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修复年限植被混凝土基材有机碳氧化稳定性恃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基材质量的变化,选择修复0、3、6、9、12和15年的基材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微生物量碳(MBC)、总有机碳(TOC)及其氧化有机碳组分(F1:极易氧化有机碳;F2:容易氧化有机碳;F3:较易氧化有机碳;F4:难氧化有机碳)含量随修复年限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基材TOC含量在修复早期下降显著,随年限增加略有升高,其后呈下降趋势,最后趋于稳定.(2)修复9年的基材氧化有机碳组分F1、F2和MBC显著大于12年和15年;并且从修复9年至15年,F1、F2和F3组分占TOC的比例分别从32.14%、38.43%和20.07%下降至24.34%、22.59%和18.71%,F4组分由9.99%增加至32.36%.(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OC与F1、F2、F3和F4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易氧化碳(ROC)与F1、F2和F3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MBC与ROC、F1和F2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本研究表明随着修复年限增加,基材有机碳的内部循环会受到阻碍,基材氧化有机碳组分可有效反映基材质量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草本植物光合生理与生化特性对植被混凝土水泥含量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中水泥含量对于边坡稳定性和物种的定居生长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探讨冰草和垂穗披碱草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应用中的适宜水泥含量,测定两种草本植物光合生理与生化特性对植被混凝土水泥含量的响应.结果显示,水泥含量对两种草本植物的光合生理与生化指标均有显著的影响.冰草、垂穗披碱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均随着水泥含量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8%水泥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的1.45倍和2.39倍),气孔导率(Cs)、胞间CO2浓度(Ci)均与Pn有着相似的趋势.光能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水泥含量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且冰草均在6%水泥处理组最大,分别为对照组的2.13倍和1.45倍;而垂穗披碱草均在8%水泥处理组最大,分别为对照组的2.39倍和2.34倍.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也均随着水泥含量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综合分析比较两种草本植物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参数,垂穗披碱草对水泥含量最高耐受含量为6%-10%,冰草为4%-8%,垂穗披碱草对水泥含量的耐受度高于冰草.冰草和垂穗披碱草均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可应用于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地区边坡的生态恢复,在植被混凝土生态恢复实际中应结合边坡的稳定性需要再适当调整水泥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