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仍使用左旋多巴制剂.近几年来,中药治疗PD的潜在作用已被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故文章从天然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等化合物防治PD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异甘草素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频率发生的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发挥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ISL在抗LUS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梯度浓度ISL处理LUSC细胞,探究ISL在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抗癌特性.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探寻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MIR22HG/miR-24-3p/Fas配体 基因(Fas ligand Gene,FASLG)之间可能的互作关系.实时荧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LUSC 细胞中 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 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RNA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实验和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 lncRNA MIR22HG 与 miR-24-3p、miR-24-3p与FASLG的结合关系.结果 ISL可以显著抑制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信分析及临床样本分析发现lncRNA MIR22HG在LUSC中低表达,ISL可以促进lncRNA MIR22HG的表达,抑制LUSC细胞 的恶性行为.此外,lncRNA MIR22HG可以海绵吸附miR-24-3p进而调节FASLG的表达.miR-24-3p在LUSC中上调表达,FASLG在LUSC中下调表达.过表达FASLG可以逆转miR-24-3p过表达对LUSC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ISL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表明ISL有潜力作为治疗LUSC的新型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脾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生物信息学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与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的特征基因,并探寻中药复方对其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对健脾解毒汤的药物作用靶点进行研究.通过OMIM数据库、GeneCard数据库以及GEO数据库筛选银屑病的病理靶点;使用R包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从NCBI GEO公共数据库下载银屑病数据集GSE13355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Cytoscape建立"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采用WGCNA方法,寻找协同表达的基因模块;利用WGCNA-R包构建数据集中基因的共表达网络;采用CIBER-SORT算法推断22种免疫浸润细胞的相对比例,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过miRcode数据库获得关键基因相关的miRNA.统计分析采用R语言(version4.2.1)进行.结果 最终得到对应药物靶点共132个,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43个交集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cellular response to chemical stress、response to oxidative stress、gland development、HIF-1、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PI3K-Akt等信号通路.WGC-NA分析共检测到8个基因模块,其中black模块相关性绝对值最高,将black模块中筛选后得到的912个基因与43个交集靶点取交集,结果显示,ABCC1、BIRC5、PCNA这3个基因均有交集,关键基因与多种免疫细胞显著相关.对关键基因和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关键靶点的表达水平和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ABCC1、BIRC5、PCNA、AIFM2、BECN1和GPX4在银屑病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今后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茯苓酸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研究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测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等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细胞氧气消耗率和细胞外酸化率测定仪器及细胞葡萄糖代谢水平测定试剂盒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实验验证凋亡、糖酵解、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茯苓酸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并能够通过抑制其糖酵解水平促进其细胞凋亡,同时显著抑制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茯苓酸可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CRC细胞凋亡,可作为未来结直肠癌代谢靶向治疗的潜在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内GABA代谢不足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功能广泛受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神经代谢障碍性疾病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SADH)缺乏症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化学失衡和严重的神经表现.该病的病因是SSADH酶功能丧失,导致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代谢受损.尽管已知酶缺乏的身份,但SSADH缺乏症的潜在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为了揭示该病的新机制,我们在SSADH缺乏症的遗传小鼠模型(ALDH5A1基因敲除小鼠)中进行了脑蛋白表达、功能代谢和脂质组成的非靶向整合分析.我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存在明显的区域脆弱性,因为蛋白质改变主要在ALDH5A1基因敲除小鼠的海马体和大脑皮质中表现出来.这些区域显示出与氨基酸稳态、线粒体、胶质细胞功能和髓鞘形成相关的蛋白质异常表达.在急性分离的脑切片中进行稳定同位素示踪显示,葡萄糖的氧化代谢总体上得以维持,但ALDH5A1基因敲除小鼠大脑皮质的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活性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在ALDH5A1基因敲除小鼠的大脑中观察到氧化性谷氨酰胺代谢能力增强,这可能是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酰胺供应受损的神经元补偿.除了少突胶质细胞关键蛋白表达减少外,ALDH5A1基因敲除小鼠大脑中还发现富含髓鞘的神经鞘脂严重耗竭,表明髓鞘退化.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与SSADH缺乏症病理密切相关,提示选择性靶向胶质细胞可能在该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拉鲁肽对棕榈酸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对棕榈酸(PA)所致H9C2大鼠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在不同浓度的PA(0、50、100、150、200、300 μmol/L)和不同时间(6、12、24h)的条件下分别刺激H9C2大鼠心肌细胞(n=3),建立心肌细胞的脂毒性损伤模型,使用CCK8检测确定使H9C2细胞脂毒性损伤较大、细胞存活数最多的刺激条件.将成功建立模型的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CON+Lira(1 000 nmol/L)组、CON+PA(150 μmol/L)组和 PA(150 μmol/L)+Lira(1 000 nmol/L)组进行油红O染色(n=3),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以明确PA(150 μmol/L)对心肌细胞有无脂毒性.将H9C2细胞根据不同的PA浓度(0、50、100、150、200、300 μmol/L)分为 6 个组(CON、PA1、PA2、PA3、PA4 和 PA5)(n=3),按照不同的 Lira 浓度分为 6 组:CON 组、PA 组(150 μmol/L)、CON+Lira3(1 000 nmol/L)组、PA(150 μmol/L)+Lira1(100 nmol/L)组、PA(150 μmol/L)+Lira2(500 nmol/L)组和PA(150 μmol/L)+Lira3(1 000 nmol/L)组(n=3),用蛋白印迹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及其与PA、Lira浓度的关系.结果:使用CCK8检测并最终确定PA为150 μmol/L、刺激12 h的条件下,H9C2细胞的脂毒性损伤较大、细胞存活数最多.与CON组相比,PA组(150 μmol/L)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脂滴明显增加(t=34.53,P<0.05),经lira预处理后脂滴明显减少(t=19.07,P<0.05);与CON组相比,随着PA浓度的增加,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F=12.32、3.307,均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F=7.618,P<0.05);与 PA 刺激组(150 μmol/L)相比,lira 预处理可以使 Bcl-2 蛋白表达明显增加(F=7.104,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F=12.32、7.104,均P<0.05).结论:浓度为150 μmol/L的PA刺激H9C2心肌细胞12 h后可造成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模型,lira可以改善甚至逆转PA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胃汤含药血清调控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促进MC细胞焦亡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安胃汤含药血清对MC(MNNG诱导GES-1恶性转化)细胞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揭示安胃汤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作用机制.方法 将MC细胞分为空白组、安胃汤组、安胃汤+Z-YVVD-FMK(阻断剂)组、Z-YVVD-FMK(阻断剂)组4组;CCK8分别检测12 h、24 h、48 h时间点细胞增殖情况,确定最佳检测时间点及含药血清比例;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及胞核形态;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Real-time PCR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NACHT-LRR-PYD-containing proteins 3 inflammasome,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requi-ring aspartate protease-1,Caspase-1)、消皮素 D(gasdermin D,GSDMD)、IL-18、IL-1β 基因的表达;W estern-blot 检测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结果 选用48 h时间点、10%含药血清比例加入后续实验;与其余3组比较,安胃汤组LDH活性增高(P<0.01);给药组AO-EB染色均可见胞膜肿胀变形以及细胞核形态改变;ELISA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IL-18、IL-1β均见升高(P<0.01),Z-YVVD-FMK组IL-18、IL-1β均见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检测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NLRP3 mRNA、Caspase-1 mRNA、GSDMD mR-NA、IL-18 mRNA、IL-1β mRNA 表达水平均见升高(P<0.01,P<0.05),Z-YVVD-FMK 组 GSDMD mRNA、IL-18 mRNA、IL-1β mRNA表达水平均见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blot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 NLRP3/Actin、GSDMD/Actin 表达上升(P<0.01),Z-YVVD-FMK 组 Caspase-1/Actin 表达量减少(P<0.01).结论 安胃汤抗CAG可能与其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胃黏膜细胞焦亡逆转CAG病理状态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短期氮添加对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氮沉降通常会加剧土壤磷限制,微生物和植物将采取策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然而,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和/或植物如何影响土壤生物有效磷尚不明确.基于野外氮添加实验,测定了生长季(4月)和非生长季(10月)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磷酸酶活性以及根系形态和养分,并通过生物学方法量化了四种形式的生物有效磷,包括氯化钙-磷(CaCl2-P),柠檬酸-磷(CA-P),盐酸-磷(HCl-P)和酶-磷(Enz-P).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大多数生物有效磷表现为根际含量高于非根际,而生长季根际土壤CaCl2-P和CA-P含量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生长季非根际土壤CA-P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非生长季根际土壤CaCl2-P和Enz-P含量和显著增加了非生长季根际土壤HCl-P含量,但两个季节的总生物有效磷含量均保持不变.两个季节中,氮添加下植物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组织密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菌根侵染率显著增加,这说明氮添加下植物倾向于通过与菌根真菌合作而非改变根系形态来截留土壤中可直接获取的有效磷.从非生长季生物有效磷含量的动态来看,氮添加下植物根系和/或微生物通过释放质子活化矿质结合态无机磷对维持罗浮栲林土壤生物磷至关重要.总之,短期氮添加下维持了土壤有效磷的潜在供应.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微生物和植物对低磷亚热带地区氮负荷的适应机制,可为制定缓解土壤磷限制的可持续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局部麻醉药抑制肝细胞癌生长的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肝癌是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三的疾病,其中肝细胞癌又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肝癌发病隐匿,很多患者发现已到晚期,虽经手术等治疗,但疗效欠佳.近年来研究发现,局部麻醉药在治疗肝癌领域展现了显著的疗效.本文旨在探讨局部麻醉药抑制肝细胞癌生长的具体机制,包括调节肝癌细胞生长环境、增加NK细胞活性、促进癌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细胞增殖和转移等方面,以期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莲心碱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减轻体外胰腺腺泡细胞急性炎症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莲心碱(liensinine,LSN)对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胰腺腺泡细胞AR42J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0 μmol/L LSN组和40 μmol/L LSN组.模型组加入雨蛙素刺激造模;20 μmol/L LSN组和40 μmol/L LSN组加入LSN预处理12 h,再加入雨蛙素刺激造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水平,采用淀粉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淀粉酶含量,采用Calcein AM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损伤,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C3-Ⅱ/LC3-Ⅰ比率和Beclin-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p6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20 μmol/L LSN组和40 μmol/L LSN组LC3-Ⅱ/LC3-I比率和Beclin-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 p62 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 20 μmol/L LSN 组比较,40 μmol/L LSN 组 LC3-Ⅱ/LC3-Ⅰ 比率和 Beclin-1 蛋白水平显著减少(P<0.05),而p6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 β、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增加(P<0.01),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LDH活性显著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20 μmol/L LSN组和40 μmol/L LSN组IL-1 β、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5),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20 μmol/L LSN组比较,40 μmol/L LSN组IL-1β、IL-6和TNF-α分泌水平显著减少(P<0.05),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莲心碱可有效保护雨蛙素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