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食堂就餐误食桐油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一起食堂就餐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方法:收集2019年9月2日A景区职工及其家属中疑似病例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就餐情况等信息,并对就诊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对食物样本进行成分定性检测。结果:共收集病例29例,发生率为96.7%(29/30),临床表现以腹泻(27例,93.1%)、呕吐(26例,89.7%)、恶心(20例,69.0%)和腹痛(14例,48.3%)为主,实验室中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白细胞升高(15/19)、尿常规异常(8/13)、肝功能各指标升高(11/18)。9月2日午餐的炒青菜为危险食品,1份剩余烹调油样本的检测结果为桐油。结论:本次事件确定为一起误将桐油作为烹调油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筛炮制筛各部位名称与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通过对手筛炮制筛的探讨,明确其各部位名称,规范具体操作流程以及保养等注意事项,便于中药传统炮制技艺的继承与创新.方法:通过查阅中国药典、国家标准、《中药炮制学》以及文献资料,结合笔者 40 多年的炮制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手筛炮制筛常由篾片/丝编织而成,分为筛框和筛面两部分;一般站立操作,双手拇指对称抠压或抠住筛沿(两拇指位于靠胸内侧相距约筛沿周长的五分之二处)、食指抵压筛框、余三指抠住筛框底部团转筛子,使所筛物料在筛内做圆周运动;新筛曝晒或烤热、刷热桐油以便油透,筛后注意清洁养护.结论:手筛炮制筛用于中药炮制的净制、切制和炮炙的各种操作,故明确其结构名称,确定其操作流程及保养方法,有利于同行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以及手筛炮制筛的守正创新,以期能有更完备的炮制筛制作标准及法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一起桐油混入食用油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处置,为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 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收集住院病历等资料;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次事件10人发病,发病潜伏期在70~100min之间,集中发生在同一潜伏期内,流行曲线呈单峰型;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中毒者呕吐物、剩余食品、加工容器具涂抹物以及烹调用油检测桐油阳性.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因为将桐油看成食用油使用,导致桐油污染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建议加强桐油等工业用油的管理,加强人员集中场所的食品监测和督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04-2017年广西报告的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广西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有毒植物中毒的及时预警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17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有毒植物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7年广西共报告有毒植物中毒事件248起,累计报告中毒病例2384人,死亡80人,病死率3.36%.6月报告事件数最多,占19.35%.南宁、桂林、河池、贺州、梧州是有毒植物中毒的高发地区.毒蕈中毒事件数和死亡数最多,分别占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的45.16%和48.75%;其他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有桐油或桐油果(20.56%,51/248)、钩吻(8.06%,20/248)、四季豆(6.45%,16/248)等.误食误用和加工不当为主要引发因素,分别占90.32%和8.47%;家庭和集体食堂是主要发生场所.结论 有毒植物中毒问题突出,加强对高发地区、高发季节、重点人群的科普宣教,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是减少此类中毒发生和死亡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桐油联合阿维A酸对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IL-23/Th17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桐油联合阿维A酸对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IL-23/Th1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1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桐油组及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阿维A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桐油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桐油外敷.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价桐油组及对照组疗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2组皮损组织中IL-17、IL-22、TNF-α和IL-23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治疗前后2组皮损组织中Th17细胞含量变化.结果 桐油组的总有效率(94.90%)显著高于对照组(76.53%)(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桐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皮损中IL-23、IL-17、IL-22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桐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皮损组织中Th17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桐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桐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略高低于对照组(10.20%),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桐油外敷联合阿维A酸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皮损组织中IL-23/Th17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亚硝酸法测定油样中桐油含量的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辛氧桐油液使脐带脱得快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草药黄芫花和桐油提取物对实验性宫颈癌的促进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芫花和桐油提取物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桐油石膏治疗外科急性炎症126例初步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