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脾论学说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肝脾论学说由龙江医派学者谢晶日教授提出.肝脾论强调气血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冲和是健康的前提,并且五脏对人体生命的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不尽相同.作为后天之脏的肝脾,不但是调节气血的枢纽,也是其他脏腑在后天中维持正常功能的关键;当疾病发生时,应首先责之于肝脾,在与"酸"相关疾病的发生上有"无郁不成酸"的认识;在疾病治疗方面,恢复肝脾的功能就是治疗的重点,因此强调"急则治肝,缓则治脾,肝脾同治"及"以调代补"的理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谢晶日教授基于“无郁不成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阐明谢晶日教授“无郁不成酸”理论,及其在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谢晶日教授认为“郁”在本病的发生过程中为重要的病因病机,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皆与本病的发生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辨证论治,解郁为重,同时本病乃身心同病,故应身心同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谢晶日以开郁通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析全国名老中医谢晶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门诊学习,整理并分析医案,从谢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用药经验等方面,分析其临床治疗经验,并举医案一则加以证明.[结果]谢师认为气、血、痰、火、湿、食六种郁证停聚和胃腑、大肠、膀胱三者腑气不畅是导致胃气上逆泛酸的主要病机,并提出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不同郁证采用调畅气机、开郁止酸和通腑降逆以制酸的治疗方法,达到无郁可结、腑气畅达、降胃抑酸的治疗目的.所举医案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为吞酸之肝郁脾虚兼湿热证,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之法,治疗后症状缓解,复查胃镜提示食管由反流性食管炎B级恢复正常.[结论]谢师以开郁通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思路新颖,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谢晶日从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采撷
编辑人员丨2023/8/5
谢晶日教授认为"郁"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始动因素,并将其基本病机概括为"无郁不成酸",临证常用"解郁、通腑、降逆"三法,常以"煅四石"和左金丸作为基础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