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应面优化法制备"腾药"乳膏及其镇痛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将"腾药"熥剂制备为"腾药"乳膏,并对比研究"腾药"熥剂和"腾药"乳膏的镇痛作用,为"腾药"熥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出"腾药"乳膏基质的最佳处方工艺,以乳膏的外观均匀性、离心稳定性、涂布延展性、耐寒稳定性、耐热稳定性5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腾药"乳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模型、热板法对比研究"腾药"熥剂和"腾药"乳膏的镇痛作用.结果:最佳"腾药"乳膏处方为载药量0.29 g,硬脂酸用量0.91 g,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0.50 g."腾药"乳膏与"腾药"熥剂在醋酸扭体法中疼痛抑制率分别为28.77%、28.74%;甲醛致痛模型实验中"腾药"乳膏第Ⅰ相、第Ⅱ相小鼠平均累计舔足时间分别为28.83 s、36.00s;"腾药"熥剂第Ⅰ相、第Ⅱ相小鼠平均累计舔足时间分别为30.17 s、38.25 s;热板法实验中"腾药"乳膏痛阈提高百分率为90.54%,"腾药"熥剂痛阈提高百分率为69.87%.结论:"腾药"乳膏制备工艺可行,其镇痛效果与"腾药"熥剂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自热型熥敷中药镇痛抗炎作用评价及皮肤用药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考察自热型熥敷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大鼠醋酸扭体实验:将70只SD大鼠根据体质量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组(0.125 g/次,0.5 h)、传统熥敷中药组(12.42 g/kg,0.5 h)、自热型熥敷中药A(3.06 g/kg,0.5 h)、B(3.06 g/kg,3 h)、C(3.06 g/kg,6 h)组,通过注射醋酸建立大鼠疼痛模型,记录30 min内大鼠扭体的次数和潜伏期,考察自热型熥敷中药镇痛疗效以及与传统熥敷中药对比的疗效差异性;大鼠炎症模型实验:选取2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60只大鼠腹股沟植入棉球建立炎症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组、传统熥敷中药、自热型熥敷中药A、B、C组(给药剂量、时长同醋酸扭体实验),考察自热型熥敷中药抗炎疗效以及与传统熥敷中药对比的疗效差异性;实验兔皮肤刺激性实验:将8只实验兔分为皮肤完整组以及皮肤受损组,各4只,在左、右两侧分别贴上自热型熥敷中药包及去除药的自热型熥敷中药包.每次6 h,连续使用7 d,在自然光下肉眼观察并记录去除药物后1、24、48 h和72 h敷贴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豚鼠斑贴实验:将40只背部经去毛处理无损伤的豚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去除药的自热型熥敷中药包)、阳性对照组(1-氯-2,4-二硝基苯)、供试品组(自热型熥敷中药).致敏阶段:在第0 d、第7 d和第14 d,观察豚鼠背部左侧给药6 h后1 h、24 h是否出现皮肤刺激性反应,末次致敏14 d后,观察豚鼠右侧给药6 h后24 h、48 h是否出现皮肤刺激性反应.结果 自热型熥敷中药B、C组大鼠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7);传统熥敷中药组与自热型熥敷中药A组大鼠扭体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双氯芬酸二乙胺组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自热型熥敷中药C组肉芽肿重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自热型熥敷中药对皮肤无刺激、无致敏性.结论 自热型熥敷中药是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且安全性较高的新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联合脊柱调衡手法及熥敷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及熥敷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各26例.A组患者采用PLDD+脊柱调衡手法治疗,B组患者采用PLDD+熥敷合剂治疗,C组患者采用PLDD+脊柱调衡手法+熥敷合剂治疗.评价记录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及治疗后12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C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良率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及熥敷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及熥敷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及熥敷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e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LDH患者60例,按联合疗法不同分为三组,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组(A组);PLDD联合熥敷合剂组(B组);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和熥敷合剂组(C组),每组患者20例.记录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和治疗后12个月的疗效,分析各组有效性.结果 三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3、6和12个月VAS疼痛评分比较,C组显著低于A、B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A、B和C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良率达到95.0%,明显高于A、B两组(P<0.05).结论 运用PLDD联合杜仲腰痛丸及熥敷合剂治疗LDH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火龙疗法干预早期膝痹病患者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火龙疗法干预早期膝痹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寒湿痹阻型膝痹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熥敷合剂辨证火龙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熥敷合剂热敷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慢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48/50),对照组为84%(4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WOMAC评分及慢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评分两组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疗法可改善早期寒湿痹阻型膝痹病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