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性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对其开展资源调查是有效保护和利用管理的关键性工作.我国自1990年代以来共开展了两次全国性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掌握了国内资源状况.但由于全国性野生动物调查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尚未能在整体上及时有效地把握国内野生动物资源本底及其动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成效将直接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决策的制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实施条例》要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开展第三次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势在必行.本文的目的在于及时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案和技术方法,为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服务,以期获取更全面、可靠的野生动物资源数据,掌握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发展态势,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长宁区环境γ辐射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调查上海市长宁区室内外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估算公众受照剂量及其健康影响.方法 2022年6-12月,以网格化布点方式,根据建成年代在长宁区10个街道(镇)中各抽选12户居室,每个居室设置15个检测点.同时段在每个抽样社区中心位置抽选2条道路和1块绿地作为室外监测点,共计设置30个室外检测点.对各抽样监测点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开展现场检测.计算环境γ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并评估环境γ辐射超额终生癌症风险(excess lifetime cancer risk,ELCR).结果 长宁区室内、室外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各监测点平均值分别为(125.80±11.72)nGy/h和(76.63±16.15)nGy/h.居室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高于室外(P<0.05),2000年以后建造的居室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低于2000年以前建造的居室(P<0.05).室内、室外γ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平均值分别为0.617 mSv/年和0.094 mSv/年.长宁区居民居室内超额终生癌症风险均值为2.56 × 10-3,室外ELCR均值为4.28 × 10-4.结论 长宁区不同区域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有所不同,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和ELCR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处于全国正常波动区间范围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5—2019年三门核电站周围近海海水与三类海产品中 90Sr放射性水平调查及人群剂量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分析2015—2019年三门核电站周围近海海域海水与海产品中 90Sr放射性水平,估算食入海产品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 方法:2015—2019年,在近海海域采集海水样品,并结合当地居民饮食习惯,采集三门当地3类常见海产品,测定分析 90Sr放射性水平,结合浙江省沿海地区居民海产品消费量估算人群年待积有效剂量。 结果:2015—2019年,三门核电站近海海域海水中 90Sr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2.4~4.1 mBq/L,处于本底水平;3种海产品 90Sr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6.7×10 -2~1.3 Bq/kg(鲜重),均低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4882-94)指导值。三门县居民食用海产品摄入 90Sr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为2.2×10 -4~4.2×10 -4 mSv,远低于全球内照射所致年待积有效剂量。 结论:2015—2019年期间三门核电站周围海水及海产品中 90Sr放射性水平平稳,人群剂量负担轻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门核电站周围环境2015—2019年辐射水平调查结果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三门核电站周围环境辐射累积剂量水平及周边海水海产品中 137Cs含量。 方法:2015—2019年,在三门县境内设置60个监测点,监测环境辐射累积剂量;以核电厂排水口为起点,5 km范围内设置6个监测点采集海水,测定海水中 137Cs;采集核电站周围海域的当地居民经常食用的紫菜、带鱼、鲻鱼,测定海产品中 137Cs。 结果:2015—2019年,核电站周围环境辐射累积剂量范围为0.321~0.411 mSv;5 km范围内海水中 137Cs活度浓度范围为0.579~2.119 mBq/L;附近海域紫菜、带鱼、鲻鱼中 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0.498~0.672、0.399~0.493、0.267~0.371 Bq/kg,均低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4882-94)指导值。 结论:三门核电站周围环境辐射累积剂量及周边海水海产品中 137Cs的浓度处于本底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2—2020年杭州市区水中 90Sr和 137Cs放射性水平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市区水中 90Sr和 137Cs放射性水平和来源。 方法:2012—2020年,选取杭州市区3个水质监测点:钱塘江水(杭州市重要饮用水源)、末梢水(居民直接饮用水)、西湖水(游客密集区域,水体每月与钱塘江水交换1次),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水样并用放射化学法测定样品中 90Sr和 137Cs的活度浓度,根据 137Cs和 90Sr活度浓度获得活度比( 137Cs / 90Sr)。 结果:2012—2020年,末梢水中 90Sr和 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2.0±1.1)~(7.4±0.4)mBq/L, (0.45±0.06)~(7.1±0.6)mBq/L, 137Cs / 90Sr活度比值范围为0.07 ~ 2.40;钱塘江水中 90Sr和 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3.7±1.1)~(17.0±4.4)mBq/L,(0.28±0.01)~(15.0±4.5)mBq/L, 137Cs/ 90Sr活度比值范围为0.03 ~ 0.90;西湖水中 90Sr和 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2.2±0.5)~(11.0±2.0)mBq/L, (0.32±0.04)~(7.9±1.9)mBq/L, 137Cs / 90Sr活度比值范围为0.05 ~ 1.20。 结论:杭州市区水中 90Sr和 137Cs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导标准第四版》建议的浓度限值( 90Sr和 137Cs均为10 Bq/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井水中总放射性水平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井水中总放射性水平。方法:采集2020年巴彦乌拉铀矿周围枯水期和丰水期饮用井水174份,以及居民家中经过滤后的饮用井水5份。分析枯水期和丰水期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总放射性水平与距离铀矿中心不同位置的关系,并对居民家中过滤后的饮用井水进行放射性水平调查。采用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仪测量分析其放射性水平。结果: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井水中,枯水期总α范围为0.024~2.468 Bq/L,平均为(0.605±0.507)Bq/L,总β变化范围为0.125~1.395 Bq/L,平均为(0.420±0.235)Bq/L。丰水期总α变化范围为0.049~2.988 Bq/L,平均为(0.825±0.605)Bq/L,总β变化范围为0.059~1.623 Bq/L,平均为(0.506±0.265)Bq/L。距离铀矿中心位置水样的总放射性水平均值关系为10 km>30 km>20 km。结论: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饮用井水中的放射性活度偏高,丰水期水样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大于枯水期,放射性水平较未开采前未见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 60Co辐照装置辐射防护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某大型辐照装置运行中的辐射防护状况及异常工况下控制区内辐射剂量分布,分析其辐射风险。方法:以运行中的某大型辐照场为研究对象,使用AT1121型X、γ剂量率仪测量贮源状态及正常辐照状态下辐照场内及毗邻场所的辐射剂量水平;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异常工况下(源升起至辐照位并迅速降源至水井中贮源位置)辐照场内不同关注点位的剂量分布;依据国家标准,查验辐照场设置的辐射安全设施,分析、评价其辐射风险。结果:贮源状态下辐照场内辐射剂量水平和正常辐照状态下辐照场监督区辐射剂量水平均为0.09~0.11 μSv/h,均处于环境本底水平;异常工况下辐照场控制区内辐射剂量水平为辐照场内>迷路内口转角>迷路内,剂量范围分别为1.0~101.3 Sv、32.7~514.0 mSv、8.7~183.2 μSv,迷路外口已接近本底水平。结论:该辐照装置正常运行中,场所防护水平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异常工况下辐照场内误留将引发严重辐射损伤;若出现人员误留辐照室内,应第一时间向迷路内逃离,并于逃离过程迅速启动应急防护措施,减少辐照场内受照时间并确保启动降源操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2018年北京地区土壤的放射性水平监测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19处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为准确评价北京地区环境放射性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8年连续采集北京16个区的38份土壤样品,使用GEM-MX7080P4型高纯锗γ能谱仪对样品中放射性核素 226Ra、 232Th、 40K和 137Cs的比活度进行监测。 结果:19处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核素 226Ra、 232Th、 40K的比活度平均值连续两年分别为23.9和24.1 Bq/kg、31.2和31.7 Bq/kg、600和578 Bq/kg; 137Cs的比活度平均值两年均为1.21 Bq/kg,最高值分别为5.48和6.18 Bq/kg,约为当年平均值的4.5和5.1倍。 结论:北京地区19处土壤样品中 226Ra、 232Th、 40K和 137Cs的含量在本地区和国内环境本底范围内,土壤中 137Cs主要来源于既往的核活动或核事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运行后周围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分析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后周围饮用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2010—2022年,每年分别在丰水期(5月)和枯水期(10月)采集秦山核电站周围30 km内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测定分析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并与国内不同核电站周围饮用水、无核电站地区周围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水源水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0.021±0.019)和(0.204±0.058)Bq/L,出厂水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0.010±0.005)和(0.185±0.056)Bq/L,末梢水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0.012±0.007)和(0.170±0.058)Bq/L,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3类水体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监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国内不同核电站周围饮用水以及无核电站地区周围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接近。 结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后,秦山核电站周围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处于本底水平且趋势平稳,低于国家标准指导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天然高本底地区人群白介素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天然高本底地区(high background radiation areas,HBRA)人群白介素(IL)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从高本底地区阳江塘口镇和对照地区恩平市横坡镇分别选取45~65岁健康男性41名和44名,外周静脉血离心分层后取上层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IL-2、sIL-2R、IL-4、IL-5、TGF-β1的血浆含量。对两地区居民血浆白介素进行比较,并通过协方差分析观察地区、年龄、吸烟、饮酒、收入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HBRA健康居民除IL-2的浓度略高于对照地区外,其余指标均低于对照地区居民,其中IL-5( t=7.124, P<0.001)、TGF-β1( t=4.900, P<0.001)的统计结果在两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分析结果提示吸烟对IL-2水平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283, P<0.05)。 结论:受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影响,阳江天然高本底地区居民血浆白介素各种类呈现不同的水平改变,免疫平衡偏向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略强于对照地区,提示长期慢性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诱导机体免疫功能发生适应性改变,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