者内固定失效和骨不连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论是改良Pauwels Ⅲ型骨折还是Ⅰ、Ⅱ型骨折,对照组患者<10 mm股骨颈短缩和内固定物松动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PTS固定相比,CBS固定显著降低了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在高能量改良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类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正前方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手术入路方法,并初步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采取切开复位、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治疗的儿童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共13例(14侧,其中1例合并癫痫患儿两侧股骨颈先后相隔6个月发生骨折),男10例、女3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6.5岁。Delbet分型:Ⅰ型2例(2侧),Ⅱ型9例(10侧),Ⅲ型2例(2侧)。术前均存在明显骨折移位或成角畸形。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于C臂下精准定位,采用正前方切口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游离股直肌近端外侧,并将股直肌近端向内侧牵开,显露髋关节囊前部。对于Ⅱ、Ⅲ型骨折,打开关节囊,助手牵引,直视下复位,打入导针确定无误后打入2枚直径4.0 mm的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对于Ⅰ型骨折,采用3~4枚直径2.0 mm的克氏针固定。术后髋人字支具或石膏固定6周。术后3个月内患侧避免负重,每个月随访1次,术后6个月拆除内固定。收集患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患儿平均切口长度3.2 cm,术中未切断任何肌肉,平均手术时间3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3 mL。术后X线片均显示解剖复位。13例均获随访,拆除内固定时间为术后6~12个月,平均为术后6.8个月。1例Ⅰ型骨折患儿拔出克氏针后,MRI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DAA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骨折部位暴露清楚,创伤小,不破坏前方肌肉的完整性,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术入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舟骨-月骨掌侧脱位伴尺骨茎突骨折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男,37岁,因工地坠落伤致右腕畸形,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急诊入院。临床检查:右腕掌侧隆起、肿胀,皮肤完整无破损。右腕桡侧痛(+),右手感觉麻木,桡动脉可触及,右手各指毛细血管反应正常。右腕主动屈伸活动受限,桡偏、尺偏活动受限,右手各指关节及掌指关节自主活动良好。右腕X线、CT示:考虑右腕舟状骨骨折、右腕月骨脱位,右尺骨茎突骨折(图1)。入院诊断:右腕经舟骨月骨掌侧脱位,右尺骨茎突骨折。完善术前检查后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腕背侧及腕掌侧联合入路手术,腕背部经舟月间隙稍偏尺侧做"S"形切口,腕掌侧做"Z"形切口,见腕关节囊掌侧破裂,术中注意保护血管神经肌腱,显露腕关节囊,打开腕管,见月骨完全脱位到尺骨头掌侧,嵌顿于尺神经、尺动脉深面,正中神经局部见明显压迹,仅余部分桡腕掌侧韧带与月骨舟骨相连。暴露舟骨骨折端,直视下复位舟骨、月骨,术中注意保护舟骨月骨相连软组织,舟骨骨折予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月骨脱位予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月三角关节、头钩关节、舟月关节、舟头关节。术中透视确认位置满意,骨折及脱位复位满意(图2),依次修复舟月韧带、月三角韧带及腕关节囊,冲洗止血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皮肤。尺骨茎突骨折予高分子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1个月拆除外固定夹板,指导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6周拆除内固定克氏针。定期随诊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术后15个月来院复查(图3),骨折端愈合良好,关节均在位,月骨及舟骨未见坏死表现。Mayo评分95分,右腕关节尺偏、桡偏:42.8°、15.4°;屈曲、背伸:62.6°、45.2°;旋前、旋后:70°、90°(图4)。疼痛VAS评分为1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短期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与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CCS)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短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数据库检索应用FNS或倒三角CC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所有文献,采用RevMan 5.4.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均为高质量的队列研究,合计787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FNS 369例、应用CCS 418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CCS相比,FNS手术时间更短[ WMD=-8.09,95% CI(-14.12,-2.06), P=0.009],术中出血量更少[ WMD=6.63,95% CI(1.42,11.83), P=0.010],术后下地部分负重时间更早[ WMD=-2.11,95% CI(-3.00,-1.22), P<0.001],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更早[ WMD=-1.01,95% CI(-1.59,-0.43), P<0.001],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SMD=-0.67,95% CI(-1.04,-0.30), P<0.001],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更高[ WMD=4.67,95% CI(3.26,6.08), P<0.001],术中透视次数更少[ WMD=-9.05,95% CI(-10.92,-7.18), P<0.001],术后重度股骨颈短缩率更低[ RR=0.36, 95% CI(0.19,0.70), P=0.002],术后并发症(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栓塞症、骨不连、螺钉松动、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更低[ RR=0.38,95% CI(0.27,0.53), P<0.001]。FNS与CCS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WMD=0.01,95% CI(-0.36,0.39), P=0.950],骨折复位质量(Garden对线指数Ⅰ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04,95% CI(0.87,1.24), P=0.660],骨折复位质量(Garden对线指数Ⅱ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0.91,95% CI(0.59,1.39), P=0.650],术后中度股骨颈短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0.85,95% CI(0.58,1.26), P=0.430]。 结论:FNS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与CCS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部分及完全负重时间更早、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更高、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术后股骨颈发生重度股骨颈短缩率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种术中判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的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术中判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的方法,以及血供情况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采用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63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39例,女24例;年龄(44.9±13.6)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42例,Ⅳ型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2.4)d。内固定手术完成后,在股骨头颈交界处上方2.0 cm处用2.0 mm克氏针钻孔,观察钻孔处血液流出速度、颜色及性状等。根据渗血情况将患者分为渗血良好组(51例,在钻孔15 s内可见鲜红色血液渗出)和渗血不良组(12例,在钻孔15 s以上渗出暗红色血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运用Cox回归模型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3例患者术后获24(18,3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渗血良好组和渗血不良组分别有3、5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渗血良好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90.0(86.0,92.0)分]和疼痛VAS评分[1.0(1.0,2.0)分]显著优于渗血不良组患者[85.5(71.3,88.8)、2.5(1.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Garden分型Ⅳ型( HR=6.784,95% CI:1.324~35.664, P=0.023)和术中渗血不良( HR=10.744,95% CI:2.359~51.774, P=0.003)是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在股骨头上钻孔能直观判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供情况。术中渗血不良是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空心加压埋头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埋头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空心加压埋头螺钉内固定治疗46例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活动度.采用Broberg-Morrey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骨折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11例.骨折均愈合,时间12~24周.术后无骨折移位、桡神经深支损伤、特异性炎症、关节不稳、疼痛和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120°~140°、过伸5°~10°;前臂旋前80°~90°、旋后80°~90°;采用Broberg-Morrey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29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空心加压埋头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骨折固定稳固、患者可早期恢复肘关节功能、并发症少、无需取出内固定的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皮空心钉联合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钉联合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采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22例)和改良组(采用经皮空心钉联合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1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19.57±9.45)个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改良组均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发生;股骨颈短缩率改良组低于传统组(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改良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改良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符合股骨颈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与经皮空心钉联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患者术后下地时间早、骨折愈合时间短、股骨颈短缩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4 枚空心加压螺钉(FCCS)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52 例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FNS组(采用FNS内固定治疗,25 例)和FCCS组(采用FCCS内固定治疗,27 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 10~24 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FNS组短(少)于FCCS组(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FNS组长(多)于FCCS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Garden指数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血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外侧激惹症状发生率FCCS组高于FNS组(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FNS组高于FCCS组(P<0.05).结论 FNS和FCCS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FNS内固定整体结构稳定性较高,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术后大腿外侧激惹症状发生率低,早期疗效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其它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系统评价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对比空心加压螺钉(CCS)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FNS对比CCS或DH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类型包括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研究对象为≥18岁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排除计算机辅助下置钉或者生物力学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8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估研究质量后,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5项高质量队列研究,共1 8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CS相比,FNS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标准化均数差(SMD)=-0.68,95%置信区间(CI)(-1.00,-0.36),P<0.0001]、Harris评分更高[均数差(MD)=2.46,95%CI(1.14,3.78),P=0.0003]、透视次数更少[MD=-10.61,95%CI(-12.64,-8.58),P<0.0001]、发生股骨颈短缩[MD=-2.23,95%CI(-3.66,-0.99),P=0.0007]、股骨头坏死[比值比(OR)=0.54,95%CI(0.31,0.96),P=0.04]、螺钉切出[OR=0.33,95%CI(0.17,0.67),P=0.002]、退钉[OR=033,95%CI(0.17,0.62),P=0.0007]的风险更低,而出血量增加[SMD=0.90,95%CI(0.51,1.28),P<0.0001],两组手术时间、VAS评分、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DHS相比,FNS具有更少的手术时间[MD=-23.72,95%CI(-30.21,-17.22),P<0.0001]、透视次数[MD=-10.33,95%CI(-11.71,-8.95),P<0.0001]和出血量[SMD=-0.51,95%CI(-0.90,-0.12),P<0.01],两组Harris评分、股骨颈短缩、骨折不愈合、螺钉切出、退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FNS治疗股骨颈骨折在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透视次数、以及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螺钉切出、退钉发生率方面优于CCS,而比较FNS和DHS的研究数量太少,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才能得出较明确的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无头加压螺钉与空心钉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比较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和空心钉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20-01-2021-12诊治的64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31例采用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微创内固定(A组),33例采用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空心钉微创内固定(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 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整个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感染、内固定松动、跟骨高度丢失、跟骨短缩、跟骨增宽、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等情况.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B组,而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空心钉内固定,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缓解更快,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更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