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癌患者血清Romo-1、sFRP-4、MRPL15水平及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存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卵巢癌(OC)患者血清活性氧调节剂-1(Romo-1)、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15(MRPL15)水平及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存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7月—2021年3月住院治疗的132例OC患者为OC组,良性病变患者为病变组,体检健康者132例对照组.对OC患者随访3年分为死亡组(n=82)和生存组(n=50).检测各组血清Romo-1、sFRP-4、MRPL15水平;Cox回归分析影响O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omo-1、sFRP-4、MRPL15对OC患者预后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病变组、OC组血清Romo-1、MRPL15水平依次升高,血清sFRP-4水平依次降低;OC组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Ro-mo-1、MRPL15水平高于未转移患者,血清sFRP-4水平低于未转移患者(均P<0.05).死亡组FIGO分期Ⅲ期~Ⅳ期占比(86.6%)、淋巴结转移占比(74.4%)、低分化程度占比(58.5%)、血清Romo-1(3.81±0.67 ng/ml)、MRPL15(13.26±2.28 ng/ml)水平均高于生存组(48.0%、48.0%、28.0%、2.92±0.58 ng/ml、10.52±1.73 ng/ml),而血清 sFRP-4 水平(1.75±0.42 ng/ml)低于生存组(2.36±0.49 ng/ml)(均 P<0.05).血清 Romo-1、sFRP-4、MRPL15、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高、分化程度低为影响OC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均P<0.05).血清Romo-1、sFRP-4、MRPL15联合预测OC患者预后生存的曲线下面积为0.957,优于各自单独指标预测(P<0.05).结论:OC患者血清Romo-1、MRPL15水平异常升高,血清sFRP-4水平异常降低,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3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生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没食子酸对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验证没食子酸(GA)对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过程中的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小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构建离体和在体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使用MTT、JC-1和MitoSOX Red法分别对离体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进行检测;使用比色法、HE染色、Western印迹法、MitoSOX Red法分别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肝组织坏死程度、细胞色素C(Cyto C)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离体肝线粒体ROS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JC-1探针红绿荧光比值显著降低(P<0.01),MitoSOX Red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预先给予GA 10μmol/L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JC-1探针红绿荧光比值显著升高(P<0.01),MitoSOX Red荧光强度明显减弱(P<0.01).小鼠肝I/R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及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中Caspase-9活化水平显著增强(P<0.01),胞浆蛋白中Cyto C表达显著增加,线粒体中Cyto C表达显著减少,线粒体ROS的生成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GA 100 mg/kg组小鼠血清中ALT及AST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中Caspase-9活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胞浆蛋白中Cyto C表达显著减少(P<0.01),线粒体中Cyto C表达显著增加(P<0.01),线粒体ROS的生成显著减少(P<0.01).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线粒体功能调节剂,GA对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酸雨对植物地上部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酸雨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和云南-贵州以东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会给地面上植物产生"首当其冲"的影响,使其生长受阻.为全面了解酸雨对植物地上部生长产生的影响,详细阐述酸雨对植物地上部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抗氧化系统和光合作用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植物受酸雨胁迫的相关生理机制.酸雨首先会破坏植物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结构,酸胁迫严重时会在叶上部和叶边缘产生明显的伤斑甚至导致植物萎蔫和死亡.其次,酸雨向植物体内输入过量的H+和氮硫化合物,会破坏氮代谢平衡,将矿质元素淋洗出来,造成植株营养缺失,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和分解,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影响植株的生长.与此同时,酸雨会导致植物体内活性氧的过量积累.此外,总结几种缓解酸雨对植物地上部危害的技术措施,如喷施叶面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接种外生菌根等.基于酸雨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从形态结构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态学等角度揭示酸雨胁迫下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的互作效应与机理;(2)加大酸雨和其他因素(如土壤重金属超标、紫外胁迫、病害胁迫等)复合胁迫的野外定位观测和田间试验综合研究;(3)从修复酸性土壤、开展生态栽培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研究、调整种植结构等多方面研究植物酸害缓解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