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设施气态放射性氙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当前,大气环境中的放射性氙13imXe、133mXe、133Xe和135Xe等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各种反应堆的运行活动及反应堆重特大事故泄露,为提升核设施场所及其流出物中放射氙在线监测能力,研制高灵敏氙在线监测系统用于核设施场所及气态流出物中放射性氙活度浓度监测、预警和报警.方法 采用氙膜分离浓缩技术,氙高效选择吸附技术和低本底特征伽马能谱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核设施气态放射性氙在线监测系统.结果 放射性氙在线监测系统在取样1 h,测量1h的运行模式下,对133Xe的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约为(1.43±0.03)Bq/m3.结论 该系统可较好地用于核动力厂和同位素生产堆等核设施场所及气态流出物中氙活度浓度的在线监测,有助于提升人员、环境及核设施安全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某同位素产业园区大气环境放射性容量估算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研究和估算同位素产业园区公众剂量约束值和大气环境放射性容量,为同位素产业园区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同位素产业园区的自然环境资料、气象数据、人口分布及饮食习惯数据,以及放射性气载流出物排放源项等,基于自然环境辐射危险度水平确定同位素产业园区公众剂量约束值,采用全途径法估算产业园区大气环境放射性容量.结果 确定同位素产业园区公众剂量约束值为0.2 mSv/a;规划末期气载流出物排放对公众所致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1.07×10-6Sv/a,占公众剂量约束值的0.54%;气载放射性核素排放量的环境辐射容量占比为0.04%~4.34%.结论 本研究确定的产业园区公众剂量约束值可作为区域大气环境放射性总容量,对其气态放射性流出物排放进行约束;采用全途径法,考虑各放射性核素排放的综合影响,估算各放射性核素的环境放射性容量,适合产业园区同位素生产企业的控制和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华龙一号”核电厂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验证的试验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试验验证以确保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华龙一号”堆型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采用单嘴取样头设计)充分满足取样代表性要求.方法 本文基于美国国家标准ANSI/HPS N13.1-1999要求,建造了“华龙一号”反应堆烟囱1∶5的比例模型,在比例模型上完成了3个不同标高取样截面的平均气旋角、气体流速分布、示踪气体分布、示踪气溶胶分布验证试验,并在福清核电站1、2号机组的烟囱上开展了气旋角、气体流速、示踪气体浓度分布的验证试验.结果 在“华龙一号”比例模型烟囱三个预选取样截面(Q1、Q2、Q3)中心2/3区域内,在两种设计通风工况下,气体流速分布变异系数(COV)≤1.1%,所有测点最大气旋角为11.38°,示踪气体分布浓度分布COV≤4.4%,示踪气溶胶浓度分布COV≤4.7%;在实际烟囱预选取样截面中心2/3面积内气体流速分布COV≤8.4%,所有测点气旋角平均绝对值为11.3°(且最大值<20°),并且由DVN碘排风、DVN正常排风系统注入示踪气体时,测量截面上示踪气体浓度分布COV分别为2.2%、1.3%.结论 “华龙一号”模型烟囱和实际烟囱的所有测试指标,全部符合ANSI/HPS N13.1-1999标准对于取样截面上污染物混合均匀性的要求,即可以采用单点取样方式来设计“华龙一号”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ERMOD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AERMOD模型机理,研究其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给定的释放源项和厂址气象数据,模拟获取核设施常规运行时气态放射性核素浓度分布,并进一步定性分析气态流出物浓度峰值落地点和时间分布,研究AERMOD模型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结果 通过AERMOD模型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分析,得出该模型总体满足核设施气态流出物浓度分布计算需求,可应用于核设施气态流出物扩散趋势和敏感点分析,并可为核设施常规运行的监测计划提供数据支撑.结论 本研究可为今后深入开展AERMOD模型在核设施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