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泊酚与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对其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OIH)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七氟烷+高剂量瑞芬太尼组(A组)、七氟烷+低剂量瑞芬太尼组(B组)、丙泊酚+高剂量瑞芬太尼组(C组)、丙泊酚+低剂量瑞芬太尼(D组),每组各30例.比较各组麻醉相关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测定术后不同时间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测定患者机械痛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术前各组痛阂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h各组痛阈值均降低(P<0.05),术后24 h各组痛阈值均上升(P<0.05),B、C、D组术后6h、术后24 h痛阈值高于A组,C、D组痛阈值高于B组,D组痛阈值又高于C组,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B、C、D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P<0.05),C、D组又短于B组,D组较C组更短,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与术后0.Sh比较,各组术后其余各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A组各时间点比较,B、C、D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B组比较,C、D组VAS评分较低(P<0.05),与C组比较,D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④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B、D组心动过缓、寒战发生率均低于A组与C组(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降低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程度,且以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安全性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凯纷)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切皮前5~10 min,观察组静脉推注凯纷和地佐辛,对照组静脉推注等剂量生理盐水.于术后2 h、12 h和24 h,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于麻醉前、术后2 h、12 h、24 h,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及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术后2 h、12 h和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T h1、T h1/T h2较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同一时间点,观察组CD4+、CD4+/CD8+、T h1、T h1/T h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4 h观察组T h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12 h和24 h,观察组血清T 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9/75),与对照组14.67%(11/7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行凯纷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具有良好镇痛镇静效果,并可减轻术后免疫抑制和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七氟烷与异氟烷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了两组,各45例.两组手术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待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应激反应、认知功能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苏醒、拔管及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及术后24 h时,观察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3%(6/45)vs 31.11%(14/45)](P<0.05).[结论]与异氟烷相比,在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时给予七氟烷进行麻醉,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更小,同时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老年LC患者,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异氟烷,观察组予以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应激指标,呼吸循环指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两组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简易智能量表评分(MMSE)、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较术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均较术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应用于老年LC患者的效果确切,其麻醉恢复时间短,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按照化疗方案分为A组(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n=28)与B组(多西他赛+卡培他滨+奥沙利铂,DOX化疗方案,n=32),比较两组化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CA199、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和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统计化疗毒副反应.[结果]①B组总缓解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化疗前两组CA125、CEA、TPS、CYFRA21-1、CA199、IL-2、TNF-α、VEGF、NO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后两组上述各指标均降低(P<0.05),B组化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A组(P<0.05);③B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OX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总缓解率高,耐受性好,同时可降低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型糖尿病及七氟烷对罗库溴铵肌肉松弛效应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及七氟烷对罗库溴铵肌肉松弛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择期行中下腹部手术患者120例,其中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其余4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C组.各组患者均于诱导入睡后经静脉推注罗库溴铵,C组和A组患者麻醉维持方式均选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而B组患者麻醉维持方式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以成串刺激检测患者神经肌肉阻滞深度,记录各组患者罗库溴铵松肌作用相关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罗库溴铵肌松作用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患者恢复时间、恢复指数较C组明显延长(P<0.05),且B组患者恢复时间、恢复指数较A组延长(P<0.05).A组、B组患者T1、T2、T3、T4恢复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且B组患者T1、T2、T3、T4恢复时间较A组延长(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库溴铵可导致肌松效应恢复时间延迟,且同时运用吸入麻醉药物七氟烷可进一步延长其肌松效应恢复时间,对于2型糖尿病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需要考虑减少罗库溴铵用量或者相应延长肌松药追加间隔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拟实施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及术中麻醉效果.[结果]入室时(T0),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肺通气开始前即刻(T1)、单肺通气结束前即刻(T2)、术毕(T3)时,对照组MAP、HR值低于观察组(P<0.05);T1至拔管后即刻(T4),两组SpO2值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h观察组血清IL-6、IL-8水平低于,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肺癌根治术中应用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ERP-1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MNCs活动的影响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神经内分泌调节肽(NERP)-1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分泌大细胞(MNCs)活动的影响及其对PVN MNCs活动调节的突触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出生2~3周龄的雄性Wistar系大鼠,异氟烷麻醉后立即断头取出脑,随后用振动切片机制备厚度为250μm的含PVN的下丘脑切片.在室温(24~25℃)条件下,将切片置于持续充有混合气体(95%O2和5%CO2)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1 h以上.电极的阻抗为5~7 MΩ.使用膜片钳放大器(Axopatch-200B)及Clampex数据采集软件记录PVN神经分泌细胞的电活动,NERP-1、河豚毒素(TTX)和犬尿喹啉酸(KYC)经蠕动泵灌流给药.在电生理记录结束后,用4%多聚甲醛溶液将脑片行固定24 h后,进行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显微照相,观察所记录神经分泌细胞的组织形态学特点,确认所记录细胞为PVN NMCs.使用Clampfit10.4和MiniAnalysis(6.0)软件进行电生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在电流钳记录模式下,PVN MNCs对去极化电流刺激表现出明显的外向整流电流.给予NERP-1(100 nmol/L)可导致PVN神经分泌大细胞的放电频率显著降低并伴随膜电位超极化,冲洗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给予非选择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KYC可阻断NERP-1引起的PVN MNCs放电频率降低和膜超极化作用.NERP-1对PVN MNCs的自发性放电活动的抑制作用不受GABAA受体阻断剂的影响.在电压依存性钠通道阻断剂TTX的存在下,NERP-1显著降低NMCs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发生频率,但对mEPSCs的振幅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NERP-1下调下丘脑PVN MNCs兴奋性谷氨酸能传入效能,降低PVN MNCs的兴奋性,提示NERP-1通过间接方式调节PVN缩宫素和血管紧张素神经元的分泌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