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瘤内细菌特征基因及其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肿瘤组织中细菌相关特征基因,并研究肿瘤内细菌相关特征基因在GBM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分析得到的原发性GBM瘤内细菌相关特征基因的公开数据,共152例.根据GBM患者总生存时间的中位数,将其分为低生存组(78例)和高生存组(74例).使用秩和检验评估组间α多样性的差异;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CoA)评估组间β多样性的差异;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比较两组GBM样本中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的细菌种类.分别根据各差异细菌相关特征基因的相对丰富度将152例患者分为高丰富度组和低丰富度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高丰富度组与低丰富度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对与良好预后相关的高丰富度细菌相关特征基因GBM样本中显著上调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过程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TCGA转录组测序数据集分析肿瘤免疫微环境景观,应用曼特尔检验分析免疫细胞浸润含量与预后相关细菌特征基因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R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52例GBM组织中共鉴定出252种细菌相关特征基因,其中234种特征基因在低生存组与高生存组均存在,8种仅存在于低生存组,10种仅存在于高生存组.NMDS和PCoA结果显示,两组的β多样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A显示,高生存组与低生存组的肿瘤组织中细菌相关特征基因的丰富度存在差异(P<0.05),其中脆弱拟杆菌相关特征基因在高生存组的丰富度较高(P<0.05),并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正相关(x2=4.13,P<0.05).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肿瘤内脆弱拟杆菌相关特征基因丰富度较高的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免疫途径相关的基因(P<0.05).曼特尔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GBM肿瘤组织中脆弱拟杆菌相关特征基因的丰富度与M1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脆弱拟杆菌相关特征基因在高生存原发性GBM患者肿瘤组织中的丰富度较高,并影响肿瘤的免疫微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数字中医学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医学迅速兴起,数字化、智能化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学也需要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将数字医学技术应用于中医学中,为中医传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以推动中医学的现代化和发展.通过对数字中医学在中医数据挖掘、虚拟中医生理人体构建、数字中医学辅助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中药数字化加工研发等方面应用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数字中医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未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封育年限对武夷山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自然封育是培育森林资源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细根作为植物体重要的资源获取型器官,在森林群落发挥生态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明晰自然封育对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正常经营和封育年限为3、5、10、15年和40年的毛竹林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不同封育年限下毛竹细根功能性状的差异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1)封育年限对毛竹细根的功能性状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封育年限的增长,毛竹细根的比根长、比根面积、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组织密度、碳氮比和碳磷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其他封育毛竹林群落相比,封育10和15年的毛竹林群落中细根比根长、比根面积和养分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土壤层次和细根径级对细根功能性状同样具有显著影响.(2)毛竹细根功能性状间随封育年限的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比根长、比根面积、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彼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碳氮比、碳磷比和组织密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随着封育演替进程,毛竹林群落中土壤因子的变化驱动着细根功能性状发生改变,土壤容重同细根养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碳磷含量与细根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养分含量与细根养分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自然封育促使毛竹细根通过自身表型可塑性合理权衡不同功能性状之间的资源配置,当封育10-15年,毛竹细根将更多养分集中于资源获取型性状的构建,吸收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功能较优,在封育10-15年后适当进行科学的人为经营活动有助于毛竹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L-25、PI3K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负担,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已引起全球医疗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以及环境污染加剧,逐渐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负担.白细胞介素25(IL-25)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IL-25可以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传导途径来影响细胞的功能.具体来说,IL-25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可以激活PI3K,进而引发一系列下游信号传导事件.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IL-25、PI3K在COPD中的具体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前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被认为是终末期膝关节炎患者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TKA被认为是最痛苦的骨科手术之一。TKA术后疼痛控制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许多止痛药的创新被用来减少疼痛的水平,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被证明是最佳选择。多模式超前镇痛包括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辅助剂,以加强术后疼痛管理。该入路是一种较好的减轻术后疼痛方法,副作用小。本综述的目的是讨论当前TKA术后疼痛管理方案。研究者对文献的回顾表明,多模式镇痛被认为是TKA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最佳方案,并通过多种类型的药物和给药途径的组合改善了临床结局和患者满意度,包括超前镇痛、轴索麻醉、外周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镇痛和局部浸润镇痛以及口服阿片类/非阿片类药物。多模式镇痛可提供上级疼痛缓解,促进膝关节恢复,并减少接受TKA的患者的阿片类药物消耗和相关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三维五法"浅论顽固性面瘫针灸证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顽固性面瘫是指面神经炎经过两个月治疗后,半年以内面部肌肉症状仍恢复效果不佳者,以气血亏虚为本,随病程挟瘀血、痰浊等成本虚标实之象.三维五法是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优势病种临床推广项目之一,即点、线与面(腧穴、经络和经筋)三维结合,刮痧、拔罐、针法、灸法和中药五法并用.本研究基于此,提出"点、线、面"三维、"头、腹、胫"三维和"听、动、化"三维,"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扎跳法、滞针提拉法、调气畅血法与腹脑同轴法"五法,在现代医学对顽固性面瘫辨病的基础上,通过病证结合、态靶结合,将多种中医特色临床有效治法有机融合起来,对持续性面肌无力、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和病后情绪障碍等进行多途径、多环节与多靶点的诊疗,发挥中医药靶向治病、调态辨证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雌激素和孕激素诱导的乳腺增生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的血清代谢组学探究大鼠乳腺增生的发生机制以及潜在差异代谢物.方法:将12只SPF级8周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和模型组(n=6),模型组给予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d-1),连续注射21 d,随后肌肉注射黄体酮(4 mg·kg-1·d-1),连续注射7 d,制备乳腺增生模型.测定大鼠体重和乳头直径,并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造模成功后,利用大鼠血清进行LC-MS代谢组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筛选正常组与模型组血清中的差异代谢物,并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开放数据库对差异的标志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乳头直径显著扩大(P<0.01);乳腺HE切片表现出典型的乳腺增生形态,表明造模成功.正常组与模型组血清样本的代谢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VIP)≥2.0和P<0.05的原则鉴定出30个差异代谢物,并且进一步进行ROC分析显示13种差异代谢物的AUC均大于0.9,表明这13种代谢物可能对乳腺增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经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大部分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鞘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细胞凋亡和胆固醇代谢等.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诱导的乳腺增生大鼠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改变胆汁酸及其衍生物代谢和脂质代谢途径有关.血清代谢组学鉴定出的13种敏感度较高的差异代谢物,可为乳腺增生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感冒清热片抗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内实验方法探讨感冒清热片抗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感冒清热片治疗肺损伤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9.0 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并用生物信息云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蛋白互作(PPI)网络,并与"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进行交集分析,筛选关键靶蛋白.将关键靶蛋白和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建立肺损伤小鼠模型验证感冒清热片对关键靶标蛋白的作用.结果 共筛选出感冒清热片治疗肺损伤的作用靶点 707 个,对应11 味中药中 107 种化合物.利用构建的"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发现感冒清热片可能通过豆甾醇、芦丁、金合欢素等有效成分对前列腺素G/H合成酶 1(PTGS1)、雄激素受体(AR)、乙酰胆碱酯酶(ACHE)等作用靶点进行调控.利用PPI网络发现SRC酪氨酸激酶(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等核心靶点.通过PPI网络与"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交集分析,筛选出关键靶标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1(CDK1)、CDK2、EGFR、雌激素受体 1(ESR1)和SRC.分子对接研究显示,感冒清热片中的豆甾醇、芦丁、金合欢素分别与CDK1、CDK2、EGFR、ESR1、SRC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内实验发现感冒清热片可剂量依赖性地减轻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损伤、炎性浸润,降低TNF-α、IL-1β、IL-6 的含量,增强CDK1、CDK2 的表达,降低EGFR、ESR1 和SRC的表达.结论 感冒清热片对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其所含的豆甾醇、芦丁、金合欢素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CDK1、CDK2、EGFR、ESR1、SRC等关键靶标蛋白,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癌症途径、钙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唑来膦酸对肌少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肌少症是指与年龄增长有关的进行性全身骨骼肌质量减少、骨骼肌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疾病.近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5.7%~23.9%,跌倒、骨折等相关风险增加,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肌肉和骨骼在发育、生长、衰老和许多疾病中表现出显著的共性,肌少症常伴随骨质疏松一起发生.唑来膦酸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它主要通过抑制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中的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来发挥作用.唑来膦酸不仅可以保持骨骼完整性,还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发挥肌肉促进作用.该文通过梳理唑来膦酸对肌少症的影响及其涉及的潜在机制,为未来治疗肌少症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构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代谢轮廓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正常糖耐量(NGT)人血浆代谢物的变化,构建差异代谢物的轮廓及分析不同代谢途径.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T2DM及NGT的血浆样本,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进行检测.用MetaboAnalyst 5.0进行筛选,条件为P<0.05和差异倍数(FC)<0.90或FC>1.10,并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 维吾尔族T2DM组与NGT组相比,有109种的差异代谢物,特有的43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等5个通路中.哈萨克族的T2DM与NGT组相比,有86种差异代谢物,特有的28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尿素循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impact>0.10,P<0.05).结论 本文构建了T2DM人血浆代谢轮廓谱,并筛选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T2DM特有的代谢物,为T2DM早期预防提供潜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