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三焦探讨桂枝加桂汤证的形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系统回顾了三焦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关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三焦是三焦-水道-津系统的中枢,对于体液的正常输布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并将此认识引入桂枝加桂汤证的解析.桂枝加桂汤证奔豚的发生是由于烧针被寒,体液无法从体表外泄,在回收的过程中,由水道到三焦,再由三焦到肺脉,管道中的体液量过大,压力过大所致.采用桂枝加桂汤治疗,既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还可以温经通阳,平冲降逆,体现了中医从治的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松龄基于《伤寒杂病论》理论论治奔豚病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王松龄教授,出身中医世家,熟读中医经典六十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读经典,做临床,用经方,效如桴鼓.现将王教授运用伤寒辨证理论治疗奔豚病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奔豚,古病名,属于发作性的一种病证.自觉有气从少腹起,向上冲逆,至胸、腹,而后或冲至咽喉、甚或至头部,发作欲死,之后冲气逐渐下降,缓解后却如常人.豚专指小猪,由于发病突然,气冲如小猪之奔突,故名奔豚[1].张仲录《伤寒杂病论》全书明确论述奔豚病有3处:分别是《伤寒论》第65条、第117条及《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专篇论治奔豚气病,详细阐述了本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提出了治疗方证,体现了仲景治疗奔豚病的辨证思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