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研究的全球合作——个人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文章总结了我在2023年第十六届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陈之昭博士全球眼研究合作论坛"中的发言、作为全球眼遗传联盟(GEGC)分会组织、共八位卓著演讲者参加.在科学研究中,合作和沟通很重要.研究合作通常源于科学会议,例如:1985年中山眼科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眼科会议、多次举办的GEGC会议、国际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vitreo retinal lymphoma,VRL)会议等.VRL 是我参与并证实全球合作卓有成效的研究课题之一,VRL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眼病,及时诊断并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我们在1995年首次报告VRL患者玻璃体中IL-10增高,且IL-10/IL-6比值大于1.这至今仍能助诊.MYD88突变亦可协助诊断B-细胞VRL.当前,新的体液分子特征将作为一种VRL诊断和预后评估有前景的辅助手段.与其他罕见疾病一样,诊治和治愈VRL需要全球合作.我很荣幸参加此论坛会,借此感谢我的导师、同事、学生、国内外的合作者和家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薄层CT影像的3D虚拟重建及打印技术在“网络云+双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基于薄层CT影像的3D虚拟重建及打印技术在“网络云+双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见习的医学学员共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试验组采用3D虚拟重建及打印技术辅助的“网络云+双轨”教学;对照组采用“网络云+双轨”教学。经过6个月学习后,通过闭卷考试、技能操作、演讲答辩和问卷调查4种方式比较教学效果。采用SPSS 23.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试验组在出科考试中,理论知识考核(84.25±5.53)分、操作技能考核(87.68±5.7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9.43±6.69)分、(82.97±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试验组在演讲[(44.90±2.56)分]与答辩[(45.83±2.62)分]两个环节中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的(41.88±2.71)分、(43.85±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在调查问卷中,试验组见习学员的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实习积极性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01),获取信息能力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3D虚拟重建及打印技术辅助下的“网络云+双轨”教学可显著提升学员的客观学习效果与主观学习能动性,具有较高的教学应用与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浅谈如何做好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病例报告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学术会议和竞赛活动中,报告者面临着经验不足和可参考的文章较少的困难。笔者从最常见的困惑和问题入手,从报告的目的和听众、准备的内容以及幻灯制作和口头演讲等方面,多角度分享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助教结合PBL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阐明微助教结合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应用于妇产科课堂教学的效果。方法:将受试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学生一般资料进行对比。两组学生分别采用微助教结合PBL教学和传统演讲式教学方法。通过对比两组学生课堂考勤率和期末考试相关章节分数成绩,评价其在相同内容、相同课时授课下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微助教结合PBL教学的评价,综合评估其教学效果及满意度。采用SPSS 17.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74/279)学生课堂出勤率高于对照组(61/90),且期末考试成绩相关章节得分较对照组更高( P<0.01)。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93人对微助教结合PBL教学方法的评价,调查问卷回收93份,有效率100%;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该授课方法非常满意(90人/93人),并希望应用于更多的课程教学(89人/93人)。 结论:微助教结合PBL应用于妇产科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学生对该授课方法的认可度较高,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怎样使病例报告引人入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病例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学术交流方式,通过呈现1个或1组病例的诊治过程来体现报告者的诊疗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一个精彩的病例报告需要报告者在病例选择、资料收集、报告整理及口头表述等各个环节做好充分准备。本文将分享病例报告的准备、撰写和演讲等方面的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第12届世界重建显微外科学会学术会议报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第12届世界重建显微外科学会会议(12th Congress of the World Society of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WSRM2023)于2023年8月17日至19日在新加坡召开。该学会由国际显微外科学会(IMS)和国际重建显微外科学会(ISRM)在1999年合并后成立,此后每2年举办1次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显微外科的艺术性(Artistry in Microsurgery)"。全球共1 335名显微外科学者注册参会,其中581人次分别以教学课程、全体会议、专家小组讨论或自由论文汇报等形式作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大会围绕肢体、躯干、头颈、颌面和乳房的显微重建,以及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第十一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第十一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于2020年11月21日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召开,大会设置5个主旨演讲、21个主题报告和5个专题研讨会。这是时隔6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组织召开的全国儿科消化专业学术盛会,线上参会代表人数超过11 000,本次会议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水平和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并将进一步扩大儿科消化专业的队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卷首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2年对于医学界是艰难的一年,对于临床营养学界更是如此。病毒的飞速变异使卫生政策必 须与时俱进,而同时又使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特别是当疫情高峰袭来 时,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地忘我工作,为了多挽救一条生命而不断奋斗。而临床营养学界的同仁也迎 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因为营养支持疗法是否恰当对于COVID-19 感染的重症患者是否能转危为安 至关重要。本刊编委中相当一部分是重症医学专家,他们在这一年里殚精竭虑,挽救了无数生命。 一切困难终将成为历史,相信经历了抗击疫情的洗礼以后,我们医务人员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是弥足 珍贵的,也是最值得在本刊这样一个开放的学术平台刊登并且供业内人士讨论的主题。因此,在这 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广泛欢迎与COVID-19相关的临床营养演讲,通过 同行评议的论文将于2023年优先发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在珠海召开。本次大会共设置1个主会场,12个分会场;设立院士论坛、主委论坛和专家论坛,共有9个大会主旨报告、20个专家报告、235个专题报告、12场病例讨论、32个青年英文演讲。今年恰逢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成立40周年,回首消化病学分会艰辛而光辉的历程,展望我国消化事业发展的未来,愿消化同仁们不忘初心整行装,奋楫扬帆再起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浅谈如何准备病例报告比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人很荣幸参加了2021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青年医师病例报告竞赛,就本人在参赛过程中的病例准备、现场展示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与大家分享,目的是共同提高我们青年医生病例报告的能力和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