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区医务人员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使用时存在的问题,为优化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加快防护用品的技术革新和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表,通过问卷星系统进行问卷设计,采用"网络调研+现场调研"法对222名新型冠状病毒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1.26%(136/222)的医务人员对防护用品穿着流程没有疑义,问题最多的三个防护用品分别为医用防护口罩(48人,21.62%)、护目镜或面屏(29人,13.06%)、鞋套/靴套(26人,11.71%)。不同性别、工龄和职业对防护用品认知存在疑问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穿脱流程问题主要集中于戴医用防护口罩做闭合性检测漏气(102人,45.95%)、脱防护服边卷边脱,肩部较难脱下(81人,36.49%)、脱隔离衣及外层手套不易一同脱下(76人,34.23%)、摘防护口罩污染面部(34人,15.32%)等。 结论:应科学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品,在明确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关键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加快防护用品的技术革新和标准制定,从而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病例评析——多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 右肩肿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提高临床对RA合并痛风、感染性关节炎(SA)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报道1例RA合并高尿酸血症、反复右肩肿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RA病程10年,血尿酸升高8年,反复右肩发作性肿痛1年的患者,院外诊断RA、痛风、SA,对症治疗后疗效欠佳。近1个月病情加重伴右肩窦道形成,实验室检查:结核T细胞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CD4 +细胞计数下降;右肩数字化X线摄影、超声、双能CT、磁共振检查综合分析提示右肩尿酸盐(MSU)沉积伴骨侵蚀、骨破坏、骨髓水肿、关节积液及滑囊、腱鞘、肌腱、肌肉等多部位受累;右肩穿刺液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宏基因组测序(mNGS)及关节液培养提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确诊RA、痛风、关节结核(OAT)。予甲氨蝶呤、艾拉莫德、降尿酸、抗结核、关节清创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结论:RA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反复单关节炎,除考虑合并痛风外,应警惕有无OAT,患者免疫状态、药物因素可能干扰免疫结果判读,需综合患者临床特征、多种影像学、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40岁,“因反复发热半年余”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最高39 ℃,伴全身乏力及酸痛感。既往体健,家族史无异常。风湿抗体谱:抗核抗体(ANA)1∶100,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抗体(MPO-ANCA)弱阳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示左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低密度影(图1),伴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增高,余未见代谢异常表现。MRI检查示左肩峰下滑囊及左肩胛下肌肩滑囊混杂信号影(图2、3)。请本科会诊,专科查体:肩关节活动可,未触及明显占位,Hawkin试验(+/-),Neer试验(+),Jobes试验(-),结合患者病史及MRI检查,考虑肩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关节镜下病灶清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肩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伴黄色瘤形成(图4),免疫组化染色:CK(-),VIM(+),Ki67(8%),SMA(血管+),CD34(血管+),Desmin(-),CD163(+),S100(-)。术后1个月后予以放疗(共17次,共30.6 Gy),术后1年随访无复发,症状缓解。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经常表现为局限的结节。肿块可能起源于关节滑膜、腱鞘、筋膜层或韧带组织,膝关节较为常见。因其症状不典型常导致漏诊,本例起病较为隐匿,持续低热更多可能是长期局部炎症刺激所致,彻底清理是治疗的根本,术后放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血清学指标未达诊断阈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不符合2011版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协会(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Society,MSIS)诊断标准的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因PJI住院治疗的患者328例,男152例、女176例,年龄(62.10±13.74)岁(范围24~87岁);膝关节172例(52.4%),髋关节151例(46.0%),肘关节4例(1.2%),肩关节1例(0.3%)。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或应用抗生素前行CRP和ESR检测,PJI的诊断采用2011版MSIS诊断标准:CRP≥10 mg/L且ESR≥30 mm/1 h。将患者根据Tsukayama分型、病原体类型及免疫状态等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CRP和ESR不符合MSIS标准(即未达诊断阈值)的发生率。结果:119例(36.3%,119/328)CRP或ESR实测值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Tsukayama分型组间不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7.224, P=0.065);培养结果阴性组不符合率为46.4%,高于培养阳性组的27.4%(χ 2=12.276, P<0.001);免疫A级组不符合率为42.9%,高于免疫B级组的30.6%和C级组的23.8%(χ 2=6.586, P=0.0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培养结果阳性患者发生不符合标准的风险是培养阴性患者的0.420倍( P=0.001);免疫B级患者出现不符合标准现象的风险是免疫A级患者的0.578倍( P=0.040)。 结论:免疫状态好及培养结果阴性的PJI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清学指标未达诊断阈值的现象,诊断时应特别注意综合其他指标,以防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交锁性盂肱后脱伴反向盂肱骨性损伤1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肩关节急性锁定后脱位临床较为少见,相比于前脱位,临床症状不典型,初诊漏诊率较高.肩关节后脱位多源于直接暴力损伤,且极易合并其他损伤[1].如不及时诊治,易导致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因血运障碍致肱骨头坏死[2].本例患者为外伤后致肩关节急性锁定后脱位,伴反向Bony Bankart损伤及反Hill-Sachs损伤.患者盂肱关节损伤严重,复位难度大,复发脱位风险极高,为精准化评估患者情况,依据Moroder分型[3,4],最后采取关节镜下McLaugh-lin 手术及反向Bony Bankart双排锚钉固定术,术后影像学检查见关节对位正常,内固定位置良好,关节盂骨块复位满意,脱位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风湿性多肌痛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六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风湿性多肌痛(PMR)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3月—2023 年3 月收治的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PMR 6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 例无诱因出现多处外周关节轻微疼痛持续1 个月~1.5 年,疼痛加剧3d;2 例肩颈部肌肉僵痛,全身关节痛,并伴发热症状.6 例均误诊为RA,误诊时间9d~6 个月.给予相应治疗后效果不佳,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磁共振发现患者疼痛处无侵袭或破坏性病变,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详细询问家族史,并结合疼痛部位的特点及检查、试验治疗结果,最终确诊为PMR.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或不同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消失后减量维持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PMR临床表现多样化,缺少特异性实验检查指标,极其容易误诊为RA.临床医师需加强对该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减少PMR误诊或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关节镜下诊断治疗肩袖痛风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肩袖痛风较为罕见,与其他部位痛风所表现的典型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结果不符,容易在临床上造成误诊、漏诊,进而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案,给病人带来巨大的伤害.本文报告了1例肩袖痛风病案,回顾相关文献,详细罗列并探讨了该病潜在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特有表现及鉴别,并证明通过关节镜进行探查清理修复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临床对肩袖痛风的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戚永济先生临床灸法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对1987~1991年戚永济先生记载的病例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其灸法的临床特点.[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Epidata3.1软件对病例进行筛选、录入、审核,提取与灸法有关的病例,导出DTA文件,用Stata软件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戚永济先生灸法的应用特点.[结果]总计录入1514例病例,其中有961例使用了灸法,包括艾柱灸468例,艾条灸493例.艾柱灸涉及45个穴位,排名前5的分别是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膝眼、曲池;艾条灸涉及66个穴位,排名前5的分别是阿是穴、膝眼、膏肓、曲垣、至阴.戚永济先生使用灸法治疗病种24种,涉及内科、妇科、骨伤科疾病.[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总结戚永济先生治疗的三大科八大系疾病,并突出介绍其擅长治疗的四种疾病,即漏肩风、肘劳、痹症、腰痛.通过整合与其弟子及家人的深度访谈,总结其灸法的三大心得为重视触诊、辨证施灸、活用灸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肱骨近端骨折是成人上肢骨折中的常见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 4% [2],发生率约为 64.3~98.7 / 10000 [3-4],并逐年升高,其中肱骨大结节骨折占到约 20% [5-6].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低能量损伤,其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4,6-8].临床上,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多数移位不明显,可保守治疗,但这类患者更易漏诊,且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仍有二次移位的风险.对于移位比较明显的患者,由于可能会影响肩关节稳定性,从而引起远期肩关节活动障碍,多建议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与器械的进步,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此综述回顾既往文献,就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热针联合针刀术治疗肩周炎的围手术期护理40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肩周炎又称"肩凝症""五十肩""漏肩风"等.该病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其基本病因为肩周周围组织粘连瘢痕所致.随着微侵袭理念的发展,内热针摒除了传统针刺和灸疗的不足之处并将二者完美结合,由于其操作便捷、设计科学、应用安全、疗效卓越、费用合理,受到广大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关注,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2016年10月以来,我院骨伤科引进了内热针联合针刀术治疗肩周炎,笔者参与了其中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