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本、加拿大及EPPO植物检疫性菌物名录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分析中国、日本、加拿大及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EPPO)现行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以期为我国科学合理制定检疫性菌物名录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世界三大菌物名称注册库Fungal Name、Mycobank及Index Fungrum信息,对上述名录中检疫性菌物学名、种类、数量等信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4个国家或地区的名录共涉及检疫性菌物218种,分布在2界4门30目61科114属中.其中,中国有82属130种,日本有43属61种,加拿大有30属41种,EPPO有41属67种.在检疫性菌物涉及类群方面,4个国家或地区各类群所占比例不同,4个国家或地区名录中子囊菌门占比均为最高,中国和日本名录中卵菌门和担子菌门占比相近,加拿大卵菌门占比较高,EPPO担子菌门占比较高.4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检疫性菌物情况分别为中国77种,日本34种,加拿大22种,EPPO 25种.4个国家或地区共有的检疫性菌物有5种,分别是栎枯萎病菌、栎树猝死病菌、马铃薯癌肿病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和马铃薯黑粉病菌.[结论]由于菌物分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检疫性菌物的分类地位已经发生变化,4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检疫性菌物名录与国际公认现用学名不一致情况最为明显,我国检疫性菌物名录亟待修订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进境德国云杉原木中夹带栎树猝死病菌的检疫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检测自德国进境云杉原木夹杂的水青冈植物叶片上是否携带栎树猝死病菌.[方法]采用磁珠法提取水青冈植物叶片DNA,根据巢式PCR方法和DNA序列测定分析方法,进行栎树猝死病菌的检测.[结果]采用巢式PCR方法,能够扩增出约280 bp的特异性条带;DNA序列测定表明,该DNA序列与GenBank中多个栎树猝死病菌分离物DNA序列相似性达99%,位于同一个发育分支.[结论]样品中检出栎树猝死病菌,这是我国口岸首次从进境德国云杉原木中截获栎树猝死病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未来气候变化下栎树猝死病菌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中国国家有害生物检疫信息平台的有关记录和文献以及WoldClim网站,获取栎树猝死病菌的地理分布数据及气候数据,并用SPSS软件和刀切法筛选主导环境变量.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软件,对栎树猝死病菌现代和未来情景下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并计算和绘制栎树猝死病菌高风险区质心转移轨迹.通过不同年份和不同气候情况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1,说明MaxEnt模型准确并适用于预测栎树猝死病菌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同时结合其主要寄主植物的地理分布进一步增强预测模型的可信度.预测结果表明,最冷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是影响栎树猝死病菌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而2030s(2021—2040年)、2050s(2041—2060年)和2070s(2061—2080年)在3种气候情景下(SSP1-2.6、SSP2-4.5、SSP5-8.5),栎树猝死病菌的潜在适生区相较于现代情景下都有所增加.此外,高风险区面积在3个年代3种情景下的面积增长率均高于45%.高风险区质心变化的预测结果表明,3个年代3种气候情景下高风险区质心移动轨迹均在江西省范围内,且有向北转移的趋势.虽然栎树猝死病菌尚未在我国爆发,但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为该病菌的中高适生区,因此入侵扩散风险不容小觑.一旦栎树猝死病菌入侵成功,在未来的2030s、2050s和2070s其适生区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从而带来不可逆的生态灾难.因此应当加强相关检疫,防治病木和其他带菌材料传入,从源头上断绝入侵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