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资源优势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江西省资溪县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独具森林资源优势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促进该类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资溪县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理论和方法,在调节服务通用指标体系(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氧气提供、碳固定、气候调节、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空气净化、物种保育)及文化服务通用指标体系(景观游憩、教育)基础上,增加负氧离子、康养等指标,并引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修正系数,构建独具森林资源优势的GEP指标体系和方法,评估了研究区2010、2017和2020年GEP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弹性指数及价值损益分析方法量化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7和2020年资溪县GEP分别为167.88、268.17和384.07亿元.各生态系统GEP占总GEP比例依次为森林>湿地>农田>草地>城镇.研究期间,GEP增加值主要来源于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对GEP产生了重要影响.2010-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为8501.88 hm2.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依次为草地(-2811.17 hm2)>城镇(1428.06 hm2)>森林(1357.67 hm2)>湿地(1031.05 hm2)>农田(-1005.01 hm2).各类用地的绝对变化主要发生在2017-2020年.各测算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弹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生态系统,说明GEP对林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最高.价值损益分析表明,城市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GEP,林地、湿地的保护促进了 GEP增加.2010-2020年,资溪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导致GEP增加18.65亿元,说明资溪县土地利用变化整体上对生态的影响是正向的.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溪县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之后的绿色发展成效,也为研究区今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支持,并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GEP核算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应用场景及其运行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因地制宜选择实现模式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利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推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文本词频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从自然资本、生态服务和参与主体三个角度,实证总结了不同价值实现模式的应用场景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生态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是用于农地自然资本,通过市场手段激励农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提升农地供给生态产品的功能.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主要是用于林地自然资本,通过生态权益交易,协调公共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利益,以保护森林的调节服务功能.生态补偿模式主要是用于水域自然资本,通过建立受益者和保护者之间的补偿机制,提升水域的调节和供给服务功能.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模式主要是用于废弃工矿用地自然资本,通过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联合开展修复整治,提升废弃工矿用地的文化服务和供给功能.研究结果为因地制宜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国外森林文化价值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虽然国外很少有森林文化价值的表述,但是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研究较为丰富.在对比概念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国外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的概念要比国内森林的文化价值窄,但是除了非获取性、非利益性以及物质性的森林文化外,两者概念较为接近;从国外森林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相关研究出发,综述认为国外森林文化价值深层内涵为居民福祉;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国外森林的文化价值研究对象、指标体系等相关进展,并提出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完善、研究定量化、研究方法的创新、居民福祉及其公平性等未来森林的文化价值研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SolVES模型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人类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文化服务因其自身的无形性常在研究中被忽视且难以衡量.选取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应用SolVES模型并生成5种价值指数地图和价值总和地图来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结果表明:审美价值在秦岭山脉和城市公园等区域较高;娱乐价值在娱乐机会较多、交通便利的城市和秦岭北麓区域更高;文化与历史价值集中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地区;精神价值在与城市距离较近、有山川分布的森林公园更高.SolVES模型在大范围区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为政府进行生态建设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近20年平顶山市生态用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演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改变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是区域生态规划、生态资产管理以及生态补偿的重要依据.基于 RS、GIS技术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当量评估方法, 对平顶山市 1995—2015年间 3个时段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及比较分析,研究表明: 研究期内, 平顶山市生态用地发生"林地水域增加, 农田草地减少"的结构变化特点.研究期末平顶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长态势, 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共增加129.05亿元.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 平顶山市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分别增长2.53%和0.22%, 支持服务和供给服务分别下降1.35%和1.42%.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看, 平顶山市水文调节功能价值增长最多, 20年间一共增长70.70亿元, 而食物生产功能价值下降了 10.53 亿元.森林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覆被增长是平顶山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长的主要因素, 农田生态系统的减少是食物生产、原料供给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以为平顶山市生态用地布局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演变提供数据支撑, 也可为未来平顶山市生态资产管理、生态规划以及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人林共生时间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成果集成、理论分析、案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公园尺度和区域尺度森林文化价值的量化评估方法;运用评估方法评估全国和各省森林的文化价值.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评估森林文化价值的高低,可采用以“人林共生时间”为核心的评估方法,以“文年”作为计量单位,简称“文年评估法”.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用游人在森林公园中逗留的时间来反映.区域森林的文化价值由居住人口与森林共生的基本生活时间和森林文化活动时间的两者之和共同反映.评估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总体上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国不同省份的森林文化价值总量、地均、人均、林均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四川、广东、云南、福建、黑龙江是森林文化价值大省;上海、福建、浙江、广东、北京对单位土地森林文化价值开发充分;福建、吉林、云南、黑龙江、四川人均森林文化福利优厚;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河南对森林文化价值的需求旺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参与式制图的城市保护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价——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化评价及其空间制图可以为确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优先保护地域提供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为例,采用问卷和结构式访谈结合参与式制图(PPGIS)方法,将非货币CES价值和空间信息结合,把丰度、多样性和稀有度指数转化为空间生态综合指数,定量评价了CES价值及其空间分布,识别出优先保护地域.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的CES价值分布不同,共青森林公园美学服务价值主要分布在相对开阔的草地、滨水和疏林区,滨水区具有较高的社会关系和灵感价值.多样性较高价值区主要沿湖滨水分布,而稀有度价值较高区域多分布在森林和草地区.通过对8个梯度阈值生态指数的最高值区域进行叠加,验证了25%为有效划分阈值,能够更准确划分公园CES优先保护范围.该方法引入公众参与,实现了使用者体验的空间化、定量化、类型化,建立了景观、空间、体验的地域关系,可为城市保护地优先保护地域划分及其规划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森林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森林文化价值是人类与森林生态系统长期交往互动、和谐共生中所发育形成并提供人们的精神服务和文化产品的总和,作为森林资源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尚在探索完善中.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验证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人与森林共生时间"的核心理论和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方法,构建了包括8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53项指标因子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核定了指标权重和综合指标系数,并对森林文化价值物理量和价值量开展评估.研究发现,森林文化价值与人在森林中停留、互动共生的时间成正比,人与森林的共生时间是相对的和动态变化的;其价值高低,与自然力的作用、森林资源要素和环境结构密切相关;不同区域森林文化价值存在梯度差异.通过我国各省区市案例结果表明,森林文化价值量与森林覆盖率、森林常驻人口、森林质量、森林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森林游憩和森林的文化产业、区域居民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元谋干热河谷生态交错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具有干热河谷生态交错带典型环境特征的云南省元谋县大哨林场为例,以当量因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法为基本评价方法,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确定各林种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以GIS技术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海拔、坡度和坡向方面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栎类的单位面积森林ESV最高,为21 017.23元/hm2.灌丛单位面积森林ESV最低,为18 424.56元/hm2.云南松在供给服务和支持服务方面的价值最高,栎类在调节服务方面价值最高,灌丛在文化价值方面最高.(2)随着海拔的提升,云南松的森林ESV呈上升态势,栎类呈“倒v”型特征,而灌丛呈下降态势.1 200-1 350 m的高程范围森林ESV最低,为122 523.32元.1 550-1 600 m的高程范围森林ESV最大,为5 894 008.23元.(3)斜坡中的森林ESV最高,为6 786 937.13元.平坡和陡坡中栎类的森林ESV占森林总ESV价值比例最高,在缓坡和斜坡中云南松的森林ESV占森林总ESV价值比例最高,4个坡度类别中灌丛的森林ESV占森林总ESV价值比例差异性相对较小.(4)半阳坡的森林ESV最高,为6 966 170.63元,半阴坡的森林ESV最低,为1 228 173.99元.阳坡和半阳坡中云南松的森林ESV占森林总ESV价值比例最高.半阴坡中栎类和云南松的森林ESV占森林总ESV价值比例较为接近,阴坡中3个林种的森林ESV占森林总ESV价值比例差距不大.综上所述,各高程范围的森林ESV有着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不同坡度类别和坡向中各林种的森林ESV有一定空间差异性,森林ESV的空间分异性是森林植被对干热河谷生态交错带生态环境异质性的响应;高程引起的水、热、蒸发比的变化对森林ESV空间分异性影响最为关键,不同林种对坡度和坡向的适应差异性使得坡度和坡向对森林ESV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两山"基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与"两山"转化分析——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评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山"基地)的"绿水青山"价值及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两山"转化)成效,以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态产品价值、生态调节价值和生态文化价值的"两山"基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核算体系,并探索性地以生态产品价值和生态文化价值之和评估"两山"转化成效.以"两山"基地——浙江省宁海县为例,对2011-2018年宁海县GEP和"两山"转化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2011-2018年期间宁海县GEP逐年提高,2018年GEP为1259.03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 47.78%,是同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的2.09倍,生态调节服务是宁海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生态服务类型,其价值达670.59亿元,占GEP的53.26%.2018年,宁海县"两山"转化价值为588.44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 1.39倍,其中旅游转化的贡献度最高."森林宁海"建设、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全域生态旅游、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等是宁海县GE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GEP核算体系可以作为"两山"基地建设成效评估和"两山"转化评估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