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对来稿的要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 总体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临床实用性,资料翔实,文字简练. 2 医学名词应标准和规范,文内前后统一. 医学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理学名词》、《生物化学名词与生物物理学名词》、《化学名词》、《植物学名词》、《人体解剖学名词》、《细胞生物学名词》及《医学名词》系列为准. 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版和《中国药名通用名称》2005版为准;新开发的药物,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药物名称或新译名词应附英文、不用商品名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思维图+混合式教学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思维图结合混合式教学对提高《药用植物学》教学质量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学习《药用植物学》课程的1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20级51名学生予以常规教学,观察组为2021级51名学生予以思维图结合混合式教学。评估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及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高( t=3.01、3.14; P=0.003、0.002);与实践前比较,实践后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t=11.22、2.69; P<0.001、 P=0.008);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高于对照组( t=6.79、7.83、7.26、7.43、8.54; P=0.009、0.005、0.007、0.006、0.003)。 结论:思维图结合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改善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认为该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组聚合酶等温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在诊断病原微生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组聚合酶等温扩增(RPA)技术是新开发的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等温扩增技术,将RPA与侧流层析试纸条检测(LFS)技术相结合,可快速鉴别目的基因。迄今为止,RPA-LFS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植物学等领域。本文将对RPA-LFS技术在病原微生物中的诊断进行综述,为实现病原微生物的即时诊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撰稿要求
编辑人员丨2周前
1 医学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理学名词》、《生物化学名词与生物物理学名词》、《化学名词》、《植物学名词》、《人体解剖学名词》、《细胞生物学名词》及《医学名词》系列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版和《中国药名通用名称》2014 版为准;新开发的药物,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药物名称或新译名词应附英文,不用商品名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救荒本草》白蒿的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白蒿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但《救荒本草》所载白蒿与其他"白蒿"不同.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现代植物学知识,从植物形态、生境分布、名称及食用等方面对《救荒本草》白蒿进行本草考证,认为《救荒本草》记载的白蒿更可能是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即中药茵陈的来源植物之一.至于茵陈蒿自《神农本草经》就有收录,但《救荒本草》将其列为"新增",可能是由于早期茵陈蒿植物品种混乱,当地百姓不知茵陈蒿之名造成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植物词汇的文化含义及英汉翻译方法:传承与创新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然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植物学词汇的准确翻译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翻译方法通常只注重语言转换,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播,导致许多词汇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创新植物词汇的英汉翻译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还能促进文化传播.通过准确生动地翻译植物词汇,能更好地传播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细话裸子植物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裸子植物在植物学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大,但各教材却有不少问题困扰着师生们.本文指出了各教材在许多知识方面的矛盾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意见.首先,裸子植物具有真中柱,而不是网状中柱.其次,根据一些裸子植物发育的异形叶性,本文推测出几类植物叶的起源.然后,文章仔细分析了苏铁属植物的生殖结构及其发育,澄清了 一系列混乱;探讨了松属生活史的一些细节,纠正了 一些不准确的说法;此外,还讨论了胚珠叶生还是茎生这个重要问题.最后,文章建议,将麻黄属和买麻藤属出现的一个花粉管里的两个精子参与受精的现象称为双融合而不是双受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抗战胜利后中美曾筹划合编《中国植物志》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1946年在美国植物学家梅尔、和嘉倡导之下,提议中美两国合编《中国植物志》,得到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积极响应,并开始编制计划、组织人员、筹集经费,但因时局影响,并未予以实施;但可将此看作是1988年中美开始合编Flora of China之起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对来稿的要求
编辑人员丨2024/7/27
1 总体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临床实用性,资料翔实,文字简练. 2 医学名词应标准和规范,文内前后统一. 医学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理学名词》、《生物化学名词与生物物理学名词》、《化学名词》、《植物学名词》、《人体解剖学名词》、《细胞生物学名词》及《医学名词》系列为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了解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交易现状,发掘民族医药传统知识.方法:采用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对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进行调查,完成包括基原名、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等内容的药用植物编目.结果:经过整理和鉴定,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有153种,隶属72科,123属,被《中国药典》收录49种,作为保健品使用的药材共28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共29种.药材药用部位有8类[根类(根或块根或根茎)、全草类或全株类、果类、鳞茎、花类、子实体类、油类、叶类],其中以根类入药最多,占总种数的47.7%.药材主要用于益气补血、益肾强筋、键脾和胃、调节免疫、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温里散寒、温经止痛、抗炎、镇痛及清热解毒等功效.药材使用方法以水煎服为主,其次是多种配伍炖肉,煎汤熏洗或沐浴,捣烂外敷,泡酒涂擦.药材治疗疾病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最多(56种,36.6%),其次是治疗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疾病(54种,35.3%).结论:云南小凉山地区端午药市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被用于药用、食用和保健品,药用独具民族特色,成为发掘新药源、新用途的潜在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